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间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支,在湖北省有着广泛的分布,不仅遍及湖北下辖各地市,更与少数民族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此出发,首先介绍了湖北民间舞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继而探讨了高校在湖北民间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优势,包括专业性与稳定性两点内容,最后就如何发挥好高校在民间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作用提出了建议,包括引导学生成立民间舞社团、编写民间舞教材、设置民间舞研究中心、加强校企合作等。
【关键词】湖北民间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
【中图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加强文化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而传承、发展、弘扬好我国的传统文化则是文化建设的前提。以湖北省为例,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湖北省形成了大量具有区域色彩的文化元素,最为典型的则是民间舞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民间舞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及多个民族,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与人文性,传承价值极高。然而,受外部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湖北省民间舞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对此,高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的教育、文化属性,使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承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能丰富高校的教育内容,一举两得。
一、湖北民间舞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湖北作为历史文化大省,早在先秦时期就形成了有别于中原文明的楚文明,独特的自然环境以及文化根源,塑造了湖北独树一帜的文化体系。民间舞是湖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类型多样、审美价值浓厚、文化底蕴深刻等特点,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传承湖北历史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民间舞蹈是非遗的主要项目之一,当前,湖北省民间舞入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为数不少,共有36种民间舞蹈被纳入非遗项目,涵盖了湖北省下辖的各地市。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包含有土家族撒叶尔嗬、利川的肉连响、来凤县的土家族摆手舞、云梦的龙舞、郧县的郧阳凤凰灯、宣恩县的耍耍、通城县的通城拍打舞等。
二、高校在湖北民间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优势
(一)专业性
湖北民间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湖北艺术文化的分支,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尤其是舞蹈肢体语汇的汇总、舞蹈历史文化的发掘、舞蹈审美意蕴的探讨等,均需要有专业的舞蹈学、民俗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基础知识。从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来看,只有高校在此方面具有优势。首先,高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最高环节,拥有大量高层次的学术人才,高校教师乃至高校学生的文化基础与学术能力,使他们在民间舞非物质文化传承中具有特殊的价值;其次,民间舞属于舞蹈的范畴,高校开设舞蹈专业的不在少数,舞蹈专业的教师大都对民间舞有所了解,甚至于非常熟稔,这也为高校在湖北民间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价值发挥创造了条件。
(二)稳定性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日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也在不断增加,并出现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传承方式,比如数字化传承、基地建设传承等。教育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要方式之一,与一般的传承方式相比,教育传承有着独特的优势。就以湖北高校为例,其在民间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能够为民间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开辟一条稳定、可靠的传承路径。首先,高校作为育人机构,具有目的性明确、组织性强、课程体系齐全等特点,这为湖北民间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高校仅需要将民间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专业教育、课程教学有机地融合起来,便能实现传承的目标;其次,高校内部文化活动丰富多样,也是民间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有效凭借。
三、高校传承湖北民间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
(一)编写民间舞教材
教材编写是湖北民间舞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传承的重要方式,湖北各高校要重视民间舞教材编写的工作,推动民间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深入开展。首先,结合专业布局,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在高校民间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不同的专业扮演的角色,或者说发挥的作用有着很大的差别,其中,最为核心的专业自然为舞蹈系。湖北省设有舞蹈系的专业为数不少,比如中南民族大学、武汉音乐学院、湖北艺术职业學院、湖北民族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等,此类高校需要以舞蹈专业建设为准绳,将民间舞教材纳入到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优化课程体系布局;其次,紧扣学生学习层次,完善教材内容编写。高校湖北民间舞教材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专业化的民间舞教材,其教学群体为舞蹈专业的学生,主要服务于学生的舞蹈学习,借助湖北民间舞资源提升学生的舞蹈专业素养;第二类是通俗化的民间舞教材,主要用于通识课程的教育,是向广大的大学生群体传播民间舞的有效载体。
(二)设置民间舞研究中心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形式、内涵等的深刻研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前提条件和客观需要,而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湖北省高校要结合学校定位与优势专业,设置民间舞研究中心,以系统、科学的研究作为民间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基础。首先,做好人才引进工作。专业的研究队伍是湖北民间舞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深入开展的重要保障,湖北省各高校要加强民俗学、舞蹈学等学科人才的引进工作,从民间舞研究的需要出发,构建完善的人才引入机制,推动高校间的交流访问,为民间舞的研究提供坚实的人才队伍;其次,做好课题立项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内容,湖北省高校要以湖北民间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中心,申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争取民间舞研究的资金;最后,推动学术研究成果的转化。学术研究成果转化是发挥学术研究市场价值、社会价值的基本要求,湖北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利用高校最新的研究成果,从政策制定等角度落实研究成果的社会化应用。
(三)引导学生成立民间舞社团
学生社团是学生在相同兴趣或共同理想的导向下而自发性组成的校内组织,在学生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社团不仅总量不断增加,类型也日益丰富。湖北高校要充分注意到学生社团在民间舞非物質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成立民间舞社团,使民间舞社团成为高校民间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比如,可以设置土家族摆手舞社团、宣恩土家族八宝铜铃舞社团、土家撒叶儿嗬社团、云梦龙舞社团等。在高校间成立学生民间舞社团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首先,作为学生自发性的组织,学生社团在丰富学生在校生活、推动学生社会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构建民间舞社团,能够让对民间舞感兴趣的学生走到一起,发挥民间舞的育人作用;其次,学生社团能够有效拓展民间舞的影响力,使更多的大学生认识到湖北民间舞的艺术魅力,推动湖北民间舞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
(四)加强校企合作
拥抱市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必然出路,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永葆生命力的必然要求。在湖北民间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传承中,文化企业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但文化企业虽然有着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但专业层次普遍偏低,在产品、服务的专业性以及创新性上多有不足,制约了湖北民间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此,高校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助力文化企业的市场传承。比如与旅游企业开展合作。民族游、民俗游等文化游是当前旅游经济中的热点内容,湖北民间舞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底蕴,是文化游的重要元素。高校可以与旅游企业合作,打造如同广西桂林《印象刘三姐》那样的文化景点,推动湖北旅游经济的深入发展。又如与文化演出企业开展合作。湖北民间舞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市场化演出是湖北民间舞传承的重要形式,高校可以与演出机构合作,编导既有浓厚湖北民间舞特征又契合现代观众审美需求的新作品,实现民间舞市场传承的目标。
四、结语
在湖北民间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高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所具备的专业性、稳定性优势,使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因此,高校要立足于当前湖北民间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多角度创新传承措施。
参考文献:
[1]陈春.湖北民间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传承方式的探索[J].才智,2013(24):224.
[2]吴红叶.试论大众传媒语境下的民间舞蹈文化传承[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8):200-201.
[3]许锐.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认识演变与概念阐释[J].2010(1):4-10.
[4]袁凌.湖北民间舞蹈的特点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J].戏剧之家,2017(1):161.
作者简介:李然(1978-),女,湖北秭归,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