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尚丽 张月霞
[摘 要] 在“双创”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但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初期阶段,高职院校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还存在许多问题。对此,从创新创业教育对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性谈起,通过分析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2-0006-02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概念,随后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意见》。时代的快速发展、科技的突飞猛进,现代化的企业需要大批有创造力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所以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高职教育势在必行[1]。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一)促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
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但是近年来高职生的就业状况并不乐观,社会供需矛盾日益凸显。高职院校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创造性运用的能力,使学生能自如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才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从而更持久、更有效地服务社会,所以高职院校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缓解就业压力,体现个人价值
在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改变就业思路,转变就业观念,开辟多种就业渠道,树立创新精神、强化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承担风险的心理和意志,使单纯的就业者成为职业岗位的创造者,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实现个人价值。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一)理念缺乏,形式单一
高职院校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复杂性和实践性认识不足,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常流于形式,甚至形同虚设。绝大部分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局限于辅导学生自主设计创办和经营企业从事商业活动等,通常以学校的创新创业大赛和创业讲座的形式来进行,忽视对学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基础培养。
(二)师资不足,资源缺乏
创新创业教育是理论、实践、理念完美融合的教学模式,但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没有创业的经历,缺少企业经营和管理经验,缺乏实践创业经验和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完善,课程资源较少,教材匮乏,可利用的企业和社会资源有限,与学生对创业课程的要求相差甚远。很多院校没有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的实践性锻炼机会,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三)政策和资金支持落实不到位
很多高职院校,特别是地方高职院校,基础设施薄弱,创新创业教育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政府及相关教育部门对学生创业的税收资金支持等优惠政策不够完善,甚至现有的相关政策也落实不到位,学校的资金投入比例更小,大部分学校靠自谋自筹,所以也不能将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融入育人的整个体系中。
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
(一)提高认识,增强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创新素质、创新精神的培养。时代的发展赋予职业教育更多的责任,高职院校要提高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要有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不仅是缓解就业压力,更要提升就业能力在内的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注重“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个性发展,深刻领会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本质,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大学生创业的科技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使命。
高职院校要改变专业对口的静态就业观,确立不断创新创业的动态就业观。要培养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还要将培养能够担当社会重任、引领社会进步的优秀创业人才纳入办学规划之中,写入学校发展战略决策之中,确立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地位[2]。
(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培养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选拔一些理论素养高、实践能力强且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来参与创新创业教育。鼓励有创新创业潜质的教师积极参与与创新创业教育有关的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学校要积极吸纳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如有创业经验的发明家创业者、企业家、科技专家以及相关领域的政府官员等参与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聘请他们兼职承担创新创业教育任务,以充实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三)构建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目标,必须贯穿教学始终,所以高职院校要结合职业教育及高职生的特点,构建以创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中心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要有具体明确的培养目标,按照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育人规律设置课程,将课程安排为“创业通识类”“专业创业类”“创业深化类”三个层次,可以将其贯穿到新生入学阶段、职业生涯规划阶段、毕业指导与服务阶段等整个学习过程中,这样可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性,让所有学生都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精神,让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心智结构更倾向于创新创业,适应创新创业[3]。
(四)营造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环境
营造创新创业文化环境的形式可以多样化,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不怕创业无成,就怕懒惰平庸”“反对平庸,追求卓越,敢于超越”“立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创新改变生活,创业成就你我”等励志标语激励学生产生创新创业意识;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形式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力,通过表彰鼓励创新创业者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动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主动性。
(五)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最终要落实在实践上,高职院校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
1.加强教学实践平台建设
注重构建“实训+技能+研发+生产”的教学实践平台,首先要建设好高质量的实验实训室,购买与企业接轨的实验实训设备,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技能适应性。进一步加大实验室、实训室的开放力度,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兴趣,在实践中萌发创意。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同建设实验实训场地,教师参与企业的研发与生产时,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项目的选取、方案的实施、经费的预算、项目的驗收等各个实践环节,同时感受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管理情况及企业发展前景与趋势,做好创业的心理准备和技能准备。
创新创业需要的专业知识领域较广、技能综合性较强,但目前很多学校专业之间的衔接融合度不够,学生的创新创业思路太窄,所以学校可以进行实践资源的整合,包括跨专业、跨校区的场地、设备及相关的实践指导老师等,做好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调配工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拓展专业领域,提高思维认知,在具体的工作流程中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2.依托技能竞赛实践平台
技能大赛对创新创业教育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和组织形式。近年来,职业技能大赛越来越注重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以及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彰显了创新创业的理念[4]。学生可以依托技能大赛,不断参与学习与竞争,不断挖掘自身的技能潜力,所以高职院校要可以经常组织校级技能大赛,通过奖励等措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高桂娟.“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对接研究”成果报告[R].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大学(研究版)》,2016(2).
[2]王豪杰.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和有效途径[J].企业导报,2012(4).
[3]焦以璇.“双创”,永远在路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侧记[N].中国教育报,2017-09-19.
[4]檀仲丽.技能大赛对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影响探析[J].大陆桥视野,2017(16).
编辑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