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社会治安防控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构想

2019-07-23 01:16彭雨苏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公安防控体系

彭雨苏,刘 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 100038)

一、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信息化建设背景及意义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一个以海量信息和数据挖掘为特征的大数据时代悄然来临。社会面上,人流、车流、物流、资金流加速流转,使得面临的治安形势不容乐观。而传统用于治理社会治安问题的治安警务工作主要依靠人力密集模式,社会治安防控主要是被动防御型,造成无法精准打击犯罪与科学预防犯罪,在当前快速变化发展的社会治安形势面前显得形格势禁。同时,违法犯罪的多变性、非接触性,也要求在犯罪防控方面更新技术工具改进工作方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用信息化智能化加强对社会治安状况的管控,将防控落到实处,强化与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智能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就成为了破解上述问题的必由之路。

2014年底,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将社会治安防控信息化纳入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充分运用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智能传感、遥感、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创新社会治安防控手段,提升公共安全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打造一批有机融合的示范工程[1]。2018年1月24日,赵克志部长在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上强调大力实施公安大数据战略,着力打造数据警务、建设智慧公安,全面推动公安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2]。可见,用智能化手段武装社会治安工作是顺应时代发展之势,是新时期构建公安安全网络、提升社会治安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有力抓手。在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建设中,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依托各种感知网络技术手段,通过数据采集、集成融合、分析步骤的大数据生命周期,将社会治安防控中主要违法犯罪因素主动提取,构建面向业务应用的大数据平台,在此基础上分析研判、指挥调度,能有效提升公安工作效率。本文以信息化建设为落脚点,梳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需求,提出社会治安防控信息平台架构设计。通过社会治安面的数据整合,集成统一的大数据平台,对人、车等案事件信息进行快速预警研判,支持公安行动落地,以期为支持解决社会治安问题迈出坚实一步。

二、现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信息化建设现状及述评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历经41年的发展,已成为支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基础的工作。目前学术界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含义基本达成一致:以提升公众对社会治安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在政府的领导下,以公安机关为主导,依靠社会力量,充分调动各种资源,通过防控网络和运行机制的建设而形成的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的系统性工程[3]。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至1991年的萌芽期,这一时期虽没有明确提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但是出台的一系列文件早已包含了这一基本想法。第二阶段是从1991年至2001年理论提出阶段。以2001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及各地关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探索逐渐出现在中央文件中为标志,社会治安防控系统作为中央治理社会治安的一项重要手法被规范提出。但是前两个时期都没有进入到探索信息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2001年至今的理论建设形成阶段。这一时期,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经历了从概念到实体、从一维到多维的发展历程。其中,这样的景象呈现出以静态粗放防控向动态集约防控、被动阶段性防控向主动全程化规范性防控的趋势。同时,近年来不少公安机关已经走上探索社会治安防控信息化智能化应用的道路。如宁波公安建立起多维感知物联网防控体系,以人为核心载体,统一规划布建人像卡口、无线WIFI、电子围栏和智能门禁等各类信息感知单元,实现数据实时在线;杭州江干区的平安城市项目中,通过建设多维大数据碰撞模型,实现对地区内管辖范围的人、车进行多维碰撞分析,快速定位嫌疑人、车等信息;重庆市公安局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为依托,以“数据自动采集、信息智能研判、结果自动推送、治理多元高效”为核心建设的智能化社区防控体系;天津公安依托大数据中心建设大数据平台,汇聚包括技侦、网安等各警种和社会外资源数据,为各警种提供应用和数据分析类服务;山东省枣庄市公安局在充分发挥群防群治力量的基础上,依托扁平化指挥体系建设和感知网络建设,提升重点管控能力,着力打造“四防一体”治安防控新模式。各地建设情况大不相同,众多地方公安纷纷对信息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行了探究并形成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和亮点做法,但是没有对这些经验进行提炼总结和推广。信息化应用的比较好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沿海地区,存在着信息化建设应用不均衡的特点。

在治安防控信息化理论研究上,在中国知网中通过以“大数据”并含“治安防控”为主题输入搜索,共查找到85篇文献。从2014年至2018年论文发表量一直呈上升的趋向(见图1)。其中,以“大数据”(19次)“物联网”(14次)“公安机关”(13次)作为关键词出现的频率最高(见图2)。

图1 文献年度发表趋势

图2 治安防控信息化关键词共线图谱

通过以上例计量分析可以看出,在理论研究上,已经有不少学者意识到旧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亟需将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注入基础治理工作中,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发挥数据治理的作用。同时通过相关文章年增长趋势可以预测,未来还将有更多的文章专注于大数据背景下治安防控体系信息化路径的建设,将成为社会治安防控与基层基础工作中的一个热点与重点。

通过整合现有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可以看到在社会治安防控信息化智能化应用的蓬勃发展阶段,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信息化基础薄弱、数据孤岛现象严重、数据融合分析挖掘能力弱、数据标准制定问题有待解决。多数还停留在呼吁转变思想观念上,没能将经验提炼总结推广。

今后,在信息化建设路径上,如何将数据挖掘技术、数学建模方法等植入社会治安防控建设中,实现数据标准化,搭建统一大数据平台,实现信息采集、传输、分析研判、调度指挥、合成作战一体化,要求社会治安防控理论推陈出新。将技术应用与公安传统理论相结合,力求将大数据分析等方法融合到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丰富基础理论。

三、社会治安防控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设需求

(一)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各系统、部门间各自为政,亟需加大资源整合共享力度

在大数据与信息化时代,数据也已化为现今治安治理的基本要素。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传统公安工作依靠“人力摸排”与“经验”的治安防控方式已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在现有公安大系统中,往往是各业务部门都有其各自的功能和属性,对其中的数据、信息、资源往往互不为通,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相互分割、各自为政的“信息孤岛”现状,不利于公安工作效率的发挥。面对新一轮公安信息科技改革浪潮,亟需将所有事关社会治安的数据整合起来,实现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从而为社会治安风险智能防范提供新型数据平台支撑。这些数据内括了(1)公安内部数据,例如常住人员、流动人员、旅馆住宿、重点人员数据等。(2)互联网信息。如网络舆论、网购交易、社交登记、网络论坛中的治安风险信息。(3)其他政企、单位、组织数据。例如银行日志、刀具销售、工商法人、人事社保等信息。面向治安防范的需求,如何实现数据之间采集汇聚、融合分析和集成共享是公安实战部门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二)治安防范信息化警务模式创新不足,亟需推广成熟的信息化平台

虽然公安大数据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展开,但是全国各地建设方案不统一,各自为战,各省数据平台互不为通,公安的各类资源无法跨地区调度使用,没有办法形成后台集约同一管理的效果。另外,一些针对公安大数据应用的设计方案也只是简单地把技术创新嫁接到传统业务上,前端虽然采集了很多信息资源,但是仍然无法实现后台数据汇聚整合比对,无法支撑实战行动,使行动落地。基层大数据实践中出现技术与实战业务两分离的症候,警务实战效能没能得到实质上的提升。面对社会发展带来的流动人口压力与治安防控压力,在基层实战中亟需建立以统一大数据平台为支撑的治安防控体系,以脱敏解密、分级授权等方式,形成全警数据资源融合共享机制,实现静态警务向动态警务的转变。

(三)数据标准问题不清,面临技术架构和业务理解两方面难题,亟需理清数据标准问题

虽然公安大数据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展开,但是还没有一个全国范围内针对公安大数据标准的建设方案。目前我国已出台针对社会治安基层治理的第一个标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数据规范》,这一规范规定了全国各级综合治安治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业务数据项,包括数据采集、交换、共享、加工、研判以及系统管理等诸多方面,无疑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和综治信息化建设迈出了坚实一步,也对公安大数据标准问题提供了借鉴。对于事关公安的社会治安大数据建设来讲,当前一般针对治安管理大数据建设方案的技术架构落后,创新不足。面对涉及治安风险的数据量大、来源复杂、数据质量不高的现状,将跨业务系统的海量多源异构数据如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提取出有用的数据并进行存储、清理,保证数据的有用性、合理性,面临着技术架构和业务理解两方面的难题。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亟需将分散在各个系统中的动态数据按照统一的标准存储起来,构建全维度数据关联关系,辅助民警进行综合的分析与挖掘。

四、社会治安防控信息化平台架构设计

(一)功能分析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健全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1]。基层治理的创新少不了信息化的助力。该社会治安防控网络以信息化智能化为引导,坚持“实战+科技”支撑,打造一张“时空全景展示、要素深度关联、全警多维应用”的全息图[4],构建立体现代防控体系。建设多维感知网络为数据采集服务,依托雪亮工程、电子围栏、人像识别、嗅探WIFI前端管控、智慧门禁等科技感知手段,构建全域覆盖、触角灵敏的多维智能感知网络,采集融合涉及社会治安要素中的“人、地、物、事、组织、虚拟标识”信息动态,同时接入其他政企、单位、组织等信息系统,基于数据的海量多源异构复杂特性,由业务驱动转向数据驱动,综合纳入实现数据的采集汇聚、融合分析和集成共享,其中,针对普遍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数据整合是关键。在数据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强调系统支撑和应用场景。面向公安系统与业务应用,利用标签画像、串并分析、风险预警等级积分系统等应用层,不断进行多维度的碰撞分析,深入挖掘数据深层次价值,实现对重点人员、可疑车辆、重大敏感事件等潜在风险隐患的智能识别、预测预警。另外,该信息化平台面向行动需求,提制技战法,固化成功模子,建立起平台,在应用上以战法模型工厂、警务智能问答系统为依托,为行动落地提供支持。该信息化平台最大的特色是为社会治安风险智能防范提供新型数据平台支撑。其整体功能为:感知上线→数据运算→行动落地。

(二)结构设计

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网分为五个层次进行结构设计,下图是社会治安防控信息化架构设计。分为感知技术层、数据来源、数据服务应用层四个部分。统一大数据平台是整个体系架构设计的基础支撑与建设难点。该平台最显著的特征是面向业务应用和灵活交互的可视化分析(见图3)。

图3 社会治安防控信息化架构设计

1.数据来源。第一,感知网络建设。通过雪亮工程、卡口、电子警察、电子围栏、人像识别、WIFI前端管控、智慧门禁等科技感知手段建设,其中,发挥公安主导、主建作用维、一体管理,按照“机器增警力、智能增效能”的思路构建全域覆,推动雪亮工程与公安感知网一体规划、一体设计、一体建设、一体运盖、触角灵敏、触网报警的多维感知网络。提高对各类非实名数据的获取能力,从源头上构建多维度、立体化、智能化的泛感知网络。感知节点的设置要坚持“一点多维”“一杆多能”,围绕实战,科学布局,提高感知覆盖率和资源利用率。实时感知人、车、物、案等信息动态,打牢大数据智能感知基础。第二,数据来源开辟。通过感知网络提取的人、车、行为等结构化数据为核心,同时融合公安系统采集到的数据、物联数据、社会面数据、互联网数据。既从宏观更从微观上掌握管区内的人、地、物、事、组织等基本信息及吃、行、住等动态讯息。实践操作上,公安政法机关要主动对接交通、卫生、民政、人社、教育、文化等职能部门以及水电暖、油房气等社会企业,建立数据资源共享机制。总体来看,以结构化数据为主要成分,以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为小部分。其中,如何将半结构、非结构化数据通过抽取、融合等技术使其变成结构化的形式是技术上一大难点。

2.数据整合。整个基层防控平台的重中之重在于构建统一的大数据平台。大数据技术可以将分散在各个系统中的动态数据按照统一的标准存储起来,构建全维度数据关联关系,进行综合的分析与挖掘[5]。采用统一时空坐标的方式,把不同来源的数据、不同时间、空间的数据进行整合。例如,可以借助对航班旅客、卡口、银行、网吧、高铁乘坐记录、旅业等各类部门数据的串并分析,挖掘出社交关系人、同案犯嫌疑人等情况;通过对案件、指纹、DNA、照片、卡口、声音等各类动态数据综合分析,挖掘出哪些案件可以串并、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可能是哪些人等[5]。单一的信息并不会暴露太多的用户隐私,而数据的集成融合会帮助公安机关推断出很多案件关键信息和敏感信息。通过实现统一访问接口、面向应用的个性化服务和基于云的集成式数据服务,支持风险防范的跨域集成、深度共享和多主体协作。

实践操作上,即数据“破壁共享”方面,必须从顶层设计上转变思想观念,打破人为数据壁垒,开放数据,实现全面融合、充分共享。要重点对涉管理类、网络类、人员类、轨迹类、视频类、电子类等数据进行清底、清查。没有明确要求不能共享的数据,统一纳入大数据中心统筹管理,以脱敏解密、分级授权等方式,实现全警共享共用。警种特别是国保、技侦、网警、交警、情报等单位,要分层次、分警种提出数据资源整合方案,坚决打破数据孤岛。少数不能共享的数据,要扩大授权范围,优化查询授权服务,最大化挖掘数据资源。

3.数据服务。本系统将公共安全领域的现实世界数据化,在数据的世界里进行分析并重构现实世界。通过业务支撑、人工智能感知、人工智能认知、模型应用四个平台协作实现数据服务。将通过文字、数据、图像、语音、视频实现搜索、串并、比对、分析,还将利用大数据本体建模技术,绘制风险防控知识图谱和本体模型。另外,还将用大量数据和经验对计算机系统进行训练,按照公安办案的经验和规则,提炼技战法,集成大量犯罪和预测模型,固化成功模型,同时机器不断自我学习修正,实现防控系统自动研判和预警。

猜你喜欢
公安防控体系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监控系统在高速公路公安卡口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