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设一支政治过硬的高校干部和教师队伍的思考

2019-07-17 04:14黄珊
文教资料 2019年14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职业教育

黄珊

摘    要: 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进程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思想,按照新时代“好干部”“好老师”标准,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的高素质、专业化高校干部和教师队伍,是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党组织、高校干部和教师的紧迫任务和光荣使命。为此,必须突出政治标准,严格把守政治忠诚关、政治定力关、政治担当关、政治能力关、政治自律关。

关键词: 政治过硬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中国社会进步的智力基石和人才基础,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和宏图大业。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因素。党的十九大以来,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的各级党组织,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思想,按照新时代“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事业为上,突出人岗相适、人事相宜,通过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具体举措,选优配强高校各级领导班子;按照新时代“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标准,引导鼓励高校干部和教师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爱岗敬业、干事创业,争做大學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正在致力于建设一支政治过硬的高素质、专业化高校干部和教师队伍。

置身新时代、新环境,面临新挑战、新困难,肩负新使命、新任务,无论学校领导干部还是院系基层干部,不论综合管理干部还是专业技术干部,不管朝气蓬勃、充满激情的青年教师还是经验丰富、沉着稳重的中年教师,抑或见多识广、饱经风霜的老年教师,都必须做到对党无限忠诚,绝对听党话、绝对跟党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因此,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党组织在看准人、选好人、用对人的过程中,最首要的一点是坚持政治挂帅、把握政治方向、突出政治标准,在实践中注重考察高校干部和教师的政治品质、政治品格、政治品行,把是否对党无限忠诚作为选拔任用高校干部和教师的起步点或基准线,严格把守政治忠诚关、政治定力关、政治担当关、政治能力关、政治自律关,从初始源头切实保证高校干部和教师这支队伍政治上绝对过得硬,达到高素质、专业化的最佳质量和最佳状态,从而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坚实稳固的政治基础。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把加强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推进高等教育领域的政治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的高素质、专业化高校干部和教师队伍,这是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党组织、高校干部和教师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紧迫任务和光荣使命。

一、突出政治标准,严格把守政治忠诚关

高校干部和教师应把党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视为心目中的最高峰,不论取得胜利、置身顺境还是遭遇挫折、深陷困境,都要对党充满信心、充满希望,都要绝对相信党的伟大、光荣和正确,都要绝对相信党的强大、力量和神圣。必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做到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种一致应是发自内心、坚定不移的,表现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的一致。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养成习惯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自觉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忠诚人、规矩人、老实人,爱党爱国、许党许国,永远听党话、永远跟党走,与党同心同德、与党同向同行,永葆政治本色,为党的伟大事业披肝沥胆、奋斗终生,为祖国和人民的高等教育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二、突出政治标准,严格把守政治定力关

坚守政治定力,体现在高校干部和教师对信仰、理想和信念的坚定性。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满怀信仰,对共产主义满怀理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满怀信念,这些是共产党人独具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信仰、理想和信念称得上是共产党人精神之“钙”,精神一旦“缺钙”,肯定患上“软骨病”。现实腐败案例表明,有些党员干部之所以政治上变质、精神上变态、行为上变异,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归根结底都是因为信仰、理想和信念这个根基发生了动摇乃至坍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现了锈蚀乃至失灵。置身当代世界风云变幻、当今中国深刻变革、当前人们思想活跃的环境中和背景下,高校干部和教师都应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且使这“四个自信”的自信程度达到坚如磐石、硬似金刚,稳如泰山、固若金汤之最高境界。只有坚定“四个自信”,才能持久坚守政治定力,牢固站稳政治立场,才能做到政治品质优良、政治品格高尚、政治品行端正,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真正称得上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三、突出政治标准,严格把守政治担当关

政治上是否做到敢于担当、能够担当、确实担当,这是检验高校干部和教师政治品质、政治品格、政治品行的试金石。平时日常,某些党员干部表面显得政治成熟、正人君子、一本正经,说起话来头头是道、滴水不漏、无懈可击;关键时刻不讲政治、左摇右摆、见风使舵,在大是大非面前放弃原则、无动于衷、装聋作哑,遇到难办事情或棘手问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能躲就躲;为人处世城府极深,精于算计,投机钻营;混迹官场左右逢源,工于心计,八面玲珑;或当“墙头草”,或做“应声虫”。紧急关头,这类人只顾自己、不管他人,逃之夭夭、溜之大吉,自私自利、明哲保身的本性会暴露无遗。危难时刻,这类人不担当、不履职,不作为、不干事,对党和人民事业贻害无穷,这类人政治上绝对信不过、靠不住、用不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国内国际的挑战和风险,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和困难。高校干部和教师应强化政治担当,积极履职、主动尽责,把为党分忧、为国效力,为党尽责、为民服务作为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担当。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岗位上,冲锋在前、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奋勇争先,遇事对照政治要求,办事遵守政治规矩,处事顾及政治影响,瞄准既定目标,沿着正确方向,稳步迈进、勇往直前,推动党和国家的高等教育事业顺利发展。

四、突出政治标准,严格把守政治能力关

每一个正常成熟的自然人,都具有两种能力:“内向能力”或称“封闭式能力”,包括感官觀察事物、心理感受事物、头脑分析事物、主观判定事物的能力;“外向能力”或称“开放式能力”,包括处理事物矛盾、协调各方关系、发表思想观点、实施具体行动的能力。高校干部和教师虽然都具有上述两种能力,但是各自能力的强弱程度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关键在于要把“政治基因”遗传其中,促使“政治基因”融入上述两种能力之中,使得各种能力的集合体变成一种超强的政治能力,并将这一政治能力转化为能量之源泉、力量之支撑。高校干部和教师的党性修养、政治品格、师德师风、精神境界、职业操守、专业水平,既不随其党龄工龄教龄的增长而提高,又不随其职务职级职称的晋升而提高。鉴于此,高校干部和教师势必需要调控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力戒漂浮和虚荣,切忌浮躁和功利。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都应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改造、自我修炼、自我提升,涵养坚实的政治定力,练就敏锐的政治慧眼,恪守严格的政治规矩;都应亲历政治实践、经受政治体验,从中得到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努力做到将其政治能力与其工作内容和岗位职责无缝对接、精准匹配,确保祖国和人民的高等教育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接力前行,始终朝着既定目标砥砺奋进。

五、突出政治标准,严格把守政治自律关

党的纪律是全体中共党员的行为规范,涉及职务行为和非职务行为,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六项纪律”。高校干部和教师队伍当中的大多数都是中共党员,只有做到诚心敬畏纪律、自觉遵守纪律、严格执行纪律,才能确保政治品质优良、政治品格高尚、政治品行端正。党内“六项纪律”中,政治纪律位列第一,是最前置、最重要、最根本的纪律。某些党员干部之所以从最初行为轻微的违规违纪,到后来演变成行为严重的违纪违法,直至最终堕落成行径恶劣的违法犯罪,就是因为他们轻视党的规矩、无视党的纪律,言行违规、胆大妄为,言行违纪、胡作非为,突破规矩边线,越过纪律底线,触碰法律红线。高校干部和教师队伍当中的中共党员都应做到,宏观方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微观方面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加强自律特别是政治自律,自觉遵守党内“六项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自我约束、监督、管理,经常自我剖析;时时处处保持头脑清醒、谨言慎行,方方面面做到抵制腐败、防微杜渐。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保持严肃庄重的工作作风,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特别是要增强自我约束力、自我控制力,做到慎独慎微、慎权慎色、慎名慎利。

在新时代、新常态、新征程中,高校干部和教师都应做到传承践行并发扬光大那种永不满足、永无止境,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持续增强把握方向、瞄准目标,把握大势、审时度势,把握全局、运筹帷幄的政治能力,以超强的政治能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战胜艰难险阻、完成历史使命。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创新、教育实践创新、教育制度创新,营造彰显高等教育特点的良好政治生态:清廉从教的高校干部和教师队伍、严谨清新的教育教学氛围、风清气正的大学美丽校园,积极担当,主动作为;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履职尽责,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金志艳.论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专业化的必要性和提高专业化的相关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5).

[2]单伟.如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J].党政论坛,2018(07).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职业教育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