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育红,丁素兵,张婷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急诊科,广东深圳 518033)
脑卒中为急诊科常见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致残率以及致死率等特征,对人类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产生威胁[1]。疾病早期,快速且准确的识别以及采取有效的对应急救措施,为控制患者死亡率与改善预后的关键,但值得注意的是,该疾病具有病情变化迅速、发病急骤等特征,导致早期快速疾病识别存在一定难度,促使神经病学专家与急诊医师的误诊率分别为19.00%与33.00%左右[2]。洛杉矶院前卒中筛查量表(LAPSS)为院前率中有效筛查工具,利于临床院前识别脑卒中[3]。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LAPSS筛查量表对脑卒中患者的筛查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1月-2018年11月于我院院前接诊的疑似脑卒中(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其中男56例,女33例;年龄43岁-86岁,平均年龄(64.89±3.12)岁;身体质量指数18.2 kg/m2-23.7 kg/m2,平均身体质量指数(20.96±0.85)kg/m2。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存在神经系统体征或症状者,例如晕厥、恶心、眩晕、意识障碍等;②影像学资料以及临床资料均完整者;③急性起病者。(2)排除标准:①严重感染性疾病者;②凝血功能障碍者;③存在颅脑创伤史者;④严重器官功能衰竭者;⑤拒绝院前急救者;⑥先天性心脏病者;⑦表达障碍或精神疾病者。
1.3 方法 ①院前急救医护人员经LAPSS量表对疑似脑卒中患者给予评估,并对其血糖、瞳孔、意识、生命体征等给予监测,对于目标脑卒中患者需立即给予紧急救治措施;②LAPSS量表筛查内容包括症状持续时长<1 d;年龄≥45岁;既往无轮椅活动依赖情况亦或是卧床不起史;血糖为3.3 mmol/L-22.2 mmol/L,选项如下:是、否以及不详;③患者神经系统检查:面瘫检查,叮嘱患者笑或者示齿,选项如下:左侧下垂、右侧下垂、双侧对称;上肢臂力检查,选项如下:左侧减弱、右侧减弱、相等;握力检查,选项如下:左侧减弱、右侧减弱、相等。④若LAPSS量表筛查结果均为是或(和)不详,且神经系统检查中存在≥1项异常,可将其视为目标脑卒中患者;若LAPSS量表筛查结果均为否,则可排除该患者为脑卒中,认为其属于脑卒中类似症。此外,目标脑卒中即患者无昏迷症状,病程<24 h、非外伤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以及当筛查人员接诊时,其存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病例。⑤最后诊断的确定:对于返回至医院、在急诊科进行观察的患者,应经专家组会诊,以明确病情;对于住院患者而言,将出院诊断即为最后诊断结果,此外,脑卒中诊断标准需依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将临床诊断作为标准,效度检验LAPSS量表对脑卒中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
2.1 筛查结果 89例疑似脑卒中患者经LAPSS量表筛查,其中47例为目标卒中患者,平均LAPSS量表筛查时间为(280.39±19.86)s。漏诊的3例患者中,包括1例脑梗死患者与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误诊的3例患者中,包括1例患者因周围性面瘫被误诊为中枢性面瘫,另外2例患者因脑卒中后合并肺部感染等症状,导致判断较为困难。见表1。
2.2 诊断效能 LAPSS量表对脑卒中的灵敏度为93.62%(44/47),特异度为92.86%(39/42),准确度为93.26%(83/89)。
2.3 临床诊断 89例疑似脑卒中患者中,47例患者最终确诊为脑卒中,包括1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例脑出血、20例脑梗死,救治后,治愈率为44.68%(21/47),好转率为51.06%(24/47),死亡率为4.26%(2/47)。另42例非脑卒中患者中,包括2例肿瘤、2例癔症、10例高血压、3例癫痫性发作、9例晕厥、12例颈椎病、1例酮症酸中毒、3例低血糖症。
脑卒中为神经科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其致残率为60.00-70.00%,致死率为10.00%-30.00%,且可反复发作,此外,该疾病可对人体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呼吸系统产生影响,危及生命安全[5]。脑卒中院前处理为脑卒中患者发病后是否可在短时间内送至医院进行相应救治,关系患者是否可获得临床最佳救治效果的重要环节。在院前急救中,快速分类、快速评估的同时提供准确的处理措施,利于控制死亡率,改善救治效果等,而简单易行的筛查量表可对疑似脑卒中患者给予快速评估,可有效缩减院前、急诊延误时间,减少预后风险。
表1 筛查结果
现阶段,院前脑卒中处理内容包括保护神经治疗以及早期识别,若为脑卒中患者,需在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基础上保护神经,包括控制颅内压、呼吸道管理、血压调整、给予脑细胞保护剂等,同时需尽快将该患者转运至有条件治疗的医院内抢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6]为院前脑卒中筛查手段,其可有效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但其检查项目相对较多,且要求检查者具备专业技术与专业知识(神经科),故具有一定局限性;面臂语言评分量表(face arm speech test,FAST)[7]与辛辛那提院前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Cincinnati Prehospital Stroke Scale,CPSS)[8]并未针对后循环卒中,易出现漏诊等现象;诊室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recognition of stroke in the emergency room scale,ROSIER)[9]可对全部疑似脑卒中患者进行筛查,诊断效能与关联程度较高,但该评分量表尚无中心临床验证。本研究采用的LAPSS筛查量表具有易操作以及检查简单等优势,其包含与脑卒中类似病症的鉴别项目,具有一定应用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LAPSS量表对脑卒中的灵敏度为93.62%,特异度为92.86%,准确度为93.26%,提示LAPSS量表可作为院前脑卒中筛查的重要工具,同时筛查完成时间为(280.39±19.86)s,说明该筛查方式具有耗时短等优势,利于为临床赢取救治时间。且有研究指出,LAPSS量表院外诊断时间为(263.01±2.78)s,短于常规诊断流程的(279.34±6.20)s[10]。
综上所述,LAPSS量表在院前脑卒中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且具有耗时短、诊断效能高等优势,利于临床快速、准确分诊,尽最大限度控制致残率与死亡率,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