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高度办好思政课

2019-07-19 06:14王慧颖
神州·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教学质量

摘要:马克思主义学科不仅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基础学科,同时通过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从而推动高校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思政課;教学质量

引言:

从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高度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不仅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更好地为高校思政课服务,从而有效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

一、当前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整体性建设有待加强

首先,在当前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当中,学科建设整体性还有待加强,原有的马克思主义专业队伍,不仅分布在政治学、哲学法学,同时也分布在经济学和其他学科,没有对高校中原有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队伍进行很好的整合。其次,由于受很多高校教师队伍数量和教学水平的限制,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难以在一所高校获得均衡发展。最后,很多教育工作者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时,由于受到某种需要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联系相分离,缺乏对原理整合利用,忽视了整体性研究的重要性。

(二)学科内部建设还存在不足

现阶段,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研究时主要注重都为当前理论政策的论证和解释,缺乏对现阶段社会发展当中实践与理论之间产生的背景研究。如果在建设过程中一味的注重理论概念的产生和其适用范围,而忽略对适用条件进行探究和分析,一定会造成学科内部建设对理论研究的严谨性不足。此外,在当前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当中,有来自不同专业背景和学科基础的教育工作者,由于受到专业领域和学科基础的不同,很容易造成学科定位不够明确,从自身的学科角度构建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

(三)缺乏对学术研究成果的转化运用

现阶段,在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当中,很多教育工作者都承担着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由于自身的教学任务繁重,不仅使很多教育工作者缺乏多学术研究成果的转化运用,同时也没有非常充足的时间和经历投入到对学术的研究当中,使当前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效果受到一定的限制。另外,很多教师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研究时,为充分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当前教育工作相结合,没有重视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解决实际当中的问题,从而使理论没有与实践更好的相结合,也使学术的研究成果没有得到进一步的转换和运用。

二、从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促进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一)以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为思政教学内容提供学科支撑

现阶段,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其目的是更好的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相关的服务和理论依据,不仅能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首先,在进行思想课教学时,要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重点进行提炼,并且通过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进行分析和研究,将所研究的成果作为思政课的内容支撑,从而更好的帮助和解决学生在思政课时遇到的难点问题。其次,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要加大对学术的研究力度,充分研究出高质量、高效率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思政课程教学中,不仅能够促进思政教学内容的高质量,同时也能使思政课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后,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可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结合,通过研究和分析,得出具有高质量的实践成果,并且让思政课教师积极的将研究成果运用到课堂当中,从而有效提高思政课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以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为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学科依据

在素质教育及新课改的不断推动下,也越来越注重思政教学方式的改革。因此,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要为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学科依据。一方面,要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为思政教学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可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依据不断对思政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另一方面,可以将学科建设中高质量的理论和有效的实验研究成果相结合,更好地融入到思政教学当中,从而促进思政教学积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培养高素质思政课师资队伍

目前,很多学校思政课师资队伍还很薄弱,不仅不利于思政课教学效果有效提升,同时也会对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培养高素质思政课师资队伍,才能更好地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不仅符合当前新课改的需求,同时也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第一,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优势,不断培养高思想境界和具有专业化知识的思政师资队伍。第二,培养高素质思政课师资队伍,需要注意优化整个学科队伍的年龄和知识结构,因此,在培养思政课师资队伍时,不仅要以提高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为目标,同时还要注重师资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第三,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人才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培养高素质思政课师资队伍时,要加大对科研场地、经费投入等方面的力度,从而为人才发展提供更优良的环境,同时也有利于思政课教师更好地投入到工作当中,推动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有效发展。

结语:

总之,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与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是当前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同时也为思政课提供了坚实的学科依据,使思政教育更加具有亲和力和针对性,从而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程静.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J].传承,2016 (08):80-81.

[2]胡树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相结合问题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 (22):9-10.

[3]杜亚颖,金蕾.马克思主义思政教育学科建设的创新与改革[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 (24):77-78.

作者简介:王慧颖(1979-7)女,汉族,山西宁武人,讲师,硕士,从事法学研究。

猜你喜欢
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教学质量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