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锦兴
【摘要】文章分析了传统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互联网+”背景下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的优势,阐述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并提出了具体方法。文章旨在通过互联网平台来构建网络化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思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互联网+”;工厂电气控制技术;教学改革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网络化的思维与模式逐渐进入人们的学习及生活中,“互联网+”这一概念也就应运而生。“互联网+”是指将各类行业知识与互联网进行密切的结合。基于“互联网+”的课程改革就是利用“互联网+”的教育或技术来建立资源共享、共建的网络教学新模式,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摒弃了传统教育教学中的不足,引导教师对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研究。基于“互联网+”的课程改革充分整合各方面的学习资源,将网络化信息技术与课堂知识的教学进行紧密的结合,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效率。本文重点阐述了基于“互联网+”的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这种新的教学改革方法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来构建网络化的教学模式,创建网络化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一、“互联网+”背景下工廠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及工作。互联网的大力发展对教育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促进了新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产生,同时也使具体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的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一)教学内容比较单一,缺乏对知识本身的理解与运用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并且其中的概念抽象且原理复杂。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大多数都只关注对理论知识的教学,很少关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即使是在实验课程中,也仅仅是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中的实验步骤来完成已经设计好的实验流程。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无法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实践应用,不仅降低了学习兴趣,而且限制了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发展,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
(二)缺乏“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维模式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大多数时候都是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同时课堂上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由于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都有所不同,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完全以教师为主导来完成课程的教授。这种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二、“互联网+”在工厂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第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倡导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学质量与效率。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单一地关注对知识的“填鸭式”灌输,大多数教师都是根据提前编写好的教案来按部就班地完成课程的教学,使得课程教学变得枯燥无聊,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互联网+”模式下的教学不再以黑板和粉笔为教学手段,而是倡导使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及设备,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及具体需求来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及计划。“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更加适应当今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模式,同时能够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及质量。
第二,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实现了教学的个性化与先进化,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及能力。在传统的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都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出现听不懂课堂内容,从而在实验课程中无法运用课堂中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及积极性下降。而“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在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这门对理论及动手实践要求都很高的课程中,我们将互联网教学与工厂电气控制技术专业课程紧密地结合,创建数字课堂、实践课堂及视频微课等各种现代化教学课堂。这种方法一改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摒弃了传统教学中固定的教学实践、地点与方式;这种新的课程不受具体的时间地点纪律的限制,使得学生摆脱传统教学的种种束缚,在思维上有了更广阔的空间,从而萌生许多新的想法与观点,拓宽学生的视野与知识面。
三、“互联网+”背景下工厂电气控制技术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式的资源共享平台,学生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更多有效的资源。将互联网平台与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途径,开阔学生的眼界,而且对现有知识是一种补充及深入的了解,能够让学生随时随地了解并学习电机的发展及前沿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教学时间、地点及模式的限制,使得学生拥有更加灵活的学习时间及地点。在“互联网+”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下,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有哪些具体的实现方法呢?
(一)合理有效地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实现现代化的互联网教学新模式
互联网教学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改变的趋势,目前很多地方的高校都在网络上开设了各种视频微课,从而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及有效利用。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完全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互联网上创建本课程的学习网站。教师可以将制作好的视频、课件、作业等上传到该学习网站中,学生可以自行进入网站进行课程的学习。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由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师上课的节奏,从而耽误了后续课程的学习。但是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对课程进行重复的学习,直到掌握课程内容为止。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提前搜集学习资料并查阅相关文献,从而完成课前预习的过程;在学习中出现问题或疑问,可以通过邮件、微信等方式与同学进行讨论或向教师进行求教。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工厂电气控制技术教学的时间及空间限制,实现了向“课堂外”的教学延展。
(二)丰富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教学内容,进一步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
由于我国中职学校的教学重点与高职院校教学重点有所不同,中职学校的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该课程的改革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最终目的。在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教学内容从抽象化为具体。中职学校的教师及学生应该将学习重点放在对具体项目工程的应用中去,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自身的動手实践能力。对中职学校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应该针对具体的实践项目展开,增加实践课程及内容,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构建网络教学的新环境
中职学校的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更多的是强调对电机控制线路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学校应该十分重视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各中职院校应该加强学校与各大企业项目之间的合作,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优势平台来完成具体的实验操作。学生首先可以通过网络上的仿真软件来实现自己的实验思路,当达成预期的实验结果时,可以将自己的实验结果及后续需要准备的元器件公开在网络上,方便更多的学生学习和讨论。同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实验过程及具体操作以小视频的方式发布在学习网站上,并且突出强调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及难点。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实现资源的共享,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基于“互联网+”的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可以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学生如果想要更加有效地学习并掌握工厂电气控制技术的内容及知识,就必须结合互联网平台来改变自身的学习方式,通过线上学习或线下学习来完成独立思考、互动学习及合作学习的过程。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只能通过课本及课堂教师的拓展来获取知识,而互联网是一个非常庞大有效的资源平台,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大量优质的课程资源。“互联网+”背景下的课程教学可以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更加高效地整合并利用互联网中的有效资源来帮助自身的学习,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莉娟.高职《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教学改革与实践[J].时代教育, 2014(13):219.
[2]李勇,韩新风,高海涛,等.“互联网 +”背景下“模拟电子技术”教改思路[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7(05):53-55.
[3]吴德明.谈高职高专《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7(04):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