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第一次听说粮食工程时,会默认它是种地的,即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土专业”。
不得不说粮食工程确实冷门,全国只有11所院校开设,也难怪会被人误解。但实际上,这個专业与种地无关,它研究的是粮食从收获以后到餐桌前的过程。比如稻谷收割后,是摊在地面暴晒好,还是用设备烘干高效?总之,不同于袁隆平爷爷的研究,粮食工程恰好与“土”没有直接的联系。
粮食工程的课程也逃不出数理化的范围,不同的地方在于,这个专业的研究对象是谷物和谷物制品。相对应的,谷物化学与品质、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通风除尘与物料输送等,凡是关于谷物的特性、加工,相关设备设施的设计、使用等方面的内容,都是重要的专业课程。
如果有机会实地参观小麦加工厂,相信你就能明白为什么专业核心课程会这样设置了。在工厂里,你会看到原粮如何从卸粮坑通过圆筒进行初筛;在清理工段你有机会见识去石机、打麦机、振动筛等功能各异、相互配合的机器;制粉阶段则可以重点关注配粉包装,配粉包装简单理解就是通过混合不同种类的面粉,添加改良剂,获得可以做面包、烧饼等不同食品的面粉,这对面粉精度的要求非常高。如果你参观的工厂恰好是电脑控制精确配粉,相信你一定会感慨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最让人意外的当属“金工实习”课程了。粮食工程的金工实习和机械类专业的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去车间里磨一把小锤子,加工一些小件金属工艺品。不过这个课程的目的并非是做个锤子送给男朋友或女朋友,而是提高你的动手能力,好玩的同时还能让自己受益匪浅,可谓性价比极高了。
粮食工程虽然冷门,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到一日三餐,大到影响当今世界稳定与和平的“粮食危机”,都离不开粮食工程。比如储备粮以及军粮的问题,就一直备受国家重视。
不少“心怀天下”或者有科研梦的人,都会选择继续深造。研究虽然辛苦,但有所成就时,常常能造福整个国家。比如粮食工程专业学科带头人卞科教授,他主持的小麦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该研究成果获得2014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一等奖,这个标准的颁布实施每年能为我们国家节约小麦进口费用两亿多元。
如果毕业后想直接就业,粮油食品、饲料加工、淀粉加工、粮油仓储企业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工作岗位类型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行政、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工程设计等都可以考虑;粮食流通与质检工作也是比较受欢迎的,外贸、商检、海关等部门可以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