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新经济研究刍议

2019-07-17 12:26秦秀贞侯君邦
时代经贸 2019年20期
关键词:经济研究发展

秦秀贞 侯君邦

一、新经济释义

(一)新经济的起源

“新经济”作为一个描述经济特征的概念出现在正式出版物中的时间并不长。 新经济作为一个词语,最早出现在1966年美国商业周刊杂志中,意指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经济发展全球化发展所带来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应用以及由此实现的经济持续发展态势。追根溯源,这是基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普遍发生的经济发展“滞涨”痼疾背景下,由于信息技术革命带来了经济发展高增长、低通胀新景象,使美国等诸多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困扰多年的经济发展“滞涨”状态,由此人们赋予“新经济”含义,区别于传统的经济特征。新经济一词在我国出现时间并不长,在2014年亚洲博鳌论坛上李克强总理提到了绿色环保、互联网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新经济含义作了进一步阐述,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新经济从概念到理论再到实践,逐渐深入人心。

(二)新经济的涵义

关于新经济内涵与实质的探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概括来看,人们谈论新经济时主要是指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新经济含义的理解,笔者认为主要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是从新经济的本质上加以解释,二是从新经济的具体形态理解。从新经济的本质上来看,传统的经济要义是经世济民,经济学主要研究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价值创造的观点是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包括活劳动和物化劳动。随着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新的劳动表现形式不断出现,比如知识、资本、信息、技术、技能等,这些也是人类劳动的结晶,他们在价值创造上的贡献越来越重要,价值创造的含义从单纯的人类劳动扩充为由人类劳动衍生出来的知识、资本、信息、技术、技能等方面,经济的内涵在不断拓宽。从新经济的业态来看,随着经济发展转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业态:互联网、物联网、共享经济、智能经济等等,新经济形态超越了人们传统的时空概念,价值创造打破了传统的实现路径。

二、新时代——新经济

(一)新经济在中国兴起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意味着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呈现出新的与以往不同的历史特征。在新时代大背景下,研究、探讨、发展新经济成为我国面临的新的课题。

我国新经济概念的出现和研究是最近五年的事情。新经济业态早已在中国经济实践中产生,但新经济研究发展迟缓,直到2014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讲话中多次提到新经济问题,新经济概念才在中国得到重视。时至今日,新经济在中国已经深入人心,许多学术著作、理论文章作了深入系统研究,对新经济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路径、新经济业态等均有著述。现实经济中,创新、创业、创造成为社会共识。近几年来随着共享经济、新能源、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体系正由传统经济占主导向新旧经济融合发展、新经济占主导的趋势转变。

(二)我国新经济特征

1.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主要靠创新。我国经济发展长期以来主要靠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投入产出比过低,经济发展可持续性不强。随着人口红利的消耗殆尽和自然资源的日渐消耗,资源枯竭、环境污染问题日渐严重。经济发展的动力除了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唯一的选择就是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等,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经济、大数据等这些创新产品正为经济发展提供着持续的强大动力。

2.经济社会的发展机制主要靠共享机制。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由合作到分工、再由分工到合作的发展历程,时至今日,合作的具体形式发展为共享形式,市场经济的运行由竞争转换为共享。目前关于共享的具体形式层出不穷,诸如共享单车、共享信息、共享财务、共享生态等等不一而足。共享机制的出现不是偶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共享产生效率、共享产生效益,共享机制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3.经济发展的沟通协调机制是开放合作包容。经济发展必须打破行业界限、区域界限、国家界限,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必然需要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我国实施的“一带一路”倡议、亚投行的建设与运行等,都是沟通协调的结果,得到有关国家的高度认可与相应。开放需要合作,合作需要包容,这是发展理念的要求。清华大学胡鞍钢指出,未来谁能主导新经济?那一定是中国。这不仅因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消费体、贸易体,中国将是世界未来最大的经济体。开放与合作是世界发展的必然选择,当下个别国家基于一己之利,挑起的贸易壁垒乃至贸易战,可谓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损人不利己。这显然与世界新经济发展潮流相悖。

三、新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

我国新经济研究仍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着重应用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根据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环节的论述,社会再生产包括四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基于每个环节,开展新经济理论与应用研究。

(一)生产环节

1.产业转型升级研究。当前,我国经济进入到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新时期,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发展动力由资源消耗型向技术创新型转变。首先注重创新研究,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等,根据产业发展规律,实现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着力发展智能制造、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绿色农业等,推动产业由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保持期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利用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增加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力。为此,要着力加强优化调整产业政策研究,重点解决好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动力、载体、路径和机制等问题,多措并举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2015年11月,中央提出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三去一降一补”,实现经济的新旧动能转换,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内生新动力。总的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从三个方面助推新经济发展:一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提高创新能力,三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三个方面互为条件、彼此相关。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发展壮大新动能、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列为供给侧改革前两位任务,要求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动能。在经济发展进程中逐步调整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进而实现供给结构的深度调整和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理论研究和政策推进的重点。

(二)交换环节

商品交换历经物物交换、商品—货币—商品、批发零售发展到现在的互联网营销,交换的形式、手段、环节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子商务、共享经济、新零售等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互联网营销、线上线下成为目前市场交换的主要形式。经济全球化浪潮,“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也进入到了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浪潮之中:我国进出口金额持续增长,目前已经达到24万亿元的水平,成为世界经济体中的重要成员;经济信息化水平快速发展,互联网普及率目前以达到近60%,双十一支付宝总交易额近几年达到近2000亿元水平,2018双十一成交额2135亿破纪录,其中六成交易通过指纹、刷脸等生物信息支付完成,交易模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发展和研究新型交易模式,提高交易效能,应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三)分配环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按劳分配。劳动的含义日渐丰富,随着经济发展形态的变化,分配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由于抽象劳动的知识化、资本化、物化形态转化,全要素分配成为必然。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共享发展理念开辟了全新的共享型经济发展道路,资源共享、收入共享、财富共享、市场共享等等,共享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效率,节约了资源,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由按劳分配衍生出来的新型分配方式与分配制度将成为新经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消费环节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新的消费理念如文化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旅游消费等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国家在消费引领方面已经出台相关政策,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要求总结推广城乡居民在文化消费方面的良好工作经验和有效消费模式,把文化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与城市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两者的良性互动机制。针对新的消费理念,研究与之对应的产品供给,优化调整投资结构,为社会提供高水平的消费产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促进经济发展,也是新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

除了从社会生产环节分析新经济,我国新经济的内容与形式还可从三大产业发展体现出来。第一产业:家庭农场、土地流转,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等;第二产业:芯片、大飞机、高铁、军民融合、5G/物联网等;第三产业:电子商务、共享经济、新零售、教育养老等。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经济健康发展,这些都是新经济研究的内容。

总之,“新经济”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主导、开放包容、区别于传统基于物质基础为主导的新经济形态,是创新型、科技型、知识型、开放型、服务型经济的综合体现。为应对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大力发展高新经济产业、提高人力资本投入和高科技投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已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国家政策发展研究的重点。

猜你喜欢
经济研究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