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森龙
随着近年来医疗水平的飞速发展, 支气管镜检查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治中, 其检查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局部麻醉(局麻)方法及其麻醉效果[1]。目前, 临床上多采用利多卡因气管滴注麻醉方法, 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 但达不到临床预期。因此, 寻找更为简单、有效、安全的麻醉方法成为支气管镜检查的研究热点。为进一步探讨利多卡因喷洒与滴注在支气管镜检查中麻醉效果, 本研究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30例行支气管镜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30例行支气管镜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1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s, n)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s, n)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平均年龄(岁) 性别(男/女)研究组 15 38.2±4.2a 7/8a对照组 15 38.1±4.5 6/9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2]①患者均符合支气管镜检查的标准;②排除合并严重脑、肝、肾等其他系统性疾病;③排除经药敏实验发现对实验过程中所使药物过敏的患者;④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行检查之前6 h禁食禁水。两组患者均采用空气压缩雾化方式, 雾化液选择10 ml 2%浓度的利多卡因5 ml, 15 min之内吸入呼吸道内。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 两组患者均常规连接心电监护仪和多导睡眠监测仪中的鼾声监测仪。对照组采用通过支气管镜操作孔道将10 ml 2%利多卡因滴注在患者声门、气管腔内。研究组采用喷洒管通过支气管镜操作孔道将10 ml 2%利多卡因喷洒在患者声门、气管腔内。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3]①比较两组患者T1、T2、T3、T4及T5时的血压、HR、SpO2水平。②比较两组患者躁动情况:采用4分燥动评分法, 分数越高表示检查中躁动情况越严重。③比较两组患者呛咳发生情况:使用多导睡眠监测仪中的鼾声监测仪作为声波分析仪采集呛咳的数据。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T1、T2、T3、T4、T5时血压、HR、SpO2比较 T1时, 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HR、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T2、T3、T4、T5时, 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HR均高于T1时, 且SpO2低于T1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T2、T3、T4、T5时的舒张压、收缩压、HR均低于对照组, 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T1、T2、T3、T4、T5 血压、HR、SpO2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T1、T2、T3、T4、T5 血压、HR、SpO2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与本组T1比较, bP<0.05;1 mm 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指标 T1 T2 T3 T4 T5研究组 15 舒张压(mm Hg) 79.24±6.32 84.37±4.26ab 85.26±5.83ab 85.35±5.50ab 85.26±5.99ab收缩压(mm Hg) 100.42±5.36 107.36±3.24ab 109.35±4.10ab 110.11±4.25ab 110.15±4.92ab HR(次 /min) 65.26±8.45 72.25±10.03ab 75.25±10.46ab 76.26±10.65ab 74.69±9.03ab SpO2(%) 96.35±2.19 89.24±0.64ab 87.26±0.69ab 85.15±0.47ab 88.36±0.43ab对照组 15 舒张压(mm Hg) 79.95±6.35 87.36±3.25b 89.36±4.35b 90.36±6.35b 90.27±6.20b收缩压(mm Hg) 100.92±6.93 110.15±3.93b 115.26±5.24b 118.21±5.25b 117.20±5.02b HR(次 /min) 65.39±8.93 79.93±10.35b 84.30±9.98b 86.95±10.25b 85.36±9.93b SpO2(%) 96.26±2.41 87.36±1.53b 84.35±1.32b 81.21±1.27b 84.83±0.54b
2.2 两组患者躁动评分及呛咳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躁动评分、呛咳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躁动评分及呛咳发生情况比较[±s, n(%)]
表3 两组患者躁动评分及呛咳发生情况比较[±s, n(%)]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躁动评分(分) 呛咳研究组 15 1.62±0.32a 1(6.67)a对照组 15 2.64±0.44 6(40.00)
在临床上支气管镜检查是呼吸科十分重要的检查方式之一, 凭借其快速、简单等特点被广泛应用, 已成为部分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诊治的首选方法。但是由于这一检查方法为侵入性检查, 患者若是处于清醒的状态, 往往存在恐惧心理,加之人体咽喉、气管表面神经较为丰富, 一旦受到刺激, 患者极易出现呛咳、憋气、躁动等症状, 严重者可导致其他并发症, 主要有出血、缺氧、喉头痉挛、心律失常等, 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同时, 也为支气管镜检查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困扰。通过临床实践发现, 若是受检者麻醉效果好,其支气管镜检查开展较为顺利, 故是否能顺利完成整个操作,主要由局麻方法和麻醉效果所决定[4-6]。
目前, 临床上多采用利多卡因滴注的方法进行麻醉, 但是其麻醉效果不佳。本次研究采用利多卡因喷洒方式, 在直视的条件下, 将利多卡因均匀的喷洒在患者声门、气道部位,产生局部浸润麻醉、抑制气道的应激反应程度[7,8]。同时,这一麻醉方法还能够通过稳定神经细胞的方法产生麻醉效果, 大大减少患者应激反应, 直接阻断应激反应感受器, 进而减少器械、药物对气管、咽喉等刺激, 减弱心血管反应。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T1时, 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HR、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T2、T3、T4、T5 时 ,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HR均高于T1时, 且SpO2低于T1时,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T2、T3、T4、T5时的舒张压、收缩压、HR均低于对照组, 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躁动评分(1.62±0.32)分、呛咳发生率6.6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4±0.44)分、40.00%,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上述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 与利多卡因滴注相比, 在支气管镜检查中采用利多卡因喷洒麻醉方法, 患者应激反应小, 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平稳的血流动力学, 减少躁动、呛咳的发生, 具有显著临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