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定点扶贫历程简述

2019-07-16 10:31董晋斌
青年时代 2019年18期
关键词:扶贫贫困县

董晋斌

摘 要: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是党中央确定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之一,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党的庄严承诺。我国自开展扶贫工作以来,已有7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其中定点扶贫工作成效积极。我国的扶贫工作特别是定点扶贫工作经过了怎样的历程,能取得如此的成就,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经过系统整理,形成该文以供参阅。

关键词:扶贫;定点扶贫;贫困县

一、引言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是党的重要使命。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是党中央确定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之一。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党的庄严承诺。随着扶贫工作的持续不断推进,我国的扶贫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现已形成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东西部协作和党政机关、部队、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定点扶贫的大扶贫格局。开展定点扶贫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定点扶贫相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履行责任,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二、定点扶贫历程

纵观我国的扶贫历程,总体可分为五个阶段,定点扶贫从1986年开始,存在于四个重要阶段,每个阶段的扶贫方针、政策、措施紧密结合当时的国情民情,并逐步走向完善。

第一阶段是1986年以前。1986年以前,我国政府主要采取救济的方式,为极度贫困的人口提供现金、粮食、衣物等生活救济物资。当时我国没有形成相应的扶贫组织体系,扶贫政策不完善。在此期间,一些与农村工作关系比较密切的政府部门,如农业部、林业部、水利部和科技部等,已开始介入扶贫活动,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和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推动扶贫。

第二階段是1986年至1993年。1986年我国成立了第一个专门的扶贫机构——国务院贫困地区开发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下设的办公室(简称扶贫办)处理。扶贫办随后确定了区域性开发式扶贫的战略,各地方政府成立了扶贫办。国家划定了258个国家级贫困县。我国的定点扶贫工作自此开始,最初是由科技、农业、林业、地质矿产等10个部委分别在全国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选定一个区域作为联系点开展定点扶贫。1987年,国务院召开第一次中央、国家机关定点扶贫工作会议,此后,定点扶贫成为我国政府下达的一项政治任务。到1993年底,我国已经有81个中央部委和中央企事业单位参与定点扶贫工作。

第三阶段是1994年至2000年。1994年4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个有明确目标、对象、措施和期限的扶贫纲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其重要目标是到二十世纪末(用7年时间)基本解决(800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提出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及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都应与贫困县定点挂钩扶贫,一定几年不变,不脱贫不脱钩。同期,国家在原有基础上重新划定592个国家级贫困县。

第四阶段是2001年至2010年。2001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目标是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状况,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提出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都要继续坚持定点联系、帮助贫困地区或贫困乡村;有条件有能力的,要结合干部的培养和锻炼继续选派干部蹲点扶贫。至2002年,国家确定了272个中央部委和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48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0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提出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人民团体、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国有控股金融机构、国家重点科研院校、军队和武警部队,均应参加定点扶贫工作,承担相应的定点扶贫任务,并提出定期选派德才兼备、具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优秀中青年干部赴定点扶贫地区挂职扶贫。

第五阶段是2011年至2020年。2011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其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扶贫对象聚焦于扶贫标准以下具备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建立健全扶贫对象识别机制,做好建档立卡工作,实行动态管理,确保扶贫对象得到有效扶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扶贫投入,创新扶贫方式,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确保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坚持“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通过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健全东西部协作和定点扶贫机制、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建立贫困县贫困户退出机制,精准解决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具体问题,切实推进贫困县退出,完成重要使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人民团体、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国有控股金融机构、国家重点科研院校、军队和武警部队要积极参加定点扶贫,承担相应的定点扶贫任务,并提出各定点扶贫单位要定期选派优秀中青年干部挂职扶贫。2012年11月,国务院扶贫办、中组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新一轮中央、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确定了新一轮定点扶贫结对关系,第一次实现了定点扶贫工作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全覆盖,并要求选派德才兼备的优秀中青年干部赴定点扶贫地区挂职扶贫。2015年8月,国务院扶贫办、中组部等九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对定点扶贫结对关系进行了局部调整,调整后参与定点扶贫的中央、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共320个,帮扶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并要求选派优秀干部赴定点扶贫县挂职,可担任县委或县政府副职,分管或协助分管扶贫工作,不占领导班子职数,定期轮换,轮换时间一般为1-3年。2017年8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考核办法(试行)》,从帮扶成效、组织领导、选派干部、督促检查、基层满意情况、工作创新六个方面对包含中央企业在内的中央单位实施年度考核,确保了中央单位开展定点扶贫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三、结语

我国开展定点扶贫工作至今已30多年,定点扶贫相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讲政治,讲责任,向对口帮扶县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对口帮扶贫困县在基础设施、教育卫生、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获得了支持,定点扶贫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随着时间的推移,定点扶贫的模式与路径得到不断创新,经验和做法得到不断推广,定点扶贫成效也将不断彰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229-231.

[2]魏宁.政府部门定点扶贫模式探析——以山西省公路局定点扶贫石楼县为例[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9:17-25.

[3]刘青山.央企精准扶贫路径[J].国资报告,2017(10):38-46.

猜你喜欢
扶贫贫困县
山西省58个贫困县产品将陆续走进84所高校
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云南宣布31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山西已实现41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阿勒泰市就业扶贫问题及对策研究
证监会“扶贫”
海南:“智力扶贫”破贫困县人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