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T影像结合肺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2019-07-16 07:51任艳苓高鹏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任艳苓 高鹏

【摘 要】 目的:总结CT影像结合肺功能检测评估COPD的临床意义。方法:按照COPD严重程度分级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0例及胸部CT影像示无异常的正常人10例分为4组,轻度组10例,中度组15例,重度组15例,及对照组10例。分组进行全肺高分辨CT检查,评估肺气肿和支气管管壁增厚的程度,分析各组影像结果,总结CT影像对比肺功能检测诊断COPD的准确率。结果:根据各组患者的影像学评分进行比较发现,轻度COPD影像多无或轻微肺气肿表现,且无或不考虑支气管壁增厚;中度COPD影像多数有LAA≥2级的肺气肿表现,不合并支气管管壁增厚或少数增厚≥1级;重度COPD多为LAA≥2级的肺气肿并有支气管管壁增厚≥1级。结论:CT影响结合肺功能检测可以精准诊断COPD,并明确病变程度分级,有利于临床诊断以及评估病变程度,便于对症治疗的开展。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胸部CT影像;肺功能测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临床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病,日久可发展成呼吸衰竭和肺心病的常见慢性疾病,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临床诊断多以肺功能测定指标诊断COPD(肺功能测定FEV1/FVC<70%,且FEV1值降低),但这种检测方法受诸多因素干扰[1]。例如医生程序操作不当、病人久病或体弱无力、病人配合程度差等都可造成检测结果异常,故影响临床诊断。本研究通过观察40例COPD患者与10例正常人胸部CT影像结果,总结出临床CT影像学诊断COPD的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及10例胸部CT影像示无异常的正常人共50例。按照COPD严重程度分级将50例研究对象分为4组,轻度组10例,中度组15例,重度组15例,及正常对照组10例。

按肺功能检测结果进行COPD分度标准:Ⅰ级(轻度):FEV1/FVC<70%,FEV1≥80%;Ⅱ级(中度):FEV1/FVC<70%,50%≤FEV1<80%;Ⅲ级(重度):FEV1/FVC<70%,FEV1<50%。

1.2 研究方法

将4组标本分别进行全肺高分辨CT检查,检查时采取最大吸气末时扫描肺尖至肺底的影像。

CT影像结果主要评估肺气肿和支气管管壁增厚的程度,各项指标均取3次计算平均值。1)肺气肿程度评分以<-950HU界定正常肺野和密度减低区的面积,各层LAA评分以双侧肺野各层LAA所占面积比进行计算:LAA<5%为0分,5%≤LAA<25%为1分,25%≤LAA<50%为2分,50%≤LAA<75%为3分,LAA≥75%为4分。根据各层分数总和评价分级:0级为0分,1级为1~3分,2级为4~6分,3级为7~9分,4级为10分以上。2)观察肺门区以外的肺亚段小气管(直径在2~4mm)评估COPD支气管管壁增厚程度分级,以支气管管壁厚度/相邻肺动脉直径为评价标准,支气管管壁增厚程度0级比值<30%,30%≤1级比值<50%,2级比值≥50%。

按照COPD影像学临床分型依据[2],根据上述两种影像学结果分为A型(LAA≤1级,无或轻微肺气肿表现,支气管管壁增厚无或不明显)、E型(LAA≥2级的肺气肿表现,不合并支气管管壁增厚)、M型(LAA≥2级的肺气肿并且有支气管管壁增厚≥1级)。

1.3 操作设备

1)肺功能检测选用德国CUSTO Vitm肺功能检测仪。检测时患者采取座位,测定项目主要为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计算FEV1/FVC。操作由同一位专业人员负责。

2)CT影像检查选用LightSpeed 16-SCT扫描机。参数设置:120kV,280mA,螺距1.375,管球旋转速度3r/s,准值10mm。阅片选用PACS工作站。操作由同一位专业人员负责。

1.4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组间计量数据用(±s)表示,选用t检验。按α=0.05的检验水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肺功能检测结果

3组COPD患者肺功能检测结果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肺功能检测结果,3组COPD患者肺功能检测结果与对照组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各组影像学分型

根据各组患者的影像学评分进行比较发现,轻度COPD影像多无或轻微肺气肿表现,且无或不考虑支气管壁增厚;中度COPD影像多数有LAA≥2级的肺气肿表现,不合并支气管管壁增厚或少数增厚≥1级;重度COPD多为LAA≥2级的肺气肿并有支气管管壁增厚≥1级。见表2。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改变主要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3]。目前临床多以肺功能检测结果诊断COPD,而不通过影像学结果,肺功能检测影响因素过多,且检查结果相对抽象,无法明确病变程度。X线片对诊断COPD价值不明显[4],因为30%以上患者X平片无法明确发现病变异常,容易错失诊断机会,随着CT影像的普遍应用,可以通过CT结果结合肺功能检测明确CODP病情评价及病变程度。齐昕等人[5]的研究表示CT影像学诊断COPD的准确率可高达95%。

本次研究总结了CT影像对比肺功能检测诊断COPD的准确率,研究发现轻度COPD影像多無或轻微肺气肿表现,且无或不考虑支气管壁增厚;中度COPD影像多数有LAA≥2级的肺气肿表现,不合并支气管管壁增厚或少数增厚≥1级;重度COPD多为LAA≥2级的肺气肿并有支气管管壁增厚≥1级。

CT影响结合肺功能检测可以精准诊断COPD,并明确病变程度分级,有利于临床诊断以及评估病变程度,便于对症治疗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刘又宁.漫话肺功能测定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8,41(09):673-674.

[2] 张武,邹殿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影像学表型的临床治疗及疗效探究[J].饮食保健,2018,05(29):247.

[3] 崔雅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研究近况[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8,39(10):1236-1240.

[4] 黄宇婷,刘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影像学表型的临床治疗及疗效探究[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6,(01):51-55.

[5] 齐昕,陈立青,王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CT影像学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05):730-731.

猜你喜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代赭石降气平喘作用的临床验证观察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剂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阻肺的疗效探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诊治分析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探析
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
有创后序贯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