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丽, 徐俊涛, 屠远辉, 李庆娟
(河南省中医院皮肤科,河南 郑州450002)
慢性湿疹是由多种因素激发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炎症反应,大多由急性、亚急性湿疹迁延发展而来[1],亦可一开始即呈慢性炎症,约占门诊量的20%[2],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皮损多形性,边界不清,瘙痒剧烈,皮损处多见丘疹、水疱、糜烂、结痂相兼,部分患者皮损部位增厚、粗糙,色素沉着,甚至皲裂,常见于手、肘窝、腘窝、小腿、肛门、外阴、足等部位[3],疾病时轻时重,病程缠绵,久治不愈,易反复,大多慢性发作,并伴瘙痒、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睡眠及正常生活。
目前,西医普遍采用抗组胺药物、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慢性湿疹,但持续时间短,易反复,而且易导致皮肤萎缩、皮肤功能破坏,甚至糜烂、继发感染等不良反应[4];中医认为,慢性湿疹形成的重要因素和治疗关键为脾虚和湿盛。经长期临床实践发现,五苓散加减治疗慢性湿疹可起到健脾、温阳化气行水的作用,而局部外用蜈黛软膏则燥湿止痒,故本研究探讨五苓散加减联合蜈黛软膏对慢性湿疹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2017 年1 月至2017 年12 月于河南省中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慢性湿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80 例,研究期间对照组脱落3 例,观察组脱落5 例。对照组77 例中,男35 例,女42 例;年龄14 ~64 岁,平均(35.7±1.23) 岁; 病程1.1 ~6.7 年, 平均(3.1±1.4) 年,而观察组75 例中,男31 例,女44 例;年龄15 ~62 岁,平均(34.5±2.51) 岁;病程1.3~6.4 年,平均(3.5±1.2) 年。2 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临床诊断符合《临床皮肤病学》 标准[5],大多为皮肤瘙痒,皮损呈不规则形,边界不清,皮损处多见丘疹、水疱、糜烂、结痂相兼,部分反复发作,皮损部分增厚、粗糙,色素沉着,慢性病程;②符合《皮肤病中医诊疗学(第2版) 》[6]脾虚湿蕴型“湿毒疮”;③皮损部分不超过体表面积的10% (手掌法);④年龄14 ~65 岁;⑤近1 年未外用或内服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同类药物;⑥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合并神经系统、糖尿病;②合并心、脑、肝、肾、血液系统等严重疾病;③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④合并其他皮肤类疾病。
1.4 脱落标准 依从性差、中途退出、失访、资料不全等。
1.5 给药
1.5.1 对照组 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同时联合外敷蜈黛软膏。其中,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湖南九典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0183,5 mg×12 粒)1 粒/次,1 次/d,连续2 个月;皮损部位外涂适量蜈黛软膏(紫光古汉集团衡阳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B20020647,20 g/支),3 次/d,连续1 个月。
1.5.2 观察组 口服五苓散加减,同时联合外用蜈黛软膏。其中,五苓散药材组成为泽泻15 g、茯苓10 g、白术10 g、猪苓10 g、桂枝6 g、茵陈10 g、萆薢10 g,随症加减:①瘙痒甚,加荆芥、防风各10 g;②面部湿疹严重,加薄荷6 g、板蓝根10 g;③疹色红甚、热毒重,加蒲公英10 g;④湿热重,加车前子10 g;⑤血瘀,加赤芍10 g、牡丹皮15 g,以上中药饮片均由河南省中医院制剂室采用全自动煎药包装一体机煎制成,1 剂/d,2 次/d,连续2 个月;蜈黛软膏用法同“1.5.1”项,连续1 个月。
1.5.3 注意事项 2 组治疗期间饮食清淡,注意卫生,忌辛辣刺激、鱼蟹等,避免过冷、过热、过度抓挠等外界刺激。
1.6 指标检测
1.6.1 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DQOLS) 评分[7]分值30~120 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6.2 瘙痒、皮疹评分 各分为4 级,无症状计0 分,轻度症状计1 分,中度症状计3 分,重度症状计5 分。
1.6.3 CD3+、CD4+、CD8+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各5 mL,取3 mL 置于抗凝管中,然后加20 ng/mL 肝素50 μL 进行抗凝,BD-Facs CaLibur 流式细胞检测仪检测CD3+、CD4+、CD8+。
1.6.4 IL-4、IFN-γ、IgE、EOS 水平 取“1.6.3”项下剩余2 mL 静脉血,离心后取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由上海药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 检测IL-4、IFN-γ、IgE、EOS 水平。
1.6.5 不良反应 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观察临床治疗期间所出现的不良反应。
1.6.6 随访 对患者进行3 个月随访,比较2 组复发率。
1.6.7 疗效判定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制定。临床症状基本消退,疗效指数>90%为治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60%<疗效指数≤90%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效改善,20%<疗效指数≤60%为有效;临床症状未改善,疗效指数≤20%为无效。疗效指数= [(治疗前皮疹瘙痒评分-治疗后皮疹瘙痒评分) /治疗前皮疹瘙痒评分] ×100%。总有效率= [ (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 ×100%。
1.7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16.0 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组内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 表1 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也显著降低(P<0.05)。
表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例)Tab.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case)
2.2 临床症状评分 表2 显示,治疗后2 组瘙痒、皮疹评分显著降低(P<0.05),DQOLS 评分显著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
表2 2 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symptom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2 2 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symptom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例数/例 DQOLS/分 皮肤瘙痒/分 皮疹/分对照组 治治疗疗前后 77 77 45 07..54± ±71.2 3.53 0∗ 1 2..738± ±00..43 ∗ 41..53± ±10..83∗观察组 治治疗疗前后 77 55 39 7.4 7..5 63± ±71.2 1.86 4∗#20..59±±00..32 ∗#40..85± ±10..2 1∗#
2.3 血清T 淋巴细胞亚群 表3 显示,治疗后2组 CD3+、 CD4+、 CD4+/CD8+显 著 升 高 (P <0.05),CD8+显著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
2.4 血清指标 表4 显示,治疗后2 组IL-4、IgE、EOS 水平显著降低(P <0.05),IFN-γ 水平显著增高 (P <0.05), 以观察组更明显 (P <0.05)。
2.5 皮损最大直径指标 表5 显示,治疗后2 组皮损最大直径显著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
2.6 不良反应发生率 表6 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表4 2 组血清指标比较Tab.4 Comparison of serum indi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4 2 组血清指标比较Tab.4 Comparison of serum indi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例数/例 IL-4/(pg·mL-1) IFN-γ/(ng·mL-1) IgE/(IU·mL-1) EOS/(×106·L-1)对照组 治治疗疗前后 77 77 64 98..39 74± ±87..13 38 ∗ 22 18..14 55± ±34..72 41 ∗ 42 90 79..22 17± ±21 78..65 81 ∗ 32 66 12..23 67± ±84 47..53 7 4∗观察组 治治疗疗前后 77 55 73 15..17 80± ±87..60 23 ∗#23 27..86 76± ±34..56 54 ∗#51 01 34..13 98± ±31 39..65 17 ∗#31 58 96..55 78± ±84 90..22 6 9∗#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表6 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Tab.6 Comparison of occurrence rates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case)
湿疹属于中医“月蚀疮” “湿疮” “湿癣”“湿毒疮” 等范畴,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又分为“乳头风”“脐疮” “裙边风”“旋耳疮” “绣球风”等[9],以本虚标实为主,大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脾气运化失常,水湿内生,湿郁化热,复感风、湿、热邪气,内外邪气相博,郁积肌肤而发病,或因嗜食肥甘厚腻,辛辣刺激伤及脾胃,湿热内生而发此病,疾病反复发作,易呈慢性,湿热久留肌肤,耗液伤血,致脾虚血燥,燥极生风,肌肤失养,从而使得患处皮肤粗糙、肥厚,甚至苔藓样变,同时湿邪最易侵犯中焦脾脏,其湿性黏腻、缠绵不愈,导致疾病顽固不愈,治疗棘手,故应辨证论治、标本兼治。
湿疹是形态学名称,其病理特点为棘层增厚、表皮细胞间水肿、浅层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10],病理过程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3 个阶段,疾病迁延不愈易形成慢性期,大多出现苔藓样病变,瘙痒剧烈,反复发作[11]。现代医学研究发现[12],湿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在过敏体质基础上受遗传、免疫、环境、微生物等因素影响发生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其病变在皮肤。蜈黛软膏能直接涂敷于患处,透达腠理,燥湿止痒,直接起到扶正驱邪的疗效;五苓散源自《伤寒论》,由泽泻、茯苓、白术、猪苓、桂枝组成,具有温阳化气、利水渗湿之功效,加茵陈,清热利湿;加萆薢,祛风利湿,清热解毒,而且2 种药材对湿疹部位的马拉色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12],故该方加减可健脾补气、利水祛湿、清热解毒。
本研究采用五苓散加减联合蜈黛软膏治疗湿疹,总有效率高于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联合蜈黛软膏,同时DQOLS、瘙痒、皮疹评分改善更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皮损部位血液流量和淋巴循环,增加汗腺分泌,促使代谢物质排泄,促使渗出物、炎症等病理物质吸收,提高机体免疫和防御能力有关。现代药理研究表明[13],湿疹与Ⅳ型变态反应有关,CD4+、CD8+是2 种重要的T 淋巴细胞,两者之间相互协作、制约以调控免疫应答,维持免疫自稳,如果数量和功能异常,则会导致免疫功能紊乱,导致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从而产生皮肤湿疹样病理改变。血清IL-4、IFN-γ、IgE、EOS 等细胞因子与免疫调节有密切关系,其中EOS、IgE参与湿疹等多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在趋化因子作用下前者趋化至湿疹炎症部位,释放蛋白因子,导致病情加重[14],而后者介导Ⅰ型变态反应抗体,依赖与效应细胞结合,增加皮肤敏感度,在慢性湿疹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其血清水平增加与临床症状呈正相关[15];IL-4 是Th2 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诱导IgE 合成,增加血清IgE 水平,介导体液免疫反应,其水平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IFN-γ 是Th1 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可促进后者成熟,并能抑制Th2 细胞、IL-4 合成,介导细胞免疫反应[16]。
综上所述,五苓散加减联合蜈黛软膏治疗慢性湿疹时,血清T 淋巴细胞亚群和炎性因子水平明显改善,表明联合用药能调节T 淋巴细胞,并对其介导的炎症、 免疫反应起到抑制作用, 促使Th1、Th2 分泌的细胞因子功能平衡,从而提高患者免疫力,预防疾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