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诊治脑血管疾病方面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2019-07-19 05:46刘丽娟田立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4期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中西医诊治

刘丽娟 田立

【摘 要】 本文基于对近几年来相关文献的分析和研究,探讨了中西医结合在治疗脑血管疾病方面的优势,并分别论述了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分型及治疗方法。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中西医;诊治;优势

【中图分类号】R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0019(2019)14-245-02

急性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见也是最容易发生的一种疾病,它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据调查,我国北方有些地区因气候较寒冷,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高于癌症的发病率,其死亡率占第一位。脑血管疾病发病后,会出现后遗症,如偏瘫、失语等,使人丧失了工作能力,严重者会丧失自理生活的能力。中医医学界对这种病症称之为中风。对该疾病的认识和研究已有两干多年的历史,临床上也具有比较独特的治疗经验,如今釆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会将死亡率降到最低,对发生的后遗症症状可能得到有效的缓解。

1 脑血管病的辨病

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上属于急症重症,它的治疗多以西医辩病结合中医辨病,通常会给予中药治疗,必要时结合西药进行治疗。因此首先要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脑血管疾病包括有(1)缺血性脑血管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症状有脑血栓的形成和一过性的脑供血不足。(2)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但在临床上多以脑出血为主。对于以上疾病的诊断必须根据患者的病史、病程、症状做全面的体检,包括神经系统、实验室及相关辅助检查。如对患者进行超声波检查、脑血管造影检测等明确患者的病情,尤其为患者进行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对治疗和诊断更具有优越性。

1.1 中医病机 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中已经有中风记载,在以后历代的中医著作中对中风的辨证论治、疾病的发病原因及机理长期以来属于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目前,医学界对中风的病因分析有两方面即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表现为患者脏腑的虚弱和亏损。也就是肝、脾、肾等主要脏器出现了阴阳失调现象。具体体现在:肾阴虚衰、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血瘀阻络等方面都能诱发中风。外因具体体现在:七情过度、气候条件变化失常、饮食方面不注意,如暴饮暴食等原因,这些原因都直接影响患者的脏腑功能,从而诱发中风症状。分析患者的病因病机中发现无论是肾虚、肝郁、还是脾虚最终都会导致瘀血或者是瘀血阻滞经络不通的现象,都能诱发中风。另外,无论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还是出血性脑血管疾病都能导致人体出现瘀血阻滞经络或者人体主要脏腑。

1.2 西医病机 根据现代西医学认为,人的大脑长期处在高血压的刺激环境下,使大脑内众多小血管的内弹力层发生断裂,仅剩余脑内动脉的内外膜,而受高血压长期的冲击引起了脑内小动脉硬化现象,致使脑内血管扩张力改变在局部较为薄弱处形成微小动脉瘤。这种微小动脉瘤多发于人体的脑干、丘脑等神经核团,所以高血压被认为是引发脑出血的直接原因。同时,长期高血压的结果会使人体大脑内小动脉发生内膜水肿,增加了通透性,大脑血浆中的某些成分可能沉淀于血管壁,而受高血压的长期施压会引起血管壁发生退行性病变,导致小动脉出现坏死现象,从而因血管壁结构受到破坏发生脑出血。

2 脑血管疾病的辩证

脑血管疾病的辨证应该以病情的轻重、发病症状的主次而定。大致分为两种:中脏腑和中经络。中脏腑患者症状病邪深、表现出的症状比较严重、神志昏迷不醒。中脏腑症状多发于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也有个别出现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中经络患者的症状病情比较轻、患者的神志清楚、不存在意识障碍。

3 脑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近年来,许多医疗机构都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实际操作中的治疗方法有中西医辩证论、单处方、复处方、使用药物有口服型也有注射型等。

3.1 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中医治疗以服用中药汤剂为主,根据患者症状分为:第一,风痰偏盛瘀阻经络。第二,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血瘀痹阻者。第三,气虚血瘀、经络受阻者。综观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机和辩证,说明患者都存在血瘀症状,因此活血化瘀的药剂是治疗的重要法则。西医即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他们的血液流变学发生明显的异常症状,血液粘性增高,血液流动性降低、血小板聚集性增强,导致了颅脑内血流不顺畅,容易造成阻塞进而引发血栓。经过临床实践证明多种活血化瘀的药物对患者血流变学异常有很大的改善作用,而且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如,川芎嗪注射液,能够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增加心脑血管的流量。冠心一号注射液,它是由五味中药制成的注射剂。红花注射液,它能降低血管的阻力,改善微血管循环,对血小板的聚集有抑制作用。复方川芎注射液,它由四味中成药组成。以上药剂多以活血化瘀药物为主组成,对闭塞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果病情较重,出现意识障碍者,要保证水、电解质、营养的供给充足和平衡。如果病情加重时,可尽早使用中药成分的罂粟碱来帮助血管扩张疗效会很好。

3.2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脑出血是脑血管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据临床统计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根据中医辩证这种症状属于中脏腑,如果患者出血量较少,意识清醒,只是出现肢体偏瘫者,可以按中经络辩证。有效的治疗单天复方有:云南白药、脑血康、承气汤加味等。

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过程比较复杂,因为患者经常会合并其他内科病。尤其是病情严重者,应积极釆用西医配合治疗抢救,釆用治疗措施应注意第一,降低颅内压力,控制患者的脑水肿现象。患者出现颅内脑水肿增加时,可以使用脱水剂,能够防止脑疝的形成。常用的抢救西药有:百分之二十的甘露醇、百分之五十的葡萄糖注射液、百分之十的甘油溶液。第二,控制高血壓,使患者血压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第三,给患者选用止血药。治疗的同时应随时观察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并给予及时的治疗。

4 小结

根据临床实践报道,釆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疾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比如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釆用中西结合的疗效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左右,对其他原因引发的脑出血疾病也有明显的改善。在脑血管疾病的辨证论治中,总结出血瘀的共性,并且应用活血化瘀的处方治疗,不仅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有疗效,而且对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也有一定的功效,本文中介绍的脑血康治疗脑出血,应该在患者发病三天后开始使用,对血肿的吸收有促进作用。因此,中西医结合在治疗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陈维多. 脑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6(4).

[2] 吴来德, 戴金军, 姜洪顺.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临床分析[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6(2):510-512.

[3] 高彩玉. 优质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26).

猜你喜欢
脑血管疾病中西医诊治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诊治新进展
研究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效果
脑血管疾病多层CTA与DSA影像诊断的对照分析
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研究
脑血管病患者精神障碍特点及治疗分析
中西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分析
MR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运用分析
中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