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住房公积金覆盖面不断扩大,资金规模日益增大,部分地区住房公积金流动性风险越来越突出。本文通过对住房公积金流动性风险现状进行分析,剖析原因并提出防范流动性风险的相关方法。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流动性风险;防范
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自1991年推行以来,从计划经济的福利住房实物分配体制,向市场经济的住房分配货币化、住房供应社会化新体制转变过程中,承担和完成了巨大的历史使命。随着住房公积金使用率的提高,部分地区住房公积金流动性风险日益突出。通过对住房公积金流动性风险现状进行分析,剖析原因并提出防范流动性风险的相关方法。
一、住房公积金流动性的现状
(1)全国住房公积金流动性状况不均衡
住房公积金流动性风险是指住房公积金中心不能及时满足或不能以合理的成本满足提取、贷款等资金需求,即流动性不足所形成的风险。根据《全国住房公积金2017年年度报告》,全国个人住房贷款率87.27%高于有关部门设定的85%的警戒线,有16省市个贷率超过85%,其中10个省份个贷率超过90%,东部沿海地区住房公积金个贷率普遍偏高。
(2)全国住房公积金由流动性过剩转向流动性不足
图1反映了2013—2017年个人住房贷款金额及个人住房贷款率,从个人住房贷款率衡量标准来看,个人住房贷款率呈逐年递增趋势,虽2017年比上年末微幅减少,但仍高于85%,住房公积金由流动性过剩转向流动性不足,流动性风险开始显现。
二、住房公积金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
(1)住房公积金实行资金属地化管理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50号)规定“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是直属城市人民政府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独立的事业单位”,现行体制决定了住房公积金是独立运作的,既不可以进行地区间的资金流动调拨,又不能与住房公积金体系之外的银行信贷资金或资本市场相互融通。且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无自有资本,同时不向其他管理机构交纳准备金,在出现流动性不足时,也无法获得外部资金的暂时调剂。
(2)住房公积金资金来源单一,使用政策相对不可控
住房公积金的资金来源于职工与单位分别按照一定比例逐月强制缴存,由于缴存人数、平均工资水平以及缴存比例在短期内相对稳定,资金来源也相对可测可控,虽然住房公积金使用条件严格,但易受房地产市场变化等多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近些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一片繁荣景象,贷款需求大增,与此同时住房公积金还贷提取、购房提取的需求量也快速攀升,导致住房公积金流动性风险日益显现。
(3)住房公积金流动性风险管理淡化
从现行的住房公积金政策法规来看,无论是《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还是包括《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办法》等在内的各类政策规章,对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比较注重资金安全,对资金的流动性管理尚无具体要求。就住房公积金系统而言,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当出现流动性风险时,基本是各行其是。
三、防范住房公积金流动性风险的方法
(1)高度重视流动性风险管理
监管部门要通过立法、出台管理办法及规定, 明确流动性监管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要完善内部控制,建立起符合自身特点的流动性指标体系,以便有效计量、持续监测资金的流动性状况,通过调整归集、提取、贷款等相关政策保持资金运营平衡,防范和化解可能出现的流动性风险。
(2)完善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实现资金跨区域调剂
尽快完善和创新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打破住房公积金资金运作的封闭性和区域性,在城市和城市之间搭起资金“桥梁”,探索建立住房公积金同业拆借及余缺调剂机制,使资金可跨省跨市流通,实现资金融通。将流动性过剩城市的住房公积金调剂给流动性不足城市的住房公积金,这是防范各地流动性风险,实现流动性平衡,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3)住房公积金发行特种债券
住房公积金中心根据流动性状况向债券发行主管部门申请发行特种债券,经批准后根据资金的需求安排具体的债券发行计划来筹措住房公积金所需的资金,以住房公积金净归集资金和公积金贷款回笼资金作为还本,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作为还息的来源。
四、结语
随着住房公积金规模的不断壮大,要高度重视住房公积金流动性风险问题,充分调研,认真分析,仔细研判,权衡利弊,完善和创新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合理调整有关政策规定,寻求互赢的切入点,保持住房公积金资金供需平衡,达到有效控制流动性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明榕.全国住房公积金流动性风險分析与对策建议[J].时代金融,2018(09).
[2]项风华.如何解决好住房公积金流动性风险问题[J].中国房地产,2018年5月.
[3]李飞.对住房公积金发展资产证券化的思考[J].中国房地产,2015年7月.
[4]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公积金课题组.经济新常态下公积金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R],2016年12月.
作者简介:王璇(1985年—),女,汉族,江苏江都,中级会计师,硕士研究生,黄石市住房公积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