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荡”考释*

2019-07-17 12:27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中医文献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吴语心神心痛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张序文 陈 晓△

笔者在临诊中,时常会遇到本地一些中老年患者在就诊时自述“心荡”一症,这对许多并非生长在吴语地区的医者可能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从而影响到医者对患者病情的准确把握。目前,在上海以及苏州、无锡等多吴语地区的方言中,“心荡”一词具有心悸心慌的含义,常用来指代“心悸”症状;然而一些重要的中医学参考书如《中医大辞典》,却并未收录该词条。事实上,早在部分明清时期吴地医家医案中就可见到将“心荡”作为症状描述者,说明“心荡”一词在古时候就已经作为一个症状术语进行使用,故本文将对“心荡”的具体含义进行考证。

有关“心荡”的早期文献记载

《左传》所载的“庄公四年”即公元前690年,而上诉事件在《史记》中亦可得到佐证。如《史记·楚世家》载曰:“(楚武王五十一年)楚怒,以随背已,伐随。武王卒师中而兵罢。”[4]565通过查阅历史纪年表可知,楚武王五十一年与鲁庄公四年恰为同一年,而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又载:“(楚武王五十一年)王伐随,告夫人心动,王卒军中。”[4]1695根据以上史料便可知晓:在公元前690年,楚武王出兵伐随,未战而卒于军中,其曾在出师前出现心中跳动不安的症状。根据“心荡”或“心动”的记载,再结合楚武王不久之后的死亡,很难不使人联想到楚武王的死因极有可能是心脏疾病所致。

值得一提的是:“悸”字在《说文解字》中的释义为“心动也”[5]510,故“心动”就是心悸之义,而“心荡”的含义当与此二者相近或意义相通。由此可见:“心荡”包含了心中跳动不安之义,其在春秋战国时期可与“心悸”通用,故应将其视作是一个症状术语。

“心荡”释义

《左传》之后,“心荡”一词散见于医学著作,又见于道家或文学作品中,代指意义不同,现分别释义如下。

1.心悸不适

笔者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发现,自《左传》以后,古籍中以“心荡”指代心慌心悸症状的现象存在着一定的断层。

在古代医籍中,尚有宋代《圣济总录·神仙服饵门·神仙导引上》引陶弘景《真诰·甄命授》曰:“食慎勿使多,多则生病;饱慎使卧,卧则心荡,心荡多失性。”[9]结合文义不难判断,此处之“心荡”为饱食使卧而产生的跳动不宁之感,从医学角度来判断,其部位或当为心下之胃脘,然是一种可由身体直接感知到的不适。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七气证治》载:“怒伤肝者,上气,不可忍,热来荡心,短气欲绝,不得息……”[10]此处“荡”作动词用,当理解为“使心动荡”。

正式将“心荡”作为症状术语使用者,可见于清代吴地医家医案。如《王旭高医案》中有“心荡头眩”、“心荡而寒热”等症状记载,并在病机分析中认为“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是故“心荡而寒热”为阴阳维二经同病[11]。王氏既然将“心荡”与“心痛”相联系,说明此患者的“心荡”是一个症状表现,应当在心胸部,可能与心痛病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亦有可能在王氏看来,心荡给人带来的不适感,即是心痛之轻症。而《张聿青医案》中则有“心中悸荡”、“悸荡之疾”的说法[12],将“荡”与“悸”并列联用,亦可证明此二者不仅含义相近,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通用的。此外,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心痛”篇中有“闻雷被惊,心下漾漾作痛”的记载[13]241。《康熙字典》将“漾”字释作“水摇动貌”,而“荡”亦有摇动之义,且“荡”、“漾”二字在修辞上往往联用,故可知“漾”与“荡”同义。是以“漾漾作痛”应理解为心痛的特征为规律或不规律的跳动状,而这又恰与上述王旭高对“心荡”与“心痛”的认识有相似之处。

据石汝杰等所编《明清吴语词典》,其中“荡”字条下,有“心神摇晃,不能自持;心悸,常说‘心荡’”的义项[14]。叶天士为江苏吴县人士,即现代的苏州,王旭高与张聿青则为今江苏无锡人士,二者均属于吴语地区。由于地域的特殊性,除了官方通用语言之外,吴语方言才是吴地百姓最常使用的语言,因而在吴地医家的医案中必然就会留存当时的方言风貌。故可从中推得:至少在清代,吴语(苏州、无锡两地)中的“心荡”可作为症状的描述词进行使用,其位于心胸部,主要表现为心中动荡,还有可能特指心胸部的跳痛;同时,也当与心神不宁或烦躁不安这些属于情志改变的症状表现相区别。

2.心神动荡不能平静

此外,“心荡”亦可见于道家著作,有心神动荡不能平静之意。如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论仙》曰:“仙法欲静寂无为,忘其形骸,而人君撞千石之钟,伐雷霆之鼓,砰磕嘈囐,惊魂荡心,百技万变,丧精塞耳……”[15]此处的“荡心”应是指巨大的声响震荡心神,会破坏修炼所需的静寂无我状态。而《抱朴子外篇·行品》云:“睹艳逸而心荡,饰夸绮而思邪者,淫人也。”[16]北齐刘昼所著《刘子·清神》曰:“形者生之器也,心者形之主也,神者心之宝也,故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则心荡,心荡则形伤……”[17]结合文义,当可明确此处之“心”当与思虑有关,即心主之神明,故“心荡”在此应该是指思绪动荡不能平静。

《黄帝内经》中虽未直接出现“心荡”一词,但《灵枢·本神》有载:“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18]杨上善注曰:“恐惧惊荡,则精气无守而精自下,故曰不收。”[19]荡为动摇,惮为撼动,二者为互文。又《素问·举痛论》曰:“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故“神荡惮而不收”即为受到惊吓而心神动摇、收摄失司。又及,张介宾注曰:“心藏神,神伤则心怯,故恐惧自失。”心为君主之官,而神明出焉。若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易恐,恐则神荡而气下不能收。是故“神荡”乃心怵惕伤神的结果,虽不能完全等同“心荡”,但意义相似。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针灸·杂法》曰:“假令春月和畅,条芳水渌,心荡意盈,神乱于内而形病于外,卒有西方飘风,凛然毛耸,因腠理开,不复得散,便居孙脉,孙脉满,流入络脉,络脉入大经,大经注腑,腑归脏,四时同然,故风病多归于心也。”[20]此处“心荡”应释为心神荡漾。孙氏认为“心荡”可致“神乱”,从而造成“形病于外”,使腠理不固、脉络受损而易于受到风邪侵袭,并提出了“风病多归于心”的观点,认为怵惕思虑或是心神动荡(即“心荡”),虽为内伤,但亦可损伤形体,从而使人更易于触感外邪而致病。可以说,孙氏“心荡意盈,神乱于内而形病于外”的观点与刘子所言“神躁则心荡,心荡则形伤”在含义上应当是完全一致的。在我国古代,道家与医家拥有共同的思想渊源,即所谓“医道同源”,故二者往往会在一些概念上存在互通,上文即为其例。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后世医书如《古今医统大全》、《寿世传真》、《幼幼集成》会将“神躁则心荡,心荡则形伤”引以为养生调摄之法。

此外,“心荡”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也会出现,如《包公案》中有“心荡目摇,魂飞九霄”的描述,《阅微草堂笔记》亦有 “……妇出行酒,色甚妍丽,此人醉后心荡,戏捘其腕”[21]等描述,均是心神荡漾不能平静之义,而有别于上节心悸不适之症。

目前,中医学将描述心跳异常的症状术语按疾病严重程度分为“心悸”与“怔忡”两个层次:轻者为心悸,可由外来刺激、情绪波动或劳累而诱发,时作时止,未发时一如常人;重者为怔忡,发作无时,稍劳则尤甚,全身情况较差[22]。“心荡”属于突然发作,平时无碍,一般不会危及生命,因此当属于心疾轻症的“心悸”范畴。

综上所述,“心荡”的说法可能在商代就已经出现,而具体的文字记载则始见于《左传》,其原义就是指心中跳动不安,古人认为这可能是某种不良的征兆,而并未当作疾病看待。大约在六朝至宋代,道家以“心荡”来形容心神动荡的不良状态,而同时也认识到“心荡”与疾病是存在一定关联的。“心荡”作为一个医学术语,宋以后少用,仅仅在吴语地区医著当中保留下来。所以,今天临床所见“心荡”一词,实为方言保留古语的例证,可视为中医症状术语“心悸”的别称,不可不识。

猜你喜欢
吴语心神心痛
浅析真心痛与别络痛
浅谈吴语方言生存现状及其传承保护
——以浙江地区为例
二十世纪美术钩沉·吴嘉行
吴语传播现状调查分析与传播手段的创新
小朋友绘画作品展
最短小说
心痛的感觉
老板的女儿
柴达木人的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