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声乐教学是我国高校艺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学生前进探索的道路,非專业学生也可借此陶冶身心。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高校声乐教学也呈现新景象。本文对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困境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完善和改革的路径,期待我国高校声乐教学和研究水平得到提高,进而促进我国声乐艺术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声乐;教学;困境;改革
高校的声乐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一是音乐艺术院校的声乐教育;二是师范类院校的声乐教育;三是其他公共综合类大学的声乐教育。由于音乐艺术院校致力于培养顶尖的歌唱家、作曲家、演奏家,其声乐教育已经具备了相当的专业化规模和水平,而师范类院校自身带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声乐教育是围绕着为各院校培养声乐教师而开展的。所以,本文讨论的“高校”主体主要在其他公共综合类大学的范围内。这类高校的声乐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是可以弥补前两类院校的“缺憾”的。因为它为广大声乐艺术爱好者和因经济问题无力负担高昂的艺术院校费用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深造的平台,开设的公共课对提升其他专业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鉴赏能力也大有裨益。目前,我国不少高校的声乐教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我们必须客观理性地看待其现状,认识到其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可以将其概括为不平衡、不充分两大类。
1 声乐教学中的不平衡问题
1.1 不同高校资源配置的不平衡
可以说教学资源配置不平衡问题是广泛存在且由来已久的。对此可以概括为,经济发达省份的资源优于经济水平稍显平庸的省份;同一省份中省会城市的资源优于其他地级市。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经济发展水平更高的地区,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也就更加重视,各艺术门类的发展空间较大。比如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经常有各种音乐会和歌剧表演,而有些小城市的剧院可能都已经“荒废”了。经济发达区高校的学生能够受到高水平、高层次的教育,在观赏音乐会和歌剧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且能够获得大量的实践机会,与学界流行趋势保持着比较紧密的联系。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学子往往却只能固守课本,难以获得这些便利和优势。但是这样一来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声乐人才纷纷涌向大城市,留守其他城市的声乐教师数量越来越少、教师水平把控越来越不严格,故难以培养出优秀的声乐学生,本地区学校在这一专业的口碑下滑,引进人才的难度进一步提高。长此以往只会让这种两极分化更加明显。我们不能任这种趋势发展下去,既然认识到了它的存在和危害,就必须有意识、有计划地采取相关措施,避免这种差距发展成“鸿沟”。
1.2 不同学科成本投入的不平衡
即使是在同一高校中,学校对不同专业投入的成本也是不一样的,最直观的就是经济的投入,这体现在专业所需的硬件设施配备多少、器材的先进与否、是否有完备的资料库数据库等方面。一般来说,学校会更倾向于加大对可以带来直接收益的专业的投入。比如医学专业,学生可直接进入学校的教学医院实习,既帮助学生积累了实践经验,又为学校和教学医院节省了人力成本;再如一些理科专业,一旦学生在等级较高的比赛中获奖,学校也会因此获得荣誉,所以许多学校也会给这类专业配备专门的指导老师。而普通学校的声乐专业则不是那么容易崭露头角的,尤其是在教育资源本身就比较匮乏的情况下。加上声乐学习中,歌唱者本人就是最重要的“乐器”,不需要像别的音乐专业那样购置大量的器材。所以,许多学校可能忽视对声乐的成本投入,造成了专业活动开展受束缚、专业学习资源不全面、专业教学设备较落后等问题。所以,不同学科成本投入的不平衡也成了限制我国高校声乐教学发展的因素。归根结底,还是学校本身对声乐教学的重视力度不够,如果学校能认识到声乐对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建设和谐融洽的校园环境的重要作用也许会加大对其包括但不局限于财政方面的支持。
2 声乐教学中的不充分问题
2.1 教师教学经验准备不充分
相比乐器、舞蹈、雕塑等可进行直观的视觉感受和学习的方向,声乐作为一种更抽象的艺术,尤其需要在研究、实践和教学各方面都具有高水平的老师来引导学生的入门和深造。教师数量不足、学历偏低、实践经验较少的问题是我国高校声乐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几大困惑。除了顶级的综合性高校和专业的艺术院校之外,我国普通高校很难聘请到教学、研究、实践全面合格的教师人才。此外,当下可参考的声乐类教科书也比较匮乏,给老师们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困难。
除了教师自身素养问题,学校的课程安排也存在一定漏洞。目前,大部分普通高校教师轮换是很频繁的,基本每个学期的课程完成后到了下个学期即使是同一门课程也会换一位老师来教学。这种安排当然是有好处的,因为每个老师的研究兴趣点、侧重点以及教学方式是不一样的,这能让学生领略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教学习惯,有助于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学术方向和高契合度的老师。但是这种好处在艺术类专业的课堂上就不是那么显著了。以声乐为代表,艺术类专业的学习是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引路人的。只有在这种长期的学习和磨合中,师生之间才能相互了解,老师也可以认识到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优缺点,从而进行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方案的设计;学生也能充分吸收老师的理论思想和实践经验,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快更好地进入学界内部圈层,朝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方向努力。
2.2 学生专业素养建设不充分
至于学生方面,可以概括为专业素养建设不充分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选择声乐作为主修专业就表明学生在这个方向上是有一定的天赋的,至少是对它有兴趣、愿意为它付出努力的。但现实是,部分学生对专业的选择是一种“无奈之举”,他们对这项艺术并没有太多的热情,也没有在这条道路上持续深造的打算和决心,在学习过程中自然也没有付出十足的努力。而对于另外一部分有艺术理想的学生来说,不平衡、不充分的外部条件也对他们的研究和实践产生了一定的限制,使学生难以获得先进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机会以及与当前的流行趋势和知名艺术家发生关联。这就在无形中收窄了学生进入更高层次的声乐艺术圈的渠道。
而对于将声乐作为选修课的其他专业学生来说,声乐課堂仅仅是帮助他们从繁忙的日常专业课程中“解脱”出来,或者是满足他们“猎奇”心理的工具。这些学生对待声乐课程的态度就是非专业甚至非科学的,以“轻松”“简单”“混学分”的目的进行学习是没有办法领略艺术殿堂的风采的。另外,声乐课堂上来自不同专业的各有特色的学生本该更有利于综合性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校方和教师却没能对其特色加以正确利用和引导,实在也是一种遗憾。总之,在这种情形下,声乐类通识选修课就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高校声乐教学的完善和提高更无从谈起。
3 声乐教学的改革路径
我国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学若想获得一个光明的前景,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毋庸置疑,加大对声乐教育的关注和投入是要摆在首要地位的,但是在具体提供支持和努力的道路上又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1 专业课程的声乐教学改革
尽管这类普通高等院校培养专业性人才的水平整体上难以望专业院校之项背,但是对于专业课程的开展仍不可大意。首先是师资力量不足问题要尽快得到解决。声乐学习尤其需要小班化、精英化教学,这样老师才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给学生个体以更多的针对性指导,从而有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获得较显著的进步。再来就是教师带班安排的问题。在学生对老师、老师对学生双向满意的情况下,应尽量保持师生间的长久稳定联系。学校还要为老师们争取更多外出交流甚至出国深造的机会,这样教师水平才不会停滞不前,与时代脱节。如果这方面的实施较有难度,学校至少要保证能够请来一些名师大家做讲座,让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前沿的专业教育,对本专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和时下热度较高的议点有所了解。
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声乐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为学生提供面积更大、条件更好的训练场地,或者增加一些专业需要的器材,如钢琴、音响等。对大部分学校来说,这类开销并不会构成财政负担,却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还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学校的认可度。
3.2 公共课程的声乐教学改革
公共课程的受众是来自不同专业的普通大学生,他们对声乐艺术的爱好程度和歌唱能力参差不齐。对于这一群体,声乐课程的主要意义就在于让学生感受到声乐艺术的魅力,提高其对声乐和其他艺术门类的兴趣;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帮助他们树立基本的艺术审美准则。所以,公共课程的声乐教学不必拘泥于“上课”这一形式,而是要采取更加丰富多彩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全方位、深层次地领略声乐艺术的吸引力,如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在课上观看经典的声乐表演片段。教学活动中还要力避枯燥乏味和艰涩难懂。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选择贴近生活、容易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歌唱学习难度较小的歌曲。例如,《同桌的你》《月光下的凤尾竹》《我爱你塞北的雪》等,都是不错的声乐入门者学习素材。再加上许多非专业学生都没有识别五线谱的能力,此处的教学活动不应该再采取专业学生“识谱—唱歌”的学习规律,而应该反过来以“唱歌—识谱”的顺序进行教学。
4 结语
尽管新时期我国的声乐艺术和高校中的声乐教学水平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在本文的语境下,高校声乐教育的目的不单单是培养歌唱家,不能满足于培养掌握了一些声乐能力的音乐“技工”。应该注意到,无论如何都要尽最大的努力使这些高校设立声乐专业、开展艺术教学的基本目的得以实现,要让学生感受艺术、认同艺术,懂得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是如何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在学生的人格中留下审美的种子,在“脚踏实地”的同时也能“仰望星空”,既追求形而下的“器”也尊重形而上的“道”。如此一来,我国高校声乐教学也算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石岩英.普通高校声乐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
[2] 郭红丽.论高师声乐技法课教学内涵的创新[D].湖南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杨清强(1967—),男,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声乐,合唱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