周东,曹李勇,王蔡银
(1.深圳宝安职业教育集团第二校区,广东深圳 518104;2.深圳实验学校中学部,广东深圳 518028)
该研究借助有效获取知识、 发现知识和探测知识前沿的新方法——以知识单元为分析基础的知识图谱和知识可视化方法[1],力争梳理我国武术文化研究脉络,把握国内武术文化研究发展趋势,并对此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做了较为细致的分析。
通过查询知网, 搜索2007—2016年的相关文献,以“武术文化”为检索词,以2017年1月15日为检索时间起点,共检索相关论文4 777 条记录,为提升研究对象的普遍性、代表性,对文献进行加工处理,去除一些不属于武术文化研究领域范畴的文献,以最后4 537篇文献为该研究对象,数据来源如表1 所示。
表1 该研究数据来源一览表
该研究使用基于JAVA 平台的CiteSpaceⅤ[版本号为5.0.R1.SE(64-bit)]科学文献分析工具[2],结合运用文献计量法、共现分析法、词频分析法、可视化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将下载的4 537 篇文献题进行数据录入,进行知识图谱绘制,最后根据分析内容的不同,选定相应的网络节点,绘制出我国武术文化研究的知识图谱。该文的技术路线如图1 所示。
相关领域发表论文的时间与数量变化关系, 能够有效反应该领域的研究历史、发展速度,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由图2 可知,我国相关研究论文发表数量呈波浪式快速增长, 总体来看可分为3 个阶段:(2007—2010年)为第1 阶段,该阶段为发展阶段,4年里论文发表, 共计1 293 篇, 占论文总量的28.50%。(2011—2014年)为第2 阶段,该阶段为快速发展阶段,该阶段论文年度发表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在2014年论文发表量达到峰值,为579 篇。 (2015—2016年)为第3阶段,该阶段为稳定发展阶段,我国武术文化理论研究逐渐成熟,发展趋势呈现相对稳定趋势,虽年度发表论文数量有所下降,但依然处在较高水平,年均发文量为562 篇。
关键词是指在文献表述中具有实际意义的中心内容词汇, 反映该研究领域学者关注的焦点和研究者感兴趣的学术话题[3]。 运用CiteSpaceⅤ软件,获得武术文化研究领域高频关键词知识图谱,关键词共现的频次的高低与图谱中出现节点的大小成正比; 关键词突现值越高高表明共现频次增长较快, 代表我国武术文化研究的最前沿。
图1 该研究技术路线
图2 2007—2016年我国武术文化论文发表年度趋势
表3 2007—2016年我国武术文化研究排名前10 位关键词
表3 列出我国武术文化研究领域频次和突现值前10 名的关键词。 其中,武术文化作为主题词出现的频次最高,为849 次;其次是传统武术,共出现的频次为296 次;排名第3 主题词是中国武术,出现频次为256次。 和谐社会的突现值为6.919 7,排在首位;其次是全球化,突现值为6.005 3;排名第3 是武术产业,突现值为4.044 8。 说明对于武术文化的研究,学者们不仅保持着对传统武术和传统文化的研究, 还结合社会发展实际,与时俱进,从“和谐社会”“全球化”“武术产业”等新视角展开对武术文化的研究。
(1)我国武术文化研究呈波浪式快速增长趋势,可以分为发展、快速发展、稳定发展3 个阶段。 相关机构应加大科研力度的投入,鼓励多文化、跨学科、广视野进行研究,对武术文化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2)在科研综合能力这方面,综合能力最强的是上海体育学院,其次是苏州大学,郑州大学排在第3 位,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域特征。
(3)对我国武术文化的研究产生深远影响的学者有王岗、郭玉成、邱丕相、吉灿忠、虞定海、郭志禹、陈永辉、李守培、申国卿、陈振勇等人,他们作为领军人物,大力推动了我国武术文化的发展。
(4)我国武术文化研究的最热点和最前沿主要集在武术文化本体、武术教育、武术传播、传统武术、竞技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教学、太极拳、民族传统体育、和谐社会、全球化、武术产业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