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复极综合征心电图变化以及临床鉴别方法

2019-07-16 07:56:48王凌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9期
关键词:导联胸痛螺旋

王凌

早期复极综合征是正常心电图变异,常发生在青壮年男性中,在健康人群中发病率在1%~9%之间,以男性较为常见,男性发病率近年来逐渐增长,高于女性发病率,该疾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1]。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大多数均无显著症状,少部分患者以心悸、胸闷、胸痛作为主要症状表现,心电图表现为T波高耸以及ST段抬高,与急性心包炎、变异型心绞痛等器质性心脏病图形相似,易导致误诊情况发生,从而使患者病情受到影响,同时也导致患者预后受到严重影响[2]。因此,对早期复极综合征心电图变化特点及临床鉴别方法进行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共10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2月—2018年2月。年龄在30~50岁之间,平均年龄均(40.21±1.15)岁,30例为女性,70例为男性。

1.2 方法

使用医院提供的12导联全自动心电图机对患者平卧位12导联心电图进行记录,其中35例进行平板运动试验、30例进行下蹲试验、25例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10例实施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于有症状但是心电图无法肯定为早期复极综合征者,对其实施心肌酶学检查和心脏超声检查,在首次心电图后1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复查患者心电图无动态改变[3]。

早期复极综合征诊断标准:(1)胸前导联或者导联ST段向上抬高;(2)出现J波;(3)上述心电图改变多年不变、但是过度换气或者运动使ST段回到基线;(4)相应导联双肢对称、T波高耸[4]。

1.3 观察指标

分析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变化特点,分析25例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胸痛情况。

2 结果

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100例均为窦性心律、心率46~80次/分钟,无杂音、心音强、患者两肺未出现干湿啰音,平静心电图特点为患者ST段导联向下抬高0.1~0.4mV,主要表现在胸前导联、Ⅲ、Ⅱ,以V2直至V4较为明显,其伴有对称T波,无ST-T动态衍变。35例在外院进行平板运动试验后有28例患者随着自身心率增快、ST段呈现逐渐回落,T波振幅也降低直至正常水平,早期复极综合征心电图症状消失、运动前存在的心悸、胸痛、胸闷等症状在过程中消失,其中7例患者ST段降低直至等电位线以下,呈现下斜型或者水平型,持续1~2 min、10 min后恢复运动前状态。30例患者实施下蹲试验后、ST段降低直至等电位线;10例患者实施超声心动图检查后显示患者心脏大小和心脏结构正常,其中20%疑似急性心肌梗死,25例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后,其中单支血管狭窄70%有6例,其他的患者自身冠状动脉正常,上述6例患者为男性,均伴有饮酒吸烟史,年龄在40岁以上,均伴有头晕、胸闷、胸痛等症状,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患者心肌酶学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在正常范围内,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胸痛各项情况见表1所示。

表1 分析25例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胸痛情况

3 讨论

早期复极综合征发病机制可能和以下因素密切相关:(1)和人体先天性心脏电生理传导途径密切相关,可能存在异常结间束传导和某种异常房室传导;(2)和人体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密切相关[5];(3)和人体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相关。而在100例患者中,心电图ST段凹面均向上抬高,部分可见胸导、肢导同时抬高,而抬高ST段和高耸直立T波并存,运动试验中,大部分患者均恢复等电位线[6]。

对于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主要根据心电图,当伴有胸闷、胸痛症状时应和以下的心脏急症进行鉴别:(1)变异性心绞痛:变异性心绞痛在发作时,心电图ST段抬高见于患者部分导联、缓解后的ST-T均恢复正常、ST段抬高不明显[7];(2)急性心包炎:其ST段抬高普遍导联和低电压共同存在,早期复极综合征部分导联抬高、而急性心包炎均伴有心脏填塞症状,进行心脏听诊过程中具有心包摩擦音[8];(3)超急性心肌梗死:以ST-T动态衍变作为表现,数个小时后可发生ST段逐渐下降、病理性Q波[9];(4)心室壁瘤:心室壁瘤常见老年人中,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无心肌梗死病史,多为青壮年,可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或者心脏超声进一步鉴别诊断[10]。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各项症状应和临床其他疾病进行鉴别,在病例中大部分患者伴有心悸、胸闷、心前区疼痛情况,其中20%疑似急性心肌梗死,25例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测,其中6例患者存在单支血管狭窄70%,从而使诊断带来较大困难[11],而实施运动试验后其ST段降低直至基线下,尤其是年龄>45岁的患者,伴有吸烟、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高血脂以及高血压患者,应早期高度警惕有无早期复极综合征合并冠心病,应早期对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从而明确患者疾病,不能由于ST段改变和胸痛将其误诊成为器质性心脏病,若患者心电图具有ST段抬高情况,应对患者病史进行详细询问,对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观察患者心电图动态变化。同时运动试验也是诊断早期复极综合征较为灵敏的方式,在鉴别诊断中十分重要[12-13]。

综上所述,早期复极综合征以男性较为常见,由于胸痛为首发症状,常被误诊为心包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应结合心电图动态进行鉴别。

猜你喜欢
导联胸痛螺旋
关于《心电图动态演变为Aslanger 样心肌梗死1 例》的商榷
旋风“螺旋丸”
有些胸痛会猝死
祝您健康(2018年11期)2018-11-13 04:36:54
螺旋变变变
aVR导联ST段改变对不同冠脉血管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
aVR导联及其特殊位置对冠心病诊断的意义
炫速双源CT在自由心率胸痛三联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海南医学(2016年8期)2016-06-08 05:43:00
抑郁症患者与不明原因胸痛的关联性探讨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