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迪红 孙福伟
摘要:地区养老金缺口出现以来,养老保险的区域均衡发展备受各界关注。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演进出发,以2007 - 2016年31个地区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区域基尼系数等指标度量我国城镇居民养老保障水平的区域差异,并运用FGLS实证模型探究养老保障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我国城镇居民养老保障水平整体偏低并存在区域差异,而提高政府对社保和就业的财政支出力度有助于养老保障水平的提高,因此,应提高统筹层级并通过财政政策调节区域发展差异。
关键词:养老保障;区域差异;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840. 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 2019) 02-0046-06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作为社会主义民生保障的核心,我国政府一直致力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以2000年国务院推动做实个人账户的城镇社会保障试点及2008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为标志,我国基本实现了养老保险在制度层面的全面普及。近年来,政府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关注逐渐由量的层面转向质的层面,这其中最为核心的便是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的推广。该制度推广的背后是现阶段养老保险基金账户面临的巨大给付压力及区域间的不均衡。据统计,2016年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盈余额仅3235.2亿元①,且辽宁、黑龙江等七个地区均出现了收不抵支的情况。为此,2017年11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印发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提出以部分国有资产填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2018年5月,国务院再次下发《国务院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通知》,确定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由此可见,实现养老保险的全面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进而优化养老保险基金账户,推动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必由之路。
在有关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研究中,多数学者认为现阶段我国养老保险的区域发展不均衡同其独特的历史演进过程相关。建国以来,在借鉴部分发达国家经验基础上,我国逐步建立起现代化的养老保险制度,但在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转轨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养老保险统账结合的独特模式[1],并累积了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从现有文献成果来看,一是计划经济时期及改革开放初期的养老金统筹缺乏个人账户,由此形成了目前养老金账户的历史债务及代际转移,增加了养老保险制度后续改革的转轨成本[2]。有学者运用精算模型对各地区的历史债务进行了测算[3,4],如张迎斌等(2013)量化了全国统筹的历史负担,以及为控制隐性负债规模,工资增长率与利率水平应保持的大致水平[4]。二是改革开放初期对养老金统筹权限的下放,导致养老金收支层面存在地区差异。这种早期的地区分割统筹导致我国养老金法定的统一制度基本沦为地方性的制度安排,并形成了日趋固化的区域失衡格局,严重扭曲了制度的正常发展路径[5];同时也给区域经济差距的缩小带来阻碍,更有悖于社会保障体现和维护社会公平的基本原则[6]。
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践研究中,早期学界更多关注于养老保险的普及层面,主要对养老保险的整体及局部参保情况进行研究[7,8]。但随着我国养老保险在制度上的基本覆盖[7],以及部分地区养老基金给付出现缺口,养老保障水平及其区域差异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养老保障水平的度量。常用到的指标是养老保险替代率及人均养老金待遇[3,9],也有學者构建多维度的指标将养老保障水平纳入社会保障水平的体系中进行研究[10]。二是我国养老保障水平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周延(2017)经统计发现近十年我国养老保险替代率均在50%以下徘徊[9];马秋香(2015)通过建立养老金平均替代率模型的郑州样本,论证了未来养老金替代率存在下降的趋势[11]。三是养老保障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这种对区域差异的研究多聚集于东中西三大区域或城乡层面的比较,如刘桂莲(2015)研究发现西部地区养老保障水平落后于中东部地区,同时西部地区内部也存在显著差异,而地区发展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统筹层次过低[12];时涛(2015)则得出了东高西低,且中部省区最低的结论[13]。刘蕾(2010)研究了城乡间的差异,得出了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替代率水平明显高于地方新农保制度的结论,并认为导致该结果的原因是两种制度下资金运行、政府补贴及主体缴费责任上的差异[14];在区域差异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上,大部分学者认为地区间养老保障水平的区域差异呈现出收敛性[12,15],且受到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区域经济发展、人均工资、制度抚养比等方面的影响,并据此从提高统筹层次、延迟退休年龄及均衡区域工资水平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16,17]。
从现有文献来看,学界对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养老保险覆盖率的相关研究已较为成熟,在解决以往制度遗留的历史问题及扩大覆盖率的相关路径上也都提出了诸多政策建议。但对于养老保障水平的相关研究,在衡量指标的选取上还有待商榷,如人均养老金、养老保险支出等指标虽然也能反映养老待遇水平,但因经济实力、工资水平及物价因素等影响,区域间的可比性实则较低;同时,对于养老保险区域差异及其变化趋势,多数学者的研究或在时间上局限在某个年度,或在空间上局限于传统的东中西或城乡区域概念,而从动态和全域角度研究的文献较少。此外,在研究区域差异影响因素时,已有文献多集中于性别、年龄、个人家庭等微观因素,而结合经济、政策及人口等宏观因素的系统性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拟从理论分析出发,探寻养老保障水平的最优衡量及微观影响机制,并采用区际面板数据对2007- 2016年我国城镇居民养老保障水平的区域差异进行度量,进而对其相关影响因素作实证分析,一方面,探寻目前我国养老保障水平的区域差异现状;另一方面,提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区域统筹优化路径,并为后续研究指明方向。
二、理论分析
(一)养老保障水平的最优衡量
养老保障作为离退休人员的核心收入来源,其水平高低决定了居民能够满足自身消费需求的程度。从生命周期理论及效用理论来看,参保主体作为理性经济人,在整个生命周期都将追求经济效用最大化,在其参与社会劳动期间,效用保障的力度主要取决于劳动报酬,及至离退休期间,这种保障则主要由养老金提供。同时,理性经济人的消费还存在棘轮效应,即参保人在离退休期间将仍有维系其前期效用保障能力的诉求。因此,衡量区域养老保障水平的最优指标为养老金替代率。该指标反映了同区域城镇居民社会平均工资相比较,区域离退休人员经济效用的保障程度。
(二)养老保障水平的微观影响机制
在我国养老保险统账结合的现行模式下,个人养老金一方面源于现收现付制管理下的社会统筹账户,由各企事业单位缴纳的养老金及地方财政补贴组成,实施地区统筹;另一方面,来源于完全积累制管理下的个人账户,由个人缴纳。理论上,养老保障水平的微观数理模型可以表示为:域养老负担,体现为人口因素,b=Q2 /Qi;ω'为退休前一年工资水平;ε为个人养老金账户待遇,体现为个体因素,ε=M/(P/A,i,n)。
三、城镇居民养老保障水平的区域差异分析
(一)区域差异衡量
1.指标选取。数据差异的测度已有众多成熟指标,诸如极差、极值比、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广义熵指数等[10,13,17]。对于养老保障水平区域差异的测量,应从实际经济意义出发,既关注到个别地区的绝对差异,也关注到不同区域间的相对差异③,故选取极差、变异系数及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指标。因基尼系数最初为收入差异测量指标,为使其适用于测量养老保障水平的区域差异,本文在Champer-nowne和Cowell定义的离散分布型基尼系数的基础上[18],设定养老保障水平的区域基尼系数为:
其中,S为该指标全部区域加总值,S=y1 +y2+…+yn,n为区域个数;yi为第i个区域的养老保障水平,且按从小到大排列。
2.数据来源。本文养老保障水平指标数据来源于2007—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选取全国除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外的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n=31)作为分析样本,无数据缺失。
(二)区域差异分析
1.均值与极差。如图1所示,从养老金替代率的均值曲线来看,养老金替代率均值基本维持在50%左右,整体的养老保障水平处于低位,样本均值自2007 - 2015年处于下降趋势但幅度不大,而2016年出现了上升。从极差数据来看绝对差异,2007-2015年波动较小,基本保持在0.35左右,2016则同样出现了突变,地区间绝对差异水平达到0.5。
2.变异系数与区域基尼系数。图2显示,变异系数和区域基尼系数得到的区域差异曲线呈现出很强的一致性,均显示出从2007- 2015年的平稳上升,表明地区间养老金替代率的离散程度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程度在2007 - 2015年缓慢扩大,但2016年同样出现了突变式的扩大,说明2016年区域间差异进一步拉大,这与极差表示的绝对差异水平也基本一致。
3.单截面数据分析。为进一步探究养老金替代率的区域差异,对2016年样本地区养老金替代率及平均工资数据进行对比以辅助研究,如图3所示。
从图3可知,2016年我国各地区养老金替代率差异明显,绝大部分地区养老金替代率集中在4 0%~60%之间;最高的是西藏,养老金替代率达到了84%,最低的地区是重庆,仅为33%,不足西藏的一半。超过50%地区仅有13个,同国际标准及2005年《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中59.20%的目标值相比,处于较低值。
综上所述,我国城镇居民养老保障水平偏低,离退休人员得到的保障仅为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50%左右。同时样本区间内区域差异呈现缓慢扩大趋势,并在2016年明显加剧;在养老金替代率超过60%的五个地区中,除西藏外分别是新疆、青海、山西和广西,而替代率低于40%的地区中包含上海,说明地区城镇居民养老保障水平并未同当地经济发展相一致。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政策引导下的社会保障二次分配效应。
四、城镇居民养老保障水平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与模型设计
1.指标选取。为进一步探讨我国养老保障水平区域协调发展路径,以养老金替代率为被解释变量,对影响养老保障水平的相关因素作多元回归分析。由于微观层面个人养老保障水平受到经济、政策、人口及个体因素的影响,区域层面的养老保障水平影响因素的相关指标选取也可从以下四个层面展开:
(1)经济层面。区域经济实力是居民养老保障的物质基础。本文对区域经济的衡量指标在量的层面采用人均GDP对数值,用以表示区域养老保障物质供给能力;在质的层面采用城镇化率,表示区域经济发展质量。从养老保障微观数理模型中可以看到,经济因素对养老保障水平的影响作用于区域平均缴纳水平上呈正相关关系,而作用于个体退休前工资水平上则呈负相关关系。理论上,因养老保险的二次分配职能,总的效应为负相关,本文假设我国区域养老保险制度具备二次分配效应。
假设1:人均GDP对数值(log_pgdp)与养老金替代率负相关。
假设2:城镇化率(urb)与养老金替代率负相关。
(2)政策层面。按我国养老保险区域统筹的现有模式,地方政府可通过财政政策对区域养老保障水平施加影响。理论上,财政政策支持力度越大,保障水平越高。本文以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重来指代地方政府对养老保险的支持力度,并假设如下:
假设3:社保和就业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重(sse)与养老金替代率正相关。
(3)人口层面。在当前仍以现收现付制为主的統筹制度下,区域人口的年龄结构将直接对养老保障水平产生影响。人口老龄化越严重,养老负担越重,养老保障水平将越低。理论上,未参与养老保险的部分人口将不会对养老保障水平产生影响,因此,本文采用制度抚养比即离退休人口数同在职人口数的比例指代养老负担,并假设如下:
假设4:制度抚养比(burden.)与养老金替代率负相关。
(4)个体层面。微观参保个体的养老保障水平受其缴费状况如缴费档次及缴费率等影响,推及区域层面,则体现为区域居民缴费状况。本文以区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数值衡量个体缴费能力,并用区域居民受教育程度,即每十万人中接受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指代区域居民文化素质,用以衡量个体缴费意愿。并假设如下:
假设5: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数值(log_ pcdi)与养老金替代率正相关。
假设6:受教育程度(edu)与养老金替代率正相关。
2.模型设立。根据上述假设,建立如下面板方程:
3.数据来源。本文解释变量数据均来自于2007-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和第六次人口普查官方数据。同样以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n=31)作为分析样本,样本区间为2007 - 2016年(t=10),无缺失值,属平衡面板数据。
(二)实证与结果分析
1.实证模型确立及检验。为避免模型中的伪回归问题,首先对各数据指标进行单位根检验,所有变量均满足平稳性假设。对于回归模型的选择,F检验结果显示固定效应模型优于混合OLS模型,而LM检验结果强烈拒绝“不存在个体随机效应”的原假设,说明随机效应模型也优于混合OLS模型。以上两个检验均证实了个体效应的存在,因此排除混合OLS模型。Hausman检验能对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判断,但该检验只有在随机扰动项满足独立同分布时才有效。因此,应对扰动项的方差及自相关情况进行检验。这里采用常用的沃尔德检验判断扰动项是否存在组间异方差,其统计量为:
其中,e为回归残差,ρij为残差的两两相关系数。Pesaran检验的P值为0.7823,不能拒绝原假设,即认为扰动项不存在组间截面相关。
根据以上检验结果,扰动项存在组间异方差,不存在组内自相关和组间截面相关。因此,为消除异方差的影响,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方法(FGLS)对模型进行估计。实证结果如表2所示。
2.实证结果与分析。根据表2实证结果可得知:(1)经济发展水平与养老金替代率负相关,假设1成立。人均GDP每增加1%,养老金替代率下降0.2699%。说明经济增长所伴随的养老金待遇增长落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这同前述研究显示的经济发达地区养老保障水平反而低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结果相一致,也验证了我国养老保险的二次分配效应。(2)城镇化率与养老金替代率负相关,假设2成立。城镇化率每上升1%,养老金替代率下降0.3663%。虽然城镇化越高的地区往往经济发展水平也越高,而经济发展水平同养老金替代率负相关,但城镇化率系数绝对值0.3663,大于经济发展水平0.2699,说明我国养老保障水平的提高滞后于城市化进程。(3)社保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与养老金替代率正相关,假设3成立。社保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比重每增加1%,养老金替代率上升0.3313%。社保和就业在财政中的占比反映了政府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而养老保险在社保支出中占绝大部分,表明了养老保险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同时也可以看到,对于养老保障水平,区域财政政策相比经济增长有更大的影响。(4)制度抚养比同养老金替代率负相关,假设4成立。制度抚养比每上升1个百分点,养老金替代率下降0.1457个百分点。表明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养老负担加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我国的养老保障水平在未来会有下降趋势。(5)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数值与养老金替代率正相关,假设5成立。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养老金替代率上升0.3449%。人均可支配收入决定了养老保险的缴纳及领取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越高,养老保障水平也越高。(6)受教育程度(十万人中接受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对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不显著,假设6不成立。因现阶段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中个人缴费率为固定值,该结论同实情相符合。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通过构建区域基尼系数等技术指标,对2007 - 2016年全国31个区域城镇居民养老保障水平及其区域差异进行研究,并运用FGLS模型探讨了相关因素对养老保障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样本期间我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替代率仅维持在50%左右的较低水平,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说明部分落后区域的养老保障水平有待提高,养老保障水平的区域均衡应列入新一轮养老保险统筹的施政范围。在实证研究中也发现,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社保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均同养老保险替代率显著正相关,区域差异指标在2016年的突变便伴随着该年度辽宁省等部分地区社保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急剧增加。考虑到居民收入受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通过财政政策调节区域间的养老保障水平可成为有效的施政路径,如提高养老金的财政预算统筹级别,在中央层面建立灵活的养老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同时,养老保障水平的提高还受经济增长、城市化推进以及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影响,这也决定了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建设将是一个长期和动态的过程。
本文主要探讨了区域养老保障水平的发展现状及均衡路径,下一步可结合养老保险的动态发展研究具体统筹方案,并探讨养老保险区域协调发展成效的评估体系建设,以进一步完善国家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 郑秉文,于环,高庆波.新中国60年社会保障制度回顾[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17(2):48-59+125.
[2] 朱浩.养老金制度改革和代际公平: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体制改革,2015(2):31-36.
[3] 王晓军,赵彤.中國社会养老保险的省区差距分析[J].人口研究,2006(2):44-50.
[4] 张迎斌,刘志新,等.我国基本养老金隐性债务变化趋势分析——基于改进精算测算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3,21(5):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