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圣
摘 要:为引导和教育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实效性,本文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和美术教育科学内涵的阐述,对思想政治教育及美术教育的共性和思想政治教育被弱化的分析,研究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美术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1 思想政治教育和美术教育的科学内涵
1.1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利用一定的思想观点、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对某个社会群体实施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影响,使之形成符合思想道德标准的实践活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高校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进行理想信念、道德规范、纪律法制、国防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 美术教育的科学内涵
美术教育的实质是审美教育,它是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来培养和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情操和理想信念,从而提升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实践活动。高校美术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培養学生的人格和心灵,鼓励学生热爱美、研究美、欣赏美、评价美、追求美,培养学生自爱与他爱,以爱学校、爱社会、爱祖国、爱人民、爱和平的情感态度去体验和感受美带来的愉悦和共鸣,建立起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树立起美的理想、美的品格、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和美的心灵。
2 思想政治教育和美术教育的共同特性
2.1 科学性,两者均采用科学方法来实施教育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疏导教育法引导学生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充分地发表个人观点和经验做法;通过比较教育法将两种不同事物和现象的性质、特点进行比较、鉴别,使学生得出正确答案和结论;通过典型教育法对学生进行人或事物典型案例的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通过激励教育法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积极性。
美术教育则是通过语言传递法、直接感知法、实践训练法来讲授、描述和说明美术技能和美术知识,通过演示、参观、比较等活动方式来丰富学生知识内涵、扩大学生文化视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绘制实践活动,形成巩固、完善美术技能知识的良好氛围。
2.2 统一性,两者均统一于实施素质教育的伟大实践中
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理论观点、思想认识和政治立场、政治方向的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和教育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立志于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
美术素质教育是通过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审美理论、创作能力的训练和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审美水平和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发展需要。
2.3 目的性,两者均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激励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端正审美态度、树立审美理念和丰富审美情趣。通过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具有开拓精神和竞争意识,具有精诚业务和协作观念,具有创新思维和发展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3 思想政治教育在美术教育中被弱化
3.1 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美术教育专业部分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主科、是副科,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去学,且理论知识容易掌握,突击看书、背书,就能顺利考试过关、轻轻松松毕业;而美术教育则不同、它是主科,得花大量的时间去攻克,进行技能训练和实践操作,不把主科学好,练就真本领,毕业受阻、就业碰鼻。因此,学生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学习和掌握美术专业技能上,用应付的态度、突击的方法来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造成了重专业轻理论的现象。
3.2 学生学习兴趣淡薄
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功利性较强,觉得美术教育适用、实惠,掌握了一定的美术技能和知识,就能走上社会、走进学校从事兼职任教,获得相应的报酬,解决现实的问题,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性较强、适用性不高,解决不了生活上的实际问题,因此,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兴趣不大的现象。
3.3 教师理论素质不高
有的教师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有限,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研究不够,因此,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肤浅平淡、枯燥单调,导致了教师在教学上态度被动、方法陈旧、模式单板,达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
3.4 师资力量配备不足
有的高校把美术教育当着主攻方向,美术专业师资配备充足、力量充沛,而思想政治课师资配备随意性大,力量薄弱,在教师紧张的情况下采取上大课办法应急,多个班级学生集中听课,一个教师就能解决多个班学生的上课问题,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的配备没有得到高度重视。
4 思想政治教育在美术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4.1 促进美术教育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完善人格的综合教育实践,它包括哲学思想、法学思想、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等内容。然而,美术专业大学生因为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自我意识以及浓厚的专业情感,把美术教育的目的仅仅看着是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提升,忽略了对周边人与事、环境与社会、理论与实际的关注度,因此,在学生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国家时事、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的熏陶,使学生在生动的美术教学实践中树立新观念、新思想、新精神,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发展需要。
4.2 促进美术育教大众化与个性化的有机结合
高校教育对象重点在学生。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就是在高等学校这个教育环境里,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和不同,在维护学生人格尊严,欣赏学生聪明才智的基础上,为各具特点的学生创造和提供学习和发展空间,这就是教育的大众化,每个学生在高校里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美术教育较为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心理结构等差异,是美术教育个性化具体体现。为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个人特点和潜能,避免思想保守和僵化,维持学生个性发展,美术教育通过创建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直接或间接的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对学生情操的潜在熏陶。
4.3 促进美术教育中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结合
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的专业化人才。因此,美术教育应紧跟时代步伐,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在教学内容上做到艺术与思想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民族历史文化内容,应贯穿于美术教育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在美术教育中既得到民族艺术的熏陶,又得到思想政治的洗礼,从而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爱国意识。此外,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文化教育也呈现多元化特征,美术教育也沿着开放多元的国际性方向发展,不断接受和吸收借鉴外来文化,此时,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一种既能保持和传承民族艺术文化,又能吸收多元文化精华的重要手段,使美术教育既体现民族性,又在国际化的大环境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剑红.谈美术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J].教育探索,2011(4):132-133.
[2] 郭文.探析大学美术教育现状与教改思路[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2(37):134-135.
[3] 金银实.思想政治教育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分析[J].北极光,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