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跨界衔接”学生本科阶段心理资本培育研究

2019-07-16 06:06王志贤赵雨晴缪林静
职教通讯 2019年6期
关键词:中高职心理资本积极心理学

王志贤 赵雨晴 缪林静

摘 要:中高职“跨界衔接”是一种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在中职学生向本科院校延伸与贯通的过程中,受教育模式、学习环境、人际关系圈改变的影响,其心理资本呈现出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水平偏低,韧性水平较高的复杂状态。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综合以往研究成果及实际教学经验,针对“跨界衔接”学生心理资本构建了新的培育模式,创建以独立培养方案制定、心理健康理论课程、心理健康实践课程、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以及校友偶像工程计划为主要环节的心理资本培育风火轮模型,为中高职“跨界衔接”学生心理资本培育探索提供创新方案与参考。

关键词:中高职;积极心理学;跨界衔接;心理资本;职业教育;模型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题项目“江苏省职教‘跨界衔接学生心理资本现状调研及其干预体系构建”(项目编号:2018SJSZ574);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規划青年重点自筹项目“职教‘跨界衔接学生心理资本现状及其干预研究——基于江苏省若干所本科院校的调查”(项目编号:C-b/2018/01/16);江苏理工学院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1610411827);江苏理工学院学生教育管理专项课题(项目编号:KYY18530);江苏理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KYX18027)

作者简介:王志贤,女,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9)06-0074-05

中高职“跨界衔接”主要是指职校生从职业教育向普通高等教育进行跨越与衔接的过程。这种跨界转变包含两种类型:(1)中职教育向本科教育跨界衔接。其来源有两种,分别为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考试以及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中的中本贯通项目。这类是跨界教育层次的提升。(2)高职专科向本科教育跨界衔接。其来源主要包括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中的五年制高职与普通本科5+2分段培养、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合培养,以及专升本考试选拔。这类跨界仅仅是不同教育类型之间的转换与跨越。

自2004年,美国管理学家Fred Luthans 教授等人提出“心理资本”这一新的学术概念以来,国内外学者就逐渐将该概念与相关理论引入教育领域,特别是职业教育领域。综合近年的研究成果,职校学生心理资本的相关研究可主要概括为两大类:(1)心理资本对与其他心理特质的相关分析或影响研究。如刘湘玲(2016)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职校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发现高职生积极心理资本与学习投入呈正相关,积极心理资本对学习投入有重要影响;[1]张琦,李晖(2018)采用测量法、访谈法对中职生成就动机与心理资本进行调查,发现中职生的心理资本水平对成就动机水平有一定的预测作用;[2]高强(2017)采用问卷法对高职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心理资本对于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3](2)职校学生心理资本的现状与干预研究。这类研究又分为两种:一是针对某种特殊类型职校学生,如赵娟(2016)针对高职体育生进行心理资本现状调查研究,并对高职体育生心理资本的开发提出了一定的建议;[4]二是不同心理资本干预方法研究,如张硕(2017)探究心理情景剧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法来对高职院校贫困新生心理资本水平。[5]

经检索发现,针对职校学生心理资本的干预方法探索并不多,有效的特色方法也寥寥无几。截至目前,还未检索到针对中高职“跨界衔接”型学生在本科阶段时的心理资本培育相关研究。此类特殊学生群体实现跨界后在本科学习阶段的心理资本处于待开发、待研究状态。

一、中高职“跨界衔接”学生心理资本特点

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所具备的一类积极心理状态,其具体表现分为自我效能(自信)、乐观、希望以及心理韧性这四个维度。[6]结合中高职“跨界衔接”学生的特殊性质与特点,其心理资本各维度与统招生源学生相比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与独特性。

(一)自我认识模糊,自我效能感低

高校学生主体为统招生源学生,与其相比,中高职“跨界衔接”学生属于相对特殊的少数人群。从职校到普通高等学校的转换,不仅仅是教育类别发生了改变,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学习要求、人际关系都有所改变,重新适应与习惯新环境,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在原本的中高职院校中他们可能属于佼佼者,但在普通高校中,由于知识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低,可能导致其对新知识的接受难度加大、学习成绩落后。在前后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他们会出现自我认识偏差、自我效能感偏低的困扰。在高校,他们需要对自我进行重新认识,重建自信心,以增强自我效能感。

(二)失败体验较多,乐观维度偏低

与经历过高中三年高压式训练的统招生相比,中高职“跨界衔接”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一般,在高校学习过程中适应过程比统招生更为漫长与艰难,因此,他们的成绩普遍较低,毕业率与学位授予率也普遍偏低。对于他们来说,在高校的学习过程就是一段不停“与”或者“被与”统招生相比较的过程,在这个并不愉快自在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更多的困难、体验更多的失败,多次不尽如人意的结果会给其带来对事实进行积极归因能力降低的后果,即个人乐观看待事物的能力逐渐减弱。

(三)学习能力薄弱,希望水平略低

希望是指坚持目标,为了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重新选择实现目标的路线。相比于“根正苗红”的统招生,中高职“跨界衔接”学生,没有经历过高中三年的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的扎实培养,学习能力相对薄弱、学习习惯相对较差,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为了实现目标较难在必要时重新选择实现目标的正确路线。这也就是说,他们的希望水平相比较而言较为低下。

(四)学习经历复杂,心理韧性较强

心理韧性是指遇到难题与困境时,能够坚持、很快恢复和采取迂回途径来取得成功的能力。作为能成功实现“跨界衔接”的中高职学生来说,都有较强的心理韧性。原因在于,他们在中考或高考中都曾经历过失败,在起跑线上可能已慢了一拍甚至几拍。但他们在自己的坚持与努力下,成功超越职校其他学生而顺利跨入普通高等学校,实现了“跨界衔接”。与统招生相比,其学习经历是复杂的,是充满荆棘与坎坷的,但是这些同时也能赋予他们更强的心理韧性。

二、积极心理学概述

追根溯源,积极心理学虽只有短暂的历史却有着漫长的过去。在西方雅典的哲学家以及东方的孔子、老子等著作里,都可以找到与当今积极心理学家们所提出的同样的问题,如“什么是美好的生活”“快乐的意义是什么”等。在此之后,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心理学家们开始对天才和潜能产生兴趣而提出了一些理论与观点,如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基于健康理念的早期干预计划、尼尔乌托邦式的教育等,这些都为积极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至今,仍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积极心理学就是源自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由其派生出来的产物。

1998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马丁·赛里格曼正式提出了“积极心理学”一词,积极心理学由此产生。积极心理学从一个新的视角解读心理学,它秉承乐观的精神态度,以人的积极的精力、良好的目标和美德为主要研究方向,倡导人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诠释人们的行为,并激起人们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尽可能地挖掘潜能,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7]它认为,心理学不仅能协助人们了解如何在“逆境”中生存和成长,更能帮助那些在一般状态下学会如何建立高标准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人。[8]

2000年,赛里格曼和契克岑特米哈伊在《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提出其主要研究范畴:在主观层面上,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类积极情绪体验,包含对从前的幸福感和满足、对当今的幸福流和快感以及对将来的希望和乐观等;在个人层面上,积极心理学研究积极的个人特点,囊括积极的人格、创造性、心理韧性、冒险精神、能力、勇气等;在团体层面上,积极心理学研究积极组织体系的建设,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公司等。[9]

积极心理学以培育人的积极品质为研究方向,主张对问题做出积极归因,重点挖掘每个人的积极力量,这些积极品质与积极力量是指独立性、冒险精神、乐观、自信、心理韧性等,其与心理资本的各维度几乎一一对应。因此,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构建职校“跨界衔接”学生心理资本培育体系更具针对性与有效性。

三、积极心理学指导下中高职“跨界衔接”学生心理资本培育体系构建

基于积极心理学构建中高职“跨界衔接”学生心理资本培育体系的最优方案应当在现有基础上,充分利用教育实践资源,创建一套高效、便捷的培育体系。

(一)教育对象

积极心理学与以往心理学派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以一种更加开放和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受众对象自身的潜力、动机和能力,通过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与探讨,关注其成長与发展。因而,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中高职“跨界衔接”学生心理资本培育体系的教育对象应当是每一位已在本科院校进行学习的中高职“跨界衔接”学生。

(二)教育目标

积极心理学最终目标为最大限度地培养人的积极品质、发挥人的积极力量、挖掘人的积极潜能,帮助人实现健康幸福生活。在该理论指导下,相应地,中高职“跨界衔接”学生心理资本培育体系的教育目标应当为:(1)挖掘积极潜能。该积极潜能应当理解为可以帮助教育对象自我提升自己心理资本各维度的潜在能力。(2)提升心理资本。提升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自信)、乐观、希望以及心理韧性各个维度水平值。

(三)教育内容

根据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应当有相应匹配:(1)积极潜能。该教育内容的主体应该为努力挖掘与发挥中高职“跨界衔接”学生提升心理资本各维度的能力。(2)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是指人对自己是否能成功进行某项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也叫自我效能感,也可类比为自信心,也可以理解为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3)乐观态度。乐观即对事物的积极归因能力与态度。(4)希望水平。希望也叫期望、盼望,希望水平,是指期望达到某种目的或实现某种目标的程度与强度。(5)心理韧性。心理韧性是指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的承受能力以及重振旗鼓的能力。结合中高职“跨界衔接”学生心理资本的特点,该体系的教育内容重点应当聚焦于前四个版块。

(四)教学队伍

贯串现有资源,该体系的最佳教学队伍由三个部分人员有机组成,分别为:专业心理教师、心理辅导员、同伴教育宣讲员,三者互相促进,互相协作,有机结合。其中,专业心理教师为学校固定的心理学教师;心理辅导员为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或者重点进修心理学知识的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辅导员;同伴教育宣讲员是指经过专业培训后持证上岗的具备心理健康教育与宣传能力的大学生。

(五)教育模型

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结合当前高校已有课程与活动资源,笔者尝试构建如图1所示的中高职“跨界衔接”学生心理资本培育风火轮模型,该模型由五大旋转轮有机结合而成,分别为独立培养方案制定、心理健康理论课程、心理健康实践课程、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以及校友偶像工程计划这五大转轮共同对教育对象——中高职“跨界衔接”学生产生交互作用。

1.独立培养方案制定。中高职“跨界衔接”学生之所以在高校中自信度偏低、乐观度下降以及希望水平不够等问题,主要原因来自两个方面:(1)其与高校学生主体——统招生相比,学习习惯以及学习能力相对较低;(2)面对高校面向所有学生制定的培养方案要求,他们自感无法达到。因此,从高校教学方面来说,应当针对这类学习进行调研分析,对他们制定独立的培养方案与计划,为其量身定制合适的教学与毕业要求,以帮助其重建自信、重塑乐观、提高希望水平。

2.心理健康理论课程。就这方面来说,可以考虑将这类学生单独开班授课,以便于针对其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课程,适当多增加有关积极潜力开发、自信培养、提升乐观、提高希望水平等方面的教学内容。

3.心理健康实践课程。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建议将中高职“跨界衔接”学生与统招生混合开班开展教学,并在教学实践活动环节中渗透心理资本各维度的相应教学内容。如此安排的目的在于,一方面,帮助这些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进一步加深理解和促进提升;另一方面,通过与统招生一起开展实践活动来达到互相加深了解和促进学习的效果。

4.社会实践活动锻炼。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包括预就业、预创业、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或比赛等。这些锻炼过程中,需要强调指导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的专业、心理等各个方面的指导与咨询,以帮助他们在锻炼过程中体验到不同情形时学会如何冷静、顺利面对的技能和方法,以此来帮助他们提升其自我效能、乐观、希望以及心理韧性水平。

5.校友偶像工程计划。此处的校友仅指中高职“跨界衔接”型毕业生,高校可以专门成立这类学生的校友会,从中选取优秀典型,根据就业、创业、升学等各种类型进行偶像打造工程,并定期邀请这些优秀校友偶像回校给在校的“跨界衔接”学生做讲座、开沙龙,也可以通过他们联系公司或单位,安排在校“跨界衔接”学生提前进行预就业与预创业,甚至可以去更高学府进行提前感受与学习。通过校友偶像工程计划,可以为他们树立正向榜样,有助于提升其实现目标的自信心与对实现梦想的期待,也就是希望水平。

在整个风火轮模型中的五大旋转轮都具有自转与公转,自转即各自独立运行,公转是指五者互相合作,互相促进,且围绕教育对象共同产生教育提升作用,这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不可分割。

参考文献:

[1] 刘湘玲.高职生积极心理资本与学习投入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8):1181-1185.

[2] 张琦,李晖.中职生成就动机与心理资本现状及关系研究[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8(9):70-73.

[3] 高强.高职院校教育环境下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知识经济,2017(17):169-170.

[4] 趙娟.高职体育生心理资本现状调查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16(2):127-130.

[5] 张硕.基于心理情景剧提升高职院校贫困新生心理资本的效果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5):111-113.

[6] 王志贤.基于心理资本理论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路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6(2):59-61.

[7] 仇志海.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2(9):53-54,61.

[8] 段鑫星.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视野[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6.

[9] 秦红芳.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贫困生”健康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9(6):153-155.

Abstract: The "cross-border linking"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n educational pattern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skilled tal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ety. In the process of extension and penetration from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their psychological capital, influenced by the change of education pattern, academic environment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presents a complex state which contains low self-efficacy, low optimism, low hope and high resilienc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ositive psychology, combining previous research achievement and practical teaching experience,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new cultivation model for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apital of "cross-border linking", and establishes a psychological capital cultivation hot wheel model contains independent cultivation program formulation, mental health theory courses, mental health practice courses, social practice exercise and alumni idol project plan , to provide innovative programs and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for students of "cross-border linking" i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positive psychology; cross-border linking; psychological capital; vocational education; model

[责任编辑 李 漪]

猜你喜欢
中高职心理资本积极心理学
知识型员工心理资本提升策略研究
素质拓展与贫困生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
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心理资本问题探析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应用研究
中高职业英语教学大纲对比与衔接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中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