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梅
素质教育发展至今,虽然已经硕果累累,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以及新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我们的音乐教育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及能力培养为出发点,以素质教育成果为基础,关注课堂教学的细枝末节,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才能将新时代教育改革推至一个高质量的发展阶段。鉴于此,笔者基于近几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做出新的思考。
音乐本体通常是对音乐形态而言,即构成音乐作品的各种音响因素。教师只有在课前对音乐本体的相关信息进行逐一分析,对作品的细节有着深入的把握,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地指导学生学习。
教师对教学内容—音乐本体的把握程度会直接影响其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只有对音乐本体的每一细节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才能抓住作品的主要特点进行教学,才能在课堂上展开更多的话题,才能让音乐课不失“音乐味”。例如,笔者在教授古诗词歌曲《静夜思》时,除了对歌曲的要素、风格、结构等基本信息进行分析外,为了准确了解学生演唱的难点,笔者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对歌曲的合唱部分进行了深入分析:
谱例1
第一小节的聆听重点是高声部,聆听的主要内容是时值和音准。其原因是运动的低声部容易被感觉,而静止的高声部不易被感觉。
第二小节的聆听重点是两个声部的音高关系,低声部与高声部构成平行五度进行,声部的独立性较弱;两声部之间只有纯音程的和谐统一,没有大音程和小音程的色彩变化。
第三小节第二拍和第四小节前三拍的聆听重点是二声部的对位关系:
谱例2
明确了歌曲合唱部分中的难点,在授课过程中就比较容易发现学生演唱中的问题,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上好一节音乐课,除了要深入研究音乐本体外,教师更应该关注其在课堂上的运用—音乐课堂中要多用音乐“说话”,让音乐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体。在教授《我心里想》这首歌曲时,笔者注意到学生在学唱时非常容易忽视“站在月亮上眺望”一句中“上”字后面的休止符,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关注音乐本体,通过观察乐谱及聆听自己的演唱来纠正错误。首先,笔者让学生对比聆听有休止符和没有休止符的两种演唱方式,再对照乐谱分辨其中哪一种是正确的。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乐谱中的休止符,学生在演唱时就会更加专注—既认真地看乐谱又仔细聆听自己的演唱,随后就很少出现错误了。然而,时值虽然唱对了,但他们只是生硬地“空”出休止符。这时笔者继续启发学生认真品读歌词、体会其含义,以理解作曲家的用意。通过朗读歌词并结合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学生的情绪受到了感染,演唱欲望被激发,其演唱很快就变得情景交融了。通过这次教学尝试,笔者深刻地认识到,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观察并运用音乐本身的资源,发现、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也能极大限度地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无论是歌唱课还是欣赏课,学生上课时的状态都会直接影响音乐教学的效果及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我们经常会在音乐课堂中看到教师变着花样让学生唱、听,而学生却游离于音乐之外的现象。由于欠缺正确的指导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课堂细节关注不够,很容易导致学生的低效学习甚至无效学习,久而久之便会造成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的现象。想要有效地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关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在现今的音乐课堂上我们依然不难看到这样的场景:歌唱课上伴随着控制力较差的钢琴伴奏声,教师带着学生无目的地反复演唱,学生毫无美感地“喊唱”却被教师不停地夸赞。近年来,笔者有幸多次跟随教育部到全国多个省市参与教研,指导教学工作。笔者发现,音乐教育水平薄弱地区的歌唱教学问题凸显,也意识到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教师和学生对声音的控制。于是,笔者通过现场授课及教学指导,让教师们真切地感受学生演唱的声音从“喊唱”到“控制”、从含糊到清晰的变化。由此看出,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对学生演唱细节的指导,便能更好地调整学生的歌唱状态,从而让学生学会发自内心地 歌唱。
“轻”与“清”是笔者多年来对学生歌唱一贯的要求。“轻”是指有控制的声音,即在音乐课上无论是发言、歌唱还是用乐器伴奏等,都应该是有所控制的,这样才能更好地体验音乐的美感。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控制演唱声音的过程中,虽做到了“轻”,却特别容易出现声音不清楚、“虚”等问题,因此笔者常常提示学生:我们演唱的声音都是要有“穿透力”的,即使是再轻的声音也要让别人听得非常清楚。这就需要学生在发音时关注自己的咬字、吐字,演唱要“清”。借助教师的对比示范,学生能够快速调整自己的演唱状态,教学效果显著。
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道:“艺术作品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特殊的、整个的、自成一体的世界。”在当前的音乐欣赏教学中,由于作品篇幅和授课时间的矛盾,很多教师往往忽略了“完整聆听”的重要性,从上课伊始就把一个完整的作品“分割”开来,支离破碎地让学生听,加之教师并不精准的讲解,整节课下来,学生对整个作品内容的理解含糊不清,对音乐主题、结构的认识更是糊里糊涂。因此,我们倡导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应该尽量先把音乐完整地呈现给学生,让他们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有重点地细化聆听。既要强调“点”,更要关注“面”,从而做到有点有面、点面结合。例如,在指导学生欣赏舞剧《白毛女》序曲这首作品时,笔者首先让学生完整地聆听了两遍:第一遍聆听是在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后,让其听辨序曲的演奏形式;第二遍聆听时出示乐曲的部分谱例,让学生对照谱例辨别乐曲的结构。
谱例3
在学生对音乐作品有了完整的认知后,笔者提炼出每一部分中最重要的音乐要素,引导学生对其变化进行细致的分析, 结合“对比聆听”等有效方法,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作品。一节课下来,由于教师关注到教学过程中的欣赏“点”与“面”相结合的细节,对学生而言原本难以理解的音乐作品变得易于理解,教学效果自然得到了提升。
在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的当下,很多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依旧只是按照自己的设计,一遍又一遍地让学生听或唱,不在乎效果如何,只是继续完成所谓的“教学环节”。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教师没有关注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反馈的“对”与“错”并及时调整教学,所以直到下课,很多学生还是错误百出,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多次的教研活动及听课、评课的过程中,笔者真切地认识到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反馈细节的重要意义。在设计北京市级公开课《静夜思》的过程中,笔者根据学生以往的课堂表现,预设了学生上课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继而灵活地设计教学环节。例如,在学唱歌曲这一环节中,笔者对“潜在问题”做了如下设计:
问题一:长音的时值(四拍)唱不够。
解决方法:(1)引导学生控制气息。(2)教师用动作提示。
问题二:休止符处易换气。
解决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乐谱自主解决。(2)教师用指挥动作提示。
问题三:装饰音演唱不准确。
解决方法:(1)单独练习装饰音部分。(2)教师示范。
问题四:切分节奏演唱不准确。
解决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谱例,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这种教学设计先后出现八次。这种设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两个“不定”:首先是“问题不定”,文本中列出的可能发生的问题要力求全面,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其次是“顺序不定”,什么问题先出现就先解决什么问题,反之则后解决,没有出现的问题就直接略过。这样的设计不仅体现了核心素养引领下的课程理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随时关注学生反馈的细节,根据学生反馈的“对”与“错”及时调整教学环节,以学定教。如此进行教学设计并细化教学环节,会极大地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注学生的有效聆听对音乐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应引导学生学会聆听,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聆听能力,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理解和把握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提高学生的聆听能力方面,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喜欢音乐,首先要培养其聆听的兴趣,聆听是通往音乐的桥梁。在学生刚踏进校门时,笔者就非常注重对学生聆听兴趣的培养,并借用“噪音王国”的故事告诫学生聆听的重要性,同时设计很多简单有效的游戏引导学生从关注声音的变化开始,培养最初的聆听兴趣。如在教授《声音的强弱》一课时笔者设计了小老鼠的游戏,并利用敲击鼓心和鼓边产生强弱不同的声音加以配合。当听到强音时,学生便随着音乐的节拍用“ta ta ta ta”的节奏和强的力度走路,表现出小老鼠高兴玩耍的情景;当听到弱的声音时则表示猫来了,学生便改用“ti ti ti ti” 的节奏并以轻轻走路的方式来表现小老鼠害怕的样子。学生在玩乐的同时专注地聆听声音的变化,生怕自己没听清楚做错了动作而被“小花猫”抓到。学生在这一活动中既要关注声音强弱的变化,又要聆听鼓声的节奏和速度并准确地随之表演。这样的设计既增加了学生聆听的兴趣,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对声音的敏感度。除此之外,教师在教授音乐作品时还可以创设相契合的场景,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聆听的兴趣,为日后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当学生已经有了聆听的兴趣之后,笔者便告诉他们不仅要细心听、用心听,还要边听边思考,以此训练学生在专注聆听的同时做到“有效聆听”。培养好的聆听习惯正是音乐课堂教学的关注点。良好的聆听习惯要求学生关注音乐课堂上发出的各种声音,如钢琴伴奏声、歌唱的声音、教师提问题的声音,等等。教师在课前可以和学生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聆听氛围,使学生能静下心,真正走到音乐中来。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讲一个音乐家的小故事,演奏一首优美的钢琴曲,这些都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开始聆听前教师首先可以提示学生黑板上画的小耳朵要开始“工作”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在比较专注的状态下去听音乐,有了这样的聆听习惯,聆听效果便会十分显著。
身教胜于言教,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教师首先要做到用心聆听,在聆听过程中可以用与音乐情绪相吻合的表情、眼神以及简单的肢体动作与学生交流。每当音乐响起,笔者都会安静地坐下来,用心和学生一起聆听,绝不说话或随意走动而破坏音响的美感。教师的行为感染并影响着学生,长此以往,认真聆听的习惯就会在学生的脑海里根深蒂固。教师在音乐课上需要更多地用音乐的声音代替语言的讲解,让学生真正在音乐的海洋中遨游,充分享受音乐的美,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音乐课的教学效果。
激发了兴趣,培养了习惯,教师还要教会学生聆听的方法,让他们知道如何去欣赏音乐、理解音乐。在教学过程中,每一遍聆听之前可以给学生提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如听辨音乐情绪、速度、曲式结构、演奏乐器,以及作品表达的情感和内涵等。这样让学生明确每一遍聆听的目的,且每一遍聆听都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避免一遍又一遍无意义的聆听,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掌握了聆听的方法。比如在欣赏舞剧《白毛女》序曲第二部分时,笔者做了如下设计。首先提出需要思考的问题:哪些音乐要素发生了改变?大部分学生听完之后认为是速度变了,一部分学生可能会说节奏、演奏乐器和情绪也发生了改变,至于调性、节拍的改变学生则很难分辨。之后笔者出示谱例,让学生对照谱例提供的音乐信息再次聆听,随后师生共同讨论得出:在速度没有发生改变的前提下,《北风吹》主题的节奏及情绪的改变正是代表了喜儿形象的改变。接下来笔者要求学生对照谱例再次有针对性地聆听这一最有特点的、主要由十六分音符构成的段落,并思考音乐表现的内容。
谱例4
在学生不太理解这段音乐含义的前提下,笔者播放同名电影中“控诉黄世仁”的一段视频,之后师生共同讨论音乐所表现的内容,最后共同视唱这段乐谱,同时加上声势律动,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当时人民群众对黄世仁的愤怒和控诉。通过此教学环节不难看出,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每一次都围绕音乐本体有目的地进行聆听,且聆听的内容层层深入,使教学效果达到更好。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洪流中,教师要紧随“立德树人”的核心任务指向,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打破原有思维方式,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关注音乐教学中的细节,提高教师音乐素养,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轻松、高效地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探索实施未来教育的新使命,在“灌溉”他人的同时成就自己的音乐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