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诊改”理念下中职电子技术专业教师培养路径研究

2019-07-15 05:28岑启忠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诊断与改进标准中职

岑启忠

摘 要:本文借助教育部在中职学校推行的“诊断与改进”制度工作为契机,对当前中职学校电子技术专业教师的现状进行分析,构建中职学校电子技术专业教师的建设标准,指出了培养途径。

关键词:中职;电子技术专业教师培养;标准;诊断与改进

2016年,教育部在中职学校启动了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已经成为当前提高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抓手。通知要求中职学校要从学校、专业、教师、课程、学生等五个方面诊断与改进工作,其中教师层面最为关键,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力量,也是决定中职教育办学成效与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教育部实施的教学“诊断与改进”(以下简称“诊改”)制度角度出发,分析了本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师现状,构建了教师建设诊断标准,探索了教师培养路径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一、中职电子技术专业教师现状

(一)教师结构极不合理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教育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实行并轨招生和不包分配,过去非常热门的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迅速失去优势,光环褪色之后为了生存,普通中等教育被迫向中职教育转变,于是,教师身份转变硬着陆,由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转变。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师和众多的中职学校一样,大多数教师都是改编过来的,或者“半路出家”,甚至有的“改行”,原来从事普通中等教育的教学转向中职学校教学,其缺点明显的,知识结构、体系不科学,不符合中职学校教学,中等教育的理论知识偏多,中职教育的技能实践偏多;教师的性别结构不合理,男少女多,不利于实践教学;教师的学历结构不对称,高学历、技能低,专业不对口;教师的职称结构不相称,技能高职称低,文化课教师职称高;教师的年龄比例失调,老、中、青教师比例不科学等等,这样的现象长期不同程度存在,制约了中职学校中职电子技术专业的发展[1]。

(二)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近年来,普通高中热一直没有降温,大量学生流向普通高中,造成其资源严重不足,负担过重。而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又不断大增,中职学校无法提供数量足够的人才。在此背景下,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把大力发展中职教育作为国家今后一项长期的政策,明确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这为中职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机遇。因此,众多中职学校的招生规模快速扩张,导致教师紧缺的问题凸显,生师比连年升高。依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中职学校比较理想的生师比是15∶1及以下,据统计当前中职学校生师比已超过25∶1,在各级各类教育中比例最高,中职电子技术专业的生师比更高。由于数量不足,导致中职电子技术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量非常大,长期超负荷工作,教学质量下降,教师无时间从事教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

(三)教师培养严重滞后

由于中职学校是在很短的时间内由普通中等学校转变而来,国家教育部門没有专门培养中职教师的机构,中职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师来源复杂,有的“华丽转身”,有的“半路出家”,有的“改行”,新进的教师从应试教育模式的各类大专以上院校招考进来的,这类教师共同特点是理论知识过硬,实践技能缺乏,必须经过“转岗”培训,“回炉”深造,或送到企业锻炼培养。然而,电子技术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处于超负荷状态,没有时间用于提升“实践技能”。更不用说有时间真正到企业进行实效的实践进修和培训,教师企业工程经验与实践动手能力普遍较弱。鉴于体制机制原因,从企业招能工巧匠兼职学校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少之又少,无法形成由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而电子技术更新速度之快始料未及,可以说日新月异,刚培养出技能熟练的技能型教师担任某课程时间不长又淘汰了,培养跟不上电子技术更迭的步伐,总是严重滞后。

二、构建中职电子技术专业教师诊断标准

传统的中职办学条件好坏是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评估,使用统一指标,同一类学校用同一个标准。因工作量原因,无法就某所学校或某个专业制定专门评估指标,更不用说某所学校某个专业的教师建设标准,评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调查发现,与其它中职学校不同专业一样,担任电子技术专业课的教师,其所学专业与所任学科不对口或不相关的教师有多数,近五成的专业课教师都是“专业不对口”、甚至“半路出家”转行成为专业教师的,其专业技术能力就不言而喻,这可是当前中职学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之一[2]。

寻找对专业教师做出科学评价和找出改进方法是当务之急,教育部推进教学工作“诊改”制度无凝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而“诊改”制度的核心点是建立标准,制定电子技术专业教师建设标准是“诊改”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具体做法:按照教育部推进教学工作“诊改”制度下各学校制定的方案,先成立中职电子技术专业“诊改”小组,组织小组成员对电子专业的教师进行科学调研和充分讨论,再根据电子技术专业特点制定教师建设标准,内容要包含电子技术专业教师的男女比例多少,年龄(老、中、青)比例多少,学历(大专、本科、研究生)比例多少,职称(初、中、高)比例如何,双师比例如何,进修培训情况等(见下图)。

最后,对现行的电子技术专业教师进行数据采集、统计、分析,对照标准找出差距,形成报告,制定2至3年为周期的改进方案,并按照“8字型”质量改进螺旋实施改进,不断提升电子技术专业的师资质量。

三、中职电子技术专业教师培养途径

依托制定好教师建设结构标准,通过对电子技术专业现有的教师进行对比诊断,找出了差距,研究对策,找出更加科学的培养途径。

(一)多方联手,弥补数量不足

一是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汇报和提出申请,争取得到支持而获得更多的电子技术专业教师编制,解决一部分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二是与同类开设的电子技术专业的中职学校联合,实行教师资源共享。三是与县级职业学校组建电子技术专业教师联盟,进行教师互帮互助。四是从企业招聘能工巧匠作电子技术专业兼职教师,灵活安排时间,利用企业生产谈季来校担任教学工作。五是转变观念,走提高电子技术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的路子,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压缩招生规模[3]。

(二)多方引进,改进结构不合理

一是从开设有电子技术的高职高专院校引进,主要解决男女结构不合理问题,调节年龄结构等问题。要把高职高专院校作为引进中职电子技术专业教师的重要渠道,但要有意根据男女比例结构引进,以便适当改进电子技术专业教师男女比例问题。这类院校引进的教师虽然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但实践技能有待提高,入职后仍需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安排到企业生产一线去锻炼,丰富实践经验,积累教学案例,收集生产指导教学素材。二是从开设的电子技术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普通本科院校应届毕业生引进,以解决学历水平结构不合理和专业对口不合理等问题。这类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开拓精神,但缺乏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经验,须对他们采用“送出去”培训进行业务提升,创造平台让他们迅速成长成为专业教师。三是从沿海、东部发达地区电子类企业引进工程师、技师等作为兼职教师,以解决职称结构不合理问题;从本地区电子产品特约维修站、维修部等引进电子技术维修行家,以调节“双师”比例不相称问题。引进这类教师主要是要解决好工资待遇和时间分配问题,因为企业主要是以生产产品数量为目的,完成生产量是他们重要的工作任务。通过与他们协商、沟通,可安排学生到企业、公司、维修部去进行现场教学,实现校企“双赢”。

(三)多方培养,缩短建设滞后

一是校内培养,主要是针对本校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重点关注参加全区技能大赛获奖的选手,把有发展前途的学生送到高职高专去深造,学成后回母校任教。二是成立“名师帮带”团队,建立“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示范、榜样、引领的作用。让技能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电子技术教师帮带新入职的年轻教师[4]。三是与沿海、东部发达地区电子类企业建立“师资技能”培训基地,定期安排电子技术教师到企业去轮岗培训,学习电子技术先进的、前沿的知识和技能,确保在电子技术更新换代迅速的时代里,教师的知识不过时,所交给学生的知识不落后。四是实行电子技术专业教师轮流进电子企业挂职锻炼制度,每年有计划选派教师进厂驻企业,了解和熟悉企业管理和文化,掌握电子技术知识和技术,视而不见所授知识与时代同步。五是与高职高专、普通本科院校联合,共同培养电子技术专业教师,普通本科院校主要培养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中职学校为这些院校想从事教育事业的学生提供教育教学实习机会,使这些学生一毕业就可以直接上讲台教学,下实训室可指导学生。

总之,随着教学“诊断”工作不断的深入,依托“诊断”建立质量自主保证的运行机制,对电子技术专业教师不断地开展诊断和改进,教师教养会更加健康科学,更加有利于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重庆市南川隆化职业中学校.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及思考.[EB/OL].[2018-09-16].http://www.pinlue.com/article/2018/09/1614/137223955338.html

[2] 王明總.职业院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探索[J].广西教育,2018(9):3.

[3] 吴德兵.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现状及建设对策分析[EB/OL].[2018-06-30].https://wenku.baidu.com/view/6200a22b312b3169a551a44e.html

[4] 《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

猜你喜欢
诊断与改进标准中职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永远幸福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诊断与改进:职业学校提升质量的内生动力
中职校内专业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探索与实践
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初探
党员标准是什么?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