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校学生篮球裁判培养模式优化

2019-07-19 07:33钱克祥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14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

钱克祥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浙江省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培养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篮球裁判整体业务水平不高,学生对学校篮球裁判培养的满意度评价比较高,但学生认为在篮球裁判教学中主要存在学习观摩的机会少和临场实践的机会少等问题。因而提出培养目标要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丰富篮球裁判教材内容,加强与省篮协、大体协合作交流培养三大优化路径。

关键词:高校  学生  裁判培养  路径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5(b)-0150-02

1  浙江省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培养现状调查

1.1 学生篮球裁判业务水平现状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表1),学生在对自己篮球裁判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评判上,有7.1%的同学认为自己非常熟练,31.4%的学生认为自己熟练,认为自己比较熟练的同学最多,有50%。还有11.4%的同学认为自己对篮球裁判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不熟练。总体来说,目前浙江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还不是很理想。篮球裁判的基本知识理论是指导学生在临场判罚的标准和依据,基本知识理论掌握的熟练程度能够直接影响裁判在临场执裁面对各种突发情况和事件,能够左右判罚的质量。所以加强学生篮球裁判基本理论知识的素养,是学校培养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基础。

1.2 篮球裁判教学现状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调查的学生对象中,有129人选择了“比较合理”比例达到了61.4%;18.6%的学生选择了“非常合理”;选择“一般”的同学比例为17.10%,只有2.9%的学生选择“不合理”。说明了目前浙江省五所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对篮球裁判的培养合理性还比较满意,对学校的篮球裁判培养工作表示了肯定。

1.3 篮球裁判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表3中可以看出,学生认为学校在篮球裁判培养过程存在的问题中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实践的机会较少和学习观摩的时间少,分别达到了61.4%和50%,而且都超过了总体几率的20%。说明目前浙江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篮球裁判培养上对现场实践观摩和临场实践的学习诉求非常强烈,而学校在提供的实践学习的机会与学生期望的目标有很大的差距。其次,有34.3%的学生认为临场吹罚的心理素质培养太少,说明目前教师在裁判培养的过程中对心理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多,培养重点主要还是注重在临场技能的教学上;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它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其他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教师在篮球裁判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和职业价值观,培养学生临场实践的情绪调控能力,使学生学会用一定的方法自觉调节自己情绪的紧张程度,克制消极情绪,培养健康情绪,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裁判技能的综合素质培养。

2  浙江省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培养模式优化路径

2.1 培养目标要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紧密相关的,篮球裁判的培养是培养学生成为应用型人重要组成部分[1]。篮球裁判的培养目标贯穿于学生裁判培养的全过程,起着培养学生的统帅作用。篮球运动的普及使社会催生的群众性的不同级别的篮球比赛逐渐增多,由于裁判执法而导致的各种赛场摩擦和冲突时有发生,因此,对篮球裁判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提高,高素质、高水平的篮球裁判员是今后篮球裁判员的必备条件[2]。高校对篮球裁判员的培养不仅要在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上有一定的要求,还要保证学生篮球裁判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这样才能在吹罚比赛的过程中,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和合理性,打造积极向上的比赛氛围。

2.2 丰富篮球裁判教材内容

篮球裁判的教材是篮球裁判教学的理论支撑,是学生裁判现场执裁的依据。当前,所有正式国际篮球比赛和国内篮球比赛,以及各类篮球裁判员晋级考试,均按最新《篮球规则》以及《篮球裁判员手册》执行。它们是为执裁方法和技巧的标准化和为现代篮球比赛训练裁判员而设计的[3]。所有篮球裁判员都要遵循这些基本原则和执裁技巧。《篮球规则》和《篮球裁判员手册》,为篮球裁判员规则学习、临场执裁、晋级考试必备书籍。《篮球规则》主要内容为篮球规则、篮球规则解释、篮球器材、三对三篮球规则。《篮球裁判员手册》主要内容为二人裁判法与三人裁判法、裁判员手势图讲解、中英文对照等。浙江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的教学教材也应该采用以上两种书目作为参考标准。但是两种书籍对于学生裁判的初学者来说难度,理解难度稍大。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在教学和培训中遇到的各种生涩难懂的问题整理汇编,编著裁判教学手册,绘制图解图表,以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和领会。

2.3 加强与省篮协、大体协合作交流培养

浙江省高校体育院校对学生篮球裁判培养的专业性相对较强,各院校的老师有着高水平的篮球裁判理论与执裁经验,相对的培育出的学生裁判员大批量会留在浙江,为浙江省的裁判队伍提供了可持续性[4]。因此,加强与浙江省篮协、大体协和合作能够更方便于今后省篮协对裁判员队伍的管理和培养。浙江省篮协有着丰富的篮球裁判培训经验,早已形成了自身的培训标准和体系,将浙江省篮协成熟先进的培训模式引入到高校中,能够使学生的篮球裁判培养得到系统化的提高。省大体协依托于学校中,对学生的事务相对更了解,更容易组织和管理好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省篮协和大体协定期在学校举办的培训班或讲座,与专家共同交流分享学习的心得和体会。既能使自身的裁判水平得到提升,又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经历。篮协也能适时的为高校的学生提供社会比赛实践吹罚的机会,避免学生的比赛吹罚拘泥于校园比赛中,增强学生的執裁经验。学生篮球裁判员的成长、成才也会为省篮协提供持续性的人才输出,加强了浙江省篮协对篮球裁判员后备人才的储备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凌.浅析中国篮球裁判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4):109-112.

[2] 易强.我国职业篮球联赛裁判队伍职业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9.

[3] 王占坤,张玉景,陈立.浙江省篮球裁判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7):81-83,86.

[4] 郑军,马亚丽,陈家明.四川省篮球裁判队伍基本结构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6):53-55.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特意和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