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华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我国高校人数逐渐增多,人数多、生源复杂,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将面临巨大的改革。通过高校管理人员的不断摸索和创新发现,心理学思想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不但能够加强高校管理还能提高高校学生管理效率,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方向。阐述心理学思想的概念和意义,分析高校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以及产生原因,并深入探讨心理学思想在开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希望通过探究,能够为心理学思想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提供可行性参考,从而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关 键 词] 心理學思想;高校;学生管理;运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2-0196-02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高校学习和发展,然而我国素质教育的开展,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个性张扬和性格发展,以至于给我国现行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如何把握学生的思想,如何引导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共同探究的课题之一。
一、心理学思想概述和意义
心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的科学,其中包括人们的思维、性格、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等。对高校学生管理来说,合理应用心理学思想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改革。
首先,心理学思想合理正确的应用,充分体现了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辅导员是学生思想行为的引导者,同时也是学生管理中的核心人物。辅导员将心理学和学生管理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引导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面对学习、生活以及就业的压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其次,心理学思想的应用可以辅助辅导员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面对传统思政工作中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心理学思想的应用给思政工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心理学思想的运用,可以抓住学生的心理和需求,更好地进行思政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最后,心理学思想的应用,能够帮助辅导员在复杂、枯燥的学习管理中梳理管理工作强度和进度,同时降低工作难度,提高高校学生的管理效率。
二、高校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
(一)学生自身缺失
就目前来说,我国高校大都以全日制教学为主,在大学之前,学生很少接触社会,缺乏社会经验和一定的人生阅历,导致学生在待人接物方面有一定的缺失,辨别能力也相对薄弱,很容易被外界的因素所影响,误入歧途。加上高校学生一般处于青少年阶段,情绪容易冲动,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使学生在花花世界里迷失,造成严重后果。
(二)社会的影响
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长,高校每年的毕业生逐渐增加,以至于很多高校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结果。好多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对自己的未来缺乏合理的规划,在遭受一系列的学习、就业打击之后,往往不能正视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情绪,甚至产生抑郁、消沉、焦虑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加上大学生年龄小、社会上的不良诱惑,很容易使学生走上歪路,而造成伤害。
(三)家庭的影响
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的好坏和家庭环境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生活习惯、性格发展和价值观培养。有些学生是独生子女,这些学生往往会表现得自私、自我、自主能力差;单身家庭的学生,往往性格方面有缺失,有的少言寡语,有的脾气暴躁,有的则性格偏激;贫困家庭出来的学生,往往有很强的金钱观念,有很强的独立性,但是这类学生会比较自卑,交流意识薄弱。
三、心理学思想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一)以心理学思想为基础,建立专业的心理辅导团队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高效管理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在大学生的心理辅导中,学校要建立一个专业的心理辅导团队。在此团队中,不仅要求辅导教师拥有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和辅导能力,更重要的是辅导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指明方向,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启明灯。因此,这就需要各高校能够加大投入,培养或者外聘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建立专业的心理辅导团队,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疏导心理的同时,爱护本职工作,为学生带来更多的人文关怀,从而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例如,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城市,生活习惯、成长环境都有所不同,学生在进入高校以后,从家里的“小皇上”“小公主”突然变成了“群居”生活,难免会造成心理落差或者是独生子女养成的娇惯、跋扈的性格,使自己在校园生活中格格不入。因此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开导和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貌,从而帮助学生能够转变观念,以此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对性格孤僻的学生,我们往往不知道学生在想什么,他们貌似是教师最省心的学生,但是又往往是心理问题最大的学生。因此教师需要对这种学生重点关注,及时和学生聊天、谈心,了解学生的内心生活,并鼓励学生打开心结、积极与人交往,为学生的大学生活增添颜色。
(二)利用心理学思想,合理进行心理辅导
学生从高中步入大学,就仿佛一只脚已经迈向社会,学习环境也从高中的封闭环境转变为大学的开放型学习环境。学生很容易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而受到影响,对一些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往往更加明显。因此在高校管理中,高校辅导员要善于利用心理学思想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吸收社会或者学校的正能量,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随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心理动态,积极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对学生认识、思想上的偏差及时提出,并引导、帮助学生调整,确保学生有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例如,我们在心理辅导中,遇到过两個学生小佳和小艺(化名),两个学生住一个宿舍并且关系不错,小佳活泼开朗,人也长得漂亮;而小艺比较内向,长相普通。小艺和小佳在一起总觉得低人一等,常常因为自卑对小佳冷言冷语。直到有一次,两个学生同时参加了学校的一个项目比赛,小佳取得了一等奖,而小艺却无缘上榜。小艺嫉妒心强,趁小佳不在将其奖状撕成粉碎,从而导致了两人决裂。在这个案例中,小艺在心理健康中主要存在嫉妒心理、自私心理、过于看重别人的评价,给自己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从而造成了行为的偏差。辅导员通过对小艺进行心理辅导,让小艺明白了嫉妒是一种损人损己的病态心理,严重影响了小艺的身心健康。在辅导员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小艺认识到了自己心理上的缺失,向小佳真诚道歉,两个学生和好如初。
(三)利用心理学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随着“人文教育”理念的实施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注重的是学生的思想和认知,高校也不例外。高校学生在认知和思想上有一定的观点和看法,但是还不够成熟。高校是学生学习和工作的中转站,也就是说步入高校,学生的任务也在高中“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增加了“成人”教育。学生在高校学习中除了学习一些专业的知识、技能以外,还要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完善自我的人格,使自己能够以完美的状态走向自己的新人生。所以在高校管理中,教师要利用心理学思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学生的思想需求,以解决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为目标,正确地引导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例如,近几年兴起的大学生校园网贷,给学生的过度消费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带来了危害。学生在现有的金钱不能满足自身消费的时候,便利用网贷来解决自身的问题,最终陷入了无底深渊,不能自拔。因此教师要利用心理学思想,了解学生此时的心理动态,让学生明白,自己并没有消费能力,自己的消费是建立在父母的辛苦之上。当学生在K歌、看电影的时候,也许自己的父亲在太阳下“面朝黄土背朝天”;当学生为了买奢侈品眼睛都不眨一下的时候,也许自己的母亲正在为了几毛钱和卖菜的大娘讨价还价……因此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学生的攀比心理和正确的消费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被外界的新鲜事物诱惑,处理好和家庭、同学之间的关系,遇到事情要有警惕意识,遇到危险要及时报警寻求帮助。
(四)利用心理学思想,了解高校学生各个时间段的思想动态
大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我们多年以后回顾,大学生活是最值得回忆和留恋的。学生在大学阶段,每个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心理问题,需要教师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利用心理学思想,了解高校学生各个时间段的思想动态,从而针对性地解决各个时期学生所遇到的困难。
例如,大一的学生刚刚步入校园,对身边的一切都比较陌生、好奇,这时期的学生感觉终于摆脱了家长的束缚和学习的压力,可以在大学中放飞自我,但是同时又对未来充满惶恐和迷茫,这时候的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并融洽同学之间的关系;大学中期的学生对身边都逐渐熟悉和适应,面对的是外面的花花世界,很容易被外界的新鲜事物所吸引,从而造成心理上的偏差。这时期的教师就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避免学生在花花世界里迷失;而毕业前期的学生往往会纠结就业和深造,这时候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深造分析,给学生提供合理化、有效化的建议,帮助学生发展。
综上所述,心理学思想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具有非常大的意义,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而且能在大学生活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对自身、社会和家庭给学生心理造成的影响分析,我们需要将心理学思想与高校学生管理相结合,建立专业的心理辅导团队,并将心理学思想应用到学生心理辅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了解学生在大学各个阶段的心理状态,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调整心理状态,以完美、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郭玉华.新时期教育管理心理学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尝试[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8):100-101.
[2]张敏.管理心理学原理在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中的运用分析[J].知识经济,2018(9):170,172.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