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美育,他强调要加强美育工作,发挥美育塑造美好心灵的作用,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文章主要是谈美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价值、启示和融入,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美育超越和提升、强调个性和创新、怡情养性的功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成为有品德、有情怀、有修养、有才智的人。
关键词:美育;个性;怡情养性;完善人生;思想政治教育
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在带给我们幸福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物欲的膨胀、金钱观的盛行、精神世界的空虚。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如何培养大学生成为有品德、有情怀、有修养、有才智的可靠栋梁呢?美育在价值观的养成、性格的塑造、精神的寄托、个体价值的认可等方面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将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美育工作、美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启示和价值、美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个方面来论述美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和融入。
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美育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美育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和全国教育大会上都对发展美育工作作了重要的讲话。
2018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中强调,要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他说“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你们提出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指出,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通过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可以看到美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我们要积极弘扬中华美育,加强学校美育,以美育人,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成才。
二、美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启示和价值
(一)美育具有超越和提升的功能,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发挥人善的本性
当今社会感性泛滥、理性缺失,大学生在巨大的学习、工作、生活压力下,为了缓解疲劳、放松心情,往往沉醉于感官的快乐和享受,容易迷失在低级趣味中。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大众传媒的助力下,带有娱乐性、休闲性、刺激性的商业文化已经变成了文化市场的主体,拥有一定数量的拥护者和追随者,影视、图书、广告等大众文化传媒对感官的快感多持着迎合和放纵的态度,这使得它们无法帮助人们提高精神和道德的境界、享受健康的生活方式,相反会导致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出现偏差,进而消极的对待生活。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他们个性张扬、乐于创新、勇于挑战、注重自我、叛逆不羁,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喜欢寻求刺激,是新鲜事物最快的接受者。同时,他们也缺乏社会经验,缺少理性思考,容易感情用事,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容易被誤导,迷失自我,不会正确的宣泄释放情绪。那么怎么样帮助、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如何培养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让大学生健康的成长呢?美育的作用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美育具有的超越和提升功能,就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积极发挥人善的本性。美育的审美价值的情感功能,可以帮助大学生舒缓紧张的神经,减轻他们学习和就业压力,消除人们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和痛苦,充实和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有人会认为美育就是情感教育,只能作用于人的情感,其实美育的作用远不止于此,美育通过美的事物、美的现象和美的知识等等一切美好的东西来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修养,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潜移默化地去作用于大学生的思想,使大学生自觉摒弃那些毫无价值、会误导人堕落的文化,去追求那些能带给人快乐、慰藉的更高层次、更有意义、更加健康的生活趣味和方式。
(二)美育强调个性和创新的特征,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实现这一育人目的,就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五者缺一不可,所以美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及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启示是我们需要重视的。
(1)美育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
国家的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的养成的关键在创新能力的培养。那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呢?这就要着重加强对学生关于美的感悟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需要落实在美育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校在对人才培养的教育中重视美育。因为美育强调创新,它能使人产生一种创造的冲动。蔡元培在《美育论集》里就说过:“有了美术的兴趣,不但觉得人生很有意义,就是治科学的时候,也一定添了勇敢活泼的精神。”可见,美育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让人生变得有意义,还有利于人们创新精神的养成。
(2)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因材施教
美育强调个性,尊重个体差异。蔡元培在《美育论集》里谈到“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故处处要使学生自动。通常学校的教习,每说我要学生圆就圆,要学生方就方,这便大误。最好使学生自学,教者不宜硬以自己的意思,压到学生身上。不过看各人的个性,去帮助他们”,“喜图画的,教他图画。喜雕刻的,就教他雕刻。”这告诉我们,想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就不能墨守陈规,要在学生的教育中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同样的,因为每个学生的出生环境不同,性格不同,他们的思想动态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我们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尊重学生的差异,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要与时俱进,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在实际工作中因人而异,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教育,有效的开展疏导,及时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积极实现与学生思想的碰撞,真正成为学生的指路人、知心人。
(三)美育突出怡情养性、完善人生的功能,实现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肯定
为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国家积极倡导素质教育,可是素质教育的实施并不顺利。因为,家长往往只关心学生的成绩,就业单位又是“凡进必考”,学校传授学生知识都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各样的升学考试和就业考试,学习成绩已经就成了评定学生好坏和是否成才的唯一标准。这些都使得学生们的身心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如果学生没有正确的压力宣泄方式,长此以往会出现心理疾病,更有甚者会产生轻生的念头。
美育却可以带给人们精神的慰藉,它具有怡情养性、完善人生的功能,能够疏解人们的压力,实现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鼓励和肯定。人是感情的动物,美育可以作用于人的情感,可以教给人们与美的交流与对话,当人们感到精神郁闷,感到孤独的时候,音乐、美术、旅行、文学等等都可以作为人们忠诚的伙伴,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满足,充实人们的情感,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活泼、有意义。这启发我们在教育中要重视美育,积极发挥美育作用,帮助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陶冶学生的性情,引导学生的精神找到正确的寄托,帮助学生的内心慢慢强大起来,让每个学生都能阳光灿烂,充满正能量。
美育也实现了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鼓励和肯定,在美育的世界里尊重差异,鼓励个性,学习成绩不再是评判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学生在美育的世界里可以感受到认可,这种对自身价值的认可能够充分弥补学生内心的空虚,让学生体会自己的价值,让学生充满自信。
三、美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美育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修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带给学生个体价值的肯定。那如何将美育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呢?我从学校层面和辅导员层面来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学校层面
(1)重视美育,不唯成绩论
学校应该重视美育,提高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拓宽思政工作的教育途径,把美育纳入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把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学生好坏的标准,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引导学生建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思想政治教育中多習惯用说教的方式,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接受,我们可以利用美育会使人轻松、愉悦的特点,巧妙地将美育与思政工作相结合,弥补说教式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使学生乐于接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传统优秀文化进课堂,让学生感受美
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博大精深、美丽绚烂,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需要我们继承和发展,可是学生们却与传统优秀文化渐行渐远,反而去推崇、追逐西方的文化,这是因为他们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接触的少,没有深刻的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就很容易随波逐流了。因为不认识所以不热爱,我认为要改变,最根本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到传统优秀文化的美,由衷的去热爱,自觉主动地去靠近,这比任何说教、强迫都有效。
学校可以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进入课堂,增加学习传统文化的仪式感,让学生端正心态去学习国学经典,多读经典、多读原著,做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守好我们的“传家宝”。
(二)辅导员层面
教育者先受教育,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做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就需要自身不断学习、不断提升,积极去思考学生教育的途径,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辅导员要学会用美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蔡元培卷[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 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 陈望衡.中国美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 蔡元培.蔡元培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5]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6] 蔡元培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
[7]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8] 杨艺媛.蔡元培美育思想与时下美育实践反思[J].理论导刊,2010(02).
[9] 范琰.探讨“以美育代宗教”的现实意义[J].南京社会科学,2001(04).
[10] 吴玉洁.蔡元培美学思想的价值论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6.
[11] 赵晓冬.王国维美育思想的精神内核及当代价值[D].贵州大学,2006.
[12] 吴东胜.中国美育形态的古今转换和历史变迁[J].求索,2004(07).
[13] 彭静.浅谈美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助互补[J].文学教育,2016(03).
[14] 李清聚.美育与人类健康精神家园的建构[J].社会科学家,2011(10).
[15] 王东明,刘姬冰.美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6).
[16] 马永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美育的探究和实践[J].新余学院学报,2017(12).
作者简介:贾静(1985- ),女,汉族,山西临汾人,高校辅导员,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