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课堂教学结构变革现状分析

2019-07-17 12:06陈波刘锐
职业技术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混合学习信息技术

陈波 刘锐

摘 要 课堂教学结构变革是推进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切入点。以2018年A省代表队参加全国教学能力大赛的12个教学设计赛项作品为分析对象,分析职业院校课堂教学结构变革现状,结果显示:现阶段职业院校课堂教学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进一步扩展和豐富;技术不仅成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支持手段,更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有效工具;课堂教学结构总体呈现出以低教学结构为主、高教学结构为辅的实践趋势,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结构正在形成。

关键词 教学能力大赛;课堂教学结构;混合学习;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11-0040-04

为适应新时代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于2018年起调整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从重点考察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一步拓展为全面考察教师的教学能力[1]。从大赛的作品质量和影响力来说,它代表了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的最高水平,是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真实呈现。

2018年9月,A省根据国赛竞赛方案组织了教学能力比赛选拔赛。本次大赛共收到来自省内45所高职院校的205件作品,其中教学设计赛项作品110件,课堂教学赛项79件,实训教学赛项16件。参与院校、参赛作品、参赛教师数量均创历史新高。经过校级初选、省赛选拔,共推荐12个教学设计作品参加全国决赛。本研究将以A省代表队参加国赛的12个教学设计赛项作品为对象,以视频分析法为主要方法,从教学结构层面来分析职业院校课堂的教与学现状,从而真正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为打造职业院校的“金课”提供支持。

一、混合学习视角下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

教学结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四个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2]。教学结构的重要性体现在它影响教师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来组织教学活动进程,某种程度上讲,它比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更为深刻。目前,混合学习已经成为职业教育领域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混合学习的宗旨在于实现组合优势,即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情境进行教学模式、策略和方法的选取与组合,吸纳不同教学模式、策略和方法的优点,构建最适宜的教学结构,从而实现高效学习和深度学习[3]。

从目前来看,教学结构序列(Sequencing Pedagogical Structure,SPS)框架为教学结构研究和混合学习的设计提供了一个相对深入的视角。迈克·雅各布森等研究者根据学生所获“指导”的不同,提出了教学结构序列框架,并根据教学实践进一步区分了四类教学结构序列,即高高型(High-to-High,HH)、高低型(High-to-Low,HL)、低低型(Low-to-Low,LL)和低高型(Low-to-High,LH)。在此基础上,研究者新增地位特征和时序特征形成修订后的SPS框架,区分了11种混合式学习系统的结构序列,这也给本研究提供了思路。本文将以推荐参加国赛的教学设计赛项作品的教学视频为对象,主要开展两个层面的分析:以时间轴为主线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分析,发现教师、学生、技术、教学内容及其相互作用;教学结构序列分析,参考修订后的SPS框架,确定教学方法结构序列。具体如表1所示。

从教学结构层面来分析职业院校课堂的教与学现状,为破解职业院校课堂教学“如何混合”以及“混合到何种程度”的问题提供观察视角,从而真正推进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

二、职业院校课堂教学结构分析

(一)研究对象

根据《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方案要求》,教学设计赛项重点考察教师针对一个教学任务或教学单元完成教学设计的能力,且教学设计已应用于实际教学。教师需要提交不超过10分钟的视频,由主讲人讲解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效果,包括落实教学标准,对接职业标准(规范),基于准确的学情分析和人才培养需要选取教学内容,科学确定教学目标,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合理运用技术、方法和资源等组织、实施教学,完成教学任务,进行教学考核与评价,做出教学反思与诊改等。本研究以教学视频分析法为主要方法,对推荐代表A省参加2018年全国教学能力大赛教学设计赛项的12个作品进行分析。作品涉及的专业大类包括电子信息大类、公共基础课、农林牧渔大类、财经商贸大类、旅游大类及交通运输大类。

(二)课堂教学环节分析

当前,职业院校的课堂正在逐步被混合式学习方式所取代。混合学习所倡导的将面授学习与在线学习结合,首先表现在对课堂教学环节的重构上,因此,分析课堂教学环节能帮助我们呈现现阶段职业院校课堂教学中“如何混合”的问题。对12个教学设计作品进行教学环节的分析汇总,具体如表2所示。从呈现的特点来看,现阶段职院校课堂教学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进一步扩展,12个作品中有11个作品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前—课中—课后”环节。“课前”依托学习平台或者APP工具发布学习任务,学习者根据要求完成在线学习并完成课前测试,根据数据结果教师可以精准了解每一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为课中开展教学提供学情支撑。“课中”环节在传统的“课程导入—新知讲授—巩固练习—学习总结”课堂教学基本环节的基础上,为学习者安排了更为丰富的教学手段,如在新课导入环节,D1、D2等作品根据在线学习情况更有针对性地讲解重点难点,实现了精准教学,C1作品中教师组织“偶像猜猜看”活动导入,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课堂氛围;D1作品中除了教师示范操作外,更是引入了VR拍摄技术,以增加学习者的学习体验,为后续户外拍摄实践提供必要的体验支持;C2作品则对学生进行分组,安排模拟交易,体验磋商全过程。巩固练习环节则安排学生参加实践,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践,进一步提升了学习的效果。“课后”环节则主要依托学习平台,完成学习交流及总结,在技术的支持下,在评价中引入企业导师的意见成为了可能,如L1、L2、J2等作品均加入了企业导师的评价意见作为评价的一部分。

(三)课堂教学结构中“教师—学生—技术”关系分析

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为混合学习(面授学习和在线学习)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成为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的重要手段。对12个教学设计作品进行汇总,选取每个作品中较有代表性2种信息化技术手段,并呈现其主要功能,具体如表3所示。

首先,信息化教学环境创设基本实现。在线学习平台普遍应用,包括中国大学MOOC平台、超星网络教学平台、智慧职教等平台,其主要的功能体现在课前,学生根据教师发布的课前学习任务,完成教学视频的观看、学习效果的测验。移动APP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如蓝墨云班课、雨课堂、学习通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课中的教学活动组织,如课堂签到、练习发布、数据分析与统计、评价及时反馈等,为教师及时关注每个学习者的学习特征提供了数据支撑,为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了可能性。具有学科专业特征的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如VR拍摄教学系统、微云挑战实验平台、3D仿真动画、3D打印技术、外贸技能综合实训软件POCIB、汽车维修仿真软件等,为教学过程中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供了更多选择,也为技能类的学习提供了实践环境。

其次,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已经形成。在现代化教育理念的指导和相关教学资源的支持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翻转课堂教学方式、任务驱动教学方式、探究式学习等成为一种常态。移动APP的使用使得小组合作更加便捷、学习评价反馈更加及时准确。技术正从传统课堂教学中辅助教师讲解转变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

最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结构正在形成。在构建新型的教学流程过程中,教师依旧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为学生提供更为高效的学习指导,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视频观看、在线测试、参与主题讨论、参加实践操作等,能及时精准地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及时做好教学策略的调整,为学习者实现更为高效的学习效果提供服务。

(四)课堂教学结构序列分析

我们参考修订后的教学结构序列(SPS)框架,将教学活动的持续时间作为一个重要因子来确定高结构化教学策略和低结构化教学策略的权重。以大写字母(H、L)表示所占权重大,处于支配地位,小写字母(h、l)表示辅助地位,加号(“+”)表示同时发生,箭头(“→”)表示顺序发生,由此确定教学结构序列,完成教学设计作品的分析。具体如表4所示。

从12个作品的教学结构序列来看,电子信息大类、公共基础课大类采用由H→(L+h)的教学结构序列设计,农林牧渔大类和交通运输大类中的(J2)采用L+h型,旅游大类采用(L+h)→L型,财经商贸大类采用H→L型,交通运输大类中的J1采用(L+h)→L型。从总体上来看,呈现出低教学结构为主、高教学结构为辅的设计趋向,在这种结构下,课堂教学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此时技术不仅成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支持手段,更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工具。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放任学生,缺乏教师有效指导的自主学习将无法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4]。

三、小结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要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力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及体系重构。以混合式教学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方式正在對职业院校的课堂教学结构产生系统的、深刻的影响,强调课堂生成的低结构教学实施成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职业院校打造“金课”的实践方向。

参 考 文 献

[1]王扬南.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述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4):14-16.

[2]何克抗.教学结构理论与教学深化改革(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7(7):5-10.

[3]胡立如,张宝辉.混合学习:走向技术强化的教学结构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4):21-31.

[4]KIRSCHNER P A,SERLLER J,CLARK R E. Why Minimal Guidance During Instruction does not Work an Analysis of the Failure of Constructivist,Discovery,Problem-based,Experimental,and Inquiry-based Teaching [J].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2006(2):75-86.

Analysis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Structur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Analysis of Teaching Design Works Recommended to Participate in 2018 National Competition of Teaching Ability in A Province

Chen Bo, Liu Rui

Abstract  The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structure is an effective point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teaching practic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12 teaching design works from A Province, which was recommend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National Competition of Teaching Ability in 2018, this paper uses video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structur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arning time and space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expanding and enriching; technology has not only become a supportive means for teachers to carry out classroom teaching activities, but also an effective tool for students to carry out learning activities;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classroom teaching shows a practical trend of giving priority to low-teaching structure, supplemented by high-teaching structure, and the teaching structure of teacher-led and student-oriented is taking shape.

Key words  National Competition of Teaching Ability; classroom teaching structure; Blended Learn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uthor  Chen Bo, lecturer of Ningbo Cit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Ningbo 315100); Liu Rui, associate professor of Ningbo Cit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猜你喜欢
混合学习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SPOC混合教学模式设计探讨
混合学习在高等教育:三类不同设计方法
SPOC平台下IPAD在初中生物混合学习中应用初探
基于混合式学习理念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