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出现ALT一过性升高的临床意义

2019-07-16 08:29赵晶晶韩方正
肝脏 2019年6期
关键词:过性基线抗病毒

赵晶晶 韩方正

我国属HBV感染高流行区,一般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7.18%[1-3]。干扰素(interferon,IFN)和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s,NA]是目前普遍应用的两大类抗病毒药物[4]。随着抗病毒药物的广泛应用,部分患者在应用早期常伴有一过性的ALT升高,而病毒学应答一般较好。对于此方面的研究多见于IFN治疗的患者中,对恩替卡韦(entecavir,ETV)治疗的研究较少。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及随访的 ETV初治的CHB患者86例,患者均经过 2年持续ETV治疗。ETV治疗早期出现ALT一过性升高28例,未出现ALT升高58例。纳入标准:①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诊断标准[3];②HBeAg阳性;③HBsAg阳性≥6个月;④血清ALT>2×ULN(持续或间断3~6个月);⑤血清HBV DNA >20 000 IU/mL;⑥ETV单药治疗;⑦资料齐全。排除标准:① 合并其他嗜肝病毒感染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② 合并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及遗传代谢性肝病;③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者、原发性肝癌、妊娠、合并恶性肿瘤及重要器官严重疾病等; ④近6个月内使用过免疫调节药物或激素。

二、研究方法

搜集患者治疗前基线 ALT、HBsAg 、HBV DNA水平,及治疗24、48、96周患者ALT、HBsAg水平,HBeAg和HBV DNA转阴情况,将治疗早期出现ALT一过性升高的归为A组,未出现升高的归为B组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差异。A组患者排除由其他原因(如饮酒、感染、合并其他肝炎等)引起的ALT一过性升高,随后都给予还原性谷胱甘肽、复方甘草酸苷等常规护肝药物治疗,同时继续服用ETV。治疗中ALT一过性升高:ETV治疗2周~6个月内,ALT降至2×ULN以下或正常后再次出现ALT升高>2×ULN,且升高的ALT通常在4周内恢复正常。HBsAg下降幅度:治疗前HBsAg水平与治疗后各时间段HBsAg水平的差值;HBV DNA转阴: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

采用Beckman Coulter 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采用美国Abbott I2000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HBsAg水平,检测范围0.05~250 IU/mL,>250 IU/mL时采用1∶500自动化稀释检测;HBV DNA检测采用上海科华生物公司荧光定量PCR,检测下限为500 IU/mL。

三、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PSS22.0软件;基线HBV DNA水平、HBsAg浓度经对数转换。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患者基线资料

86例CHB 患者中,A组:男22例,女6例,年龄 (41.8±10.9)岁 ,基线ALT 106.00(71.00,289.83),基线HBsAg(4.02±0.51)lg IU/mL ,基线 HBV DNA(7.16±0.77)lg IU/mL。B组:男48例,女10例,年龄 (41.4±10.1 )岁 ,基线ALT 170.50(113.75,356.50),基线HBsAg(3.92±0.51)lg IU/mL,基线 HBV DNA(6.89±1.11)lg IU/mL。

二、ETV治疗后各指标的变化情况

治疗24周,A组HBV DNA转阴率明显高于B组(P=0.040),A组HBsAg下降幅度明显高于B组(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48周,A组HBV DNA转阴率明显高于B组(P=0.028),A组HBsAg下降幅度明显高于B组(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96周,A组HBsAg下降幅度明显高于B组(P=0.009),A组HBsAg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余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均较前明显改善。两组患者均表现为病毒学应答,未出现治疗中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血清学转换。

讨 论

抗病毒治疗是否取得持续应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治疗前和治疗期间的免疫状态,即处于免疫清除期的应答率[1]。研究报道,抗病毒治疗期间出现ALT升高,病毒载量快速下降,致特异性T细胞反应短暂恢复,特别是在治疗的早期阶段,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免疫清除期的应答率[5-7]。

表1 治疗后各时间段两组疗效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ALT升高组与未升高组在治疗后不同时间段ALT的复常率均无明显差异,说明升高组ALT在常规保肝药物及ETV的作用下可在短期内快速下降,但在ALT升高后若未能服用常规保肝药物或者自行停用ETV,有可能因免疫活性的激活导致ALT下降缓慢。

治疗24、48周时,ALT升高组HBV DNA转阴率明显高于未升高组,提示升高组患者对HBV DNA的抑制作用更强,能更快促进HBV DNA的转阴。这可能是由于,一方面ETV本身对HBV DNA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免疫激活增强了机体免疫力,进一步促进了HBV DNA的清除。黄文琪等[7]报道,抗病毒治疗早期在大幅度降低HBV DNA和HBsAg水平的同时,可使长期处于HBV低反应状态下的T淋巴细胞功能得以恢复,CD4+T细胞的反应迅速而短暂,使机体短期内对于HBV的免疫反应更为明显,从而出现ALT一过性升高甚至反弹,加速了HBV的清除。

治疗24、48、96周,升高组HBsAg下降幅度均明显高于未升高组。96周时,升高组HBsAg水平明显低于未升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推测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升高组HBsAg水平的下降幅度更快,达到HBsAg血清学转换的时间会更短。Jeng等[8]证实,在ETV或替诺福韦治疗≥2 年的患者中,治疗期间ALT增高的患者 HBsAg下降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HBsAg 血清学转换率高于正常对照组。本研究选取的患者病程较短,尚未观察到HBsAg 的血清学转换。

综上所述,在ETV治疗早期出现ALT一过性升高者,可能促进了HBV DNA的清除及HBsAg的下降,甚至HBsAg的血清学转换。同时,这类患者在ALT升高后,应适当服用常规保肝药物,切勿停用抗病毒药物,防止病情急性加重。但是本研究也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①为单中心的回顾性分析研究;②样本量相对较小,被研究者的治疗疗程相对较短,未观察到血清学转换;③受样本量的限制,未能按ALT升高的范围值进行分组。因此尚需进行长疗程、大规模、多中心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来进一步验证,抗病毒治疗早期出现ALT一过性升高的免疫机制尚需进一步论证。

猜你喜欢
过性基线抗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一例牛一过性荨麻疹疾病的调查报告
航天技术与甚长基线阵的结合探索
抗病毒药今天忘吃了,明天要多吃一片吗?
一种SINS/超短基线组合定位系统安装误差标定算法
一种改进的干涉仪测向基线设计方法
动态心电图一过性U波倒置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3种常用抗病毒中药注射剂的配伍观察
技术状态管理——对基线更改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