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球视野下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党支部建设创新点的思考

2019-07-16 10:31刘东宇许卓
青年时代 2019年18期
关键词:学习型创新

刘东宇 许卓

摘 要:我党在高校最基层的组织即为高校学生党支部,高校学生党支部是我党在高校实施管理工作从而实现思想育人的基础。全球化的发展使外语专业成为热门学科,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外语专业学生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外国语言文化,这必然导致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与其他专业大有不同。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国内教育正呈现国际化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积极思考并探索外语专业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创新点,创建“自我学习型”党组织,对各大高校培养外语类复合型人才非常重要。本文从我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党支部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外语专业学生党支部的特殊点、建设“自我学习型”党支部的紧迫性,同时还结合了各大高校外语专业、各大外国语大学学生党支部建设中的一些先进做法和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开展外语专业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党支部;学习型;创新

我党在高等院校内部设立的最基础层级的组织架构即为高校学生党支部,高校学生党支部是高校专门针对大学生群体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基础阵地。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支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开展外语专业学生党支部工作对于落实高校党支部总体指导方针、培养外语专业学生优秀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按照国际化发展的要求和目标对外语专业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工作进行创新至关重要。

一、外语专业学生党支部的特殊点

和其他专业相比,外语专业具有显著特征:学生在学习外语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国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对比不同国家的管理机制、风俗习惯、文化底蕴、历史沿革的过程中,尤其涉及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卓越发展、日本等国家蓄意否定历史行为时,可能产生政治迷失、信仰缺失等心理问题。这些显著特征使得外语专业学生党支部的工作开展具有如下特殊性:

第一,在学习外语时,不同的思维模式会冲击学生的心理,使得学生的在道德观念、科学观念、法制观念、处世哲学方面有失偏颇;世界各国社会文化的多样性也导致学生在思想上出现叛逆,一味盲目地学习西方国家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从而使学生产生消極情绪,最终使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加大。

第二,外语专业学生党支部建设缺乏创新,无法体现外语特色。现如今,我国外语专业党支部开展的活动大多与其他专业无异,仅有几所高校开展与外语有关的支部活动,这使得“自我学习型”支部建设无法付诸实施,学生的思想困惑无法得以解决。

二、建设“自我学习型”外语专业学生党支部的紧迫性

“学习型组织”这一企业管理概念,由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这一著作中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映入人们的眼帘,其含义为企业在面临变化多端、难以预测的外部环境时,应致力于建立精明干练、终身学习、高度团结、可持续发展的组织,以维持市场竞争力。其核心理念为创新与成长,即对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创新、组织和团队成员的成长。对学生思想的进行教育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创建“自我学习型”外语专业学生党支部,对于完成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各专业党支部都致力于培养外语学子良好的政治素养和崇高的道德品质,鉴于外语专业学生党支部的特殊性,外语学子需成为在思想和知识领域均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建立“自我学习型”外语专业学生党支部在实现这一目标方面至关重要;其次,“自我学习型”外语专业学生党支部的创建能勉励学生党员,使其养成终身学习的自我意识,使其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显著提高,促进其政治理论学习与专业知识学习的结合和提升,从而实现党支部和个人共同可持续发展。

三、有效开展外语专业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的创新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国家兴旺发达的灵魂和动力。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最为深刻的民族精神。“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而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建设并创新“自我学习型” 外语专业学生党支部,笔者认为,应将外语专业学习和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将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将社会实践和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

第一,将外语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对外语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国际意识、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因此,党建工作应将这些新的要求付诸实施。

在党建工作中,“党课”形式虽古老,但仍有创新空间。首先,可将党课融入形势报告。上文提到“培养国际意识”是对外语专业人才的新要求,研读形势报告是培养国际意识的一大方法。支部可组织党员参加形势政策报告会,把握国内国际形势,结合报告内容谈体会,并尝试将报告译为专业语言,再与官方译文对比,在学习国际形势的同时,提高专业水平;其次,可将党课融入竞赛。例如,以党课主题的英文演讲比赛、辩论赛、征文等竞赛不仅可以使支部成员学习党课,更可以锻炼英语表达能力。

第二,将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传统文化丰富且历史悠久,毋庸置疑,这一特点也成为了我国向海外传播独特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主题的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曾强调,中华儿女应认真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使其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动力。有鉴于此,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党支部建设应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使学生学习的语言成为沟通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桥梁。

以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学生党支部为例,其在支部建设过程中注重引导全体党员牢记责任,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搭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该支部通过微视频、多语种德文网站等多种形式向中外德语学习爱好者传播中华文化、展现中国韵味。

1.传统文化典籍微视频。该支部曾于2017年开展《中国典籍》读书活动,在此基础上对经典篇章创作多语种的微视频近40个,其中涉及《老子》、《庄子》,《论语》等。创作过程中,支部学生不仅展示了所学专业的扎实功底,用德语或英语讲述典籍中的故事;

2.文化访谈。该党支部曾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在活动中着力提升大学生党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文化自信,并鼓励学生身体力行,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建设者和践行者。该支部于2017年秋季开展了以“寻访德语系文化记忆”为主题的采访老党员活动,探访老党员、老干部对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与历史记忆,寻找他们身边的故事。该支部学生还将对老党员的采访稿件翻译成德文版采访纪要发表在德语网站上。

第三,将社会实践和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党员体会国情、体验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窗口;是帮助大学生党员树立自我意识的平台;是大学生党员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枢纽。社会实践对于外语专业学生来说是也是必不可少的,但社会实践形式可进行创新。

首先,党支部可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不仅限于支教、助学等活动,还可延伸至大型会议现场的志愿者,以语言服务为特色,立足志愿精神,切实做好实践先锋行动,做合格党员。如在大连和天津举办的达沃斯论坛、在浙江乌镇举行的互联网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的G20峰会等等。如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曾组织支部学生担任2016年在杭州举办的G20峰会志愿者、2017年在乌镇举办的第四届互联网大会,在为党服务的过程中积累专业知识。

其次,外语专业学生党支部可组织学生自愿成立志愿者社会团体,并在其内部成立党支部。如南昌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曾于2017年4月成立网络媒体平台 “Voice of US” ——“外院之声”外文广播站,给外语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国际新闻和全球化的窗口,也为非外语专业但热爱外语的广大学生提供了练习外语听力和口语的平台。该广播站的特点为广播内容与红色文化相结合,广播内容包含中国红色文化赏析,爱国主义人物简介,发扬主旋律,推进广大同学的思想道德建设;并且开设十九大专题播报,在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将会议内容以外语播报的形式持续报道数周,通过外语交流的形式帮助广大学生熟悉十九大精神和宗旨。

参考文献:

[1]中军.浅谈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思路[D].江西:江西陶瓷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2]趙薇,雷明珍.外语专业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和思考[J].成功(教育),2013.01.08.

[3]学习型组织[EB/OL].MBA智库百科.

[4]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EB/OL].中华文明网.

[5]中国青年的国际表达——全球化视野下外语专业学生的使命与责任[EB/OL].支部风采,第二届全国高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活动,2017.11.29,上海市.

[6]架起语言桥梁,讲好中国故事——外国语学院学生第二十四支部[EB/OL].支部风采,第二届全国高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活动,2017.11.29,浙江省.

[7]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精神,不忘初心,青春筑梦[EB/OL].支部风采,第二届全国高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活动,2017.11.30,江西省.

猜你喜欢
学习型创新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
新时期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建设学习型关工委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