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诗歌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9-07-15 03:30任敏
北方文学 2019年20期
关键词:诗歌教学高中学生高中

任敏

摘要:本文对高中诗歌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进行了分析,明确了高中诗歌教学现阶段存在的功利性、方法单一等问题,并针对该类问题提出了利用诗歌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希望为关注此话题的人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诗歌教学;高中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诗歌教学是对我国古典思想文化的理解與认知,国内外历史发展进程中,为人们留下了较多经典的诗歌著作,学生学习诗歌,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培养其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并使其具备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利用高中诗歌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需要引导学生充分认知、理解诗歌。

一、高中诗歌教学的现状

(一)功利化性较强

高中古诗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注重高中诗歌教学的功利性,学生学习诗歌的目的在于应对考试,很少有学生是真正的基于喜欢诗歌的目的对诗歌进行学习,这对高中诗歌教学的质量与水平产生较大的影响,学生对诗歌的认知不足,在诗歌教学中无法有效受到诗歌的熏陶与感染。

(二)学生对诗歌的兴趣较低

在功利性诗歌教学背景下,教师会强制性为学生讲解诗歌的具体内涵,忽略了学生对诗歌的感性认知,要求学生将诗歌背诵下来,在考试时能够填写完成的句子即可,该类教学方式具有强制性,使得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较低,很难积极、主动的自主接受、赏析诗歌内容。

(三)教学方法单一

现阶段的高中诗歌教学经常以阅读、背诵为主,更有一些老师在诗歌教学中放手不管,由学生自主背诵理解诗歌。在教学方法上过于单一,使得学生在诗歌学习中无法真正的感受到诗歌中蕴含的趣味性,对诗歌知识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很难有效的理解诗歌内容[1]。

二、高中诗歌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

(一)明确诗歌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高中诗歌教学应当明确诗歌教学的核心为学生,学生是诗歌教学的接受者,只有诗歌教学的内容与过程能够让学生对诗歌进行充分的赏析与理解,才是成功的诗歌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诗歌教学,教师应创设师生互动课堂,引导学生参与的诗歌教学中,以问题创设等方式引导学生对诗歌的内容进行探讨与理解,例如《论语十二章》的学习中,教师根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的“罔”和“殆”两个字展开探讨,由学生自主查询相关文件,在网络资源下搜索人们对这两个字的分析,并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两个字的应用产生探讨。该类课堂教学创设不仅让学生拥有足够的自主学习、理解诗歌的机会,学生通过对诗歌内容的讨论、交流,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转变以往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在高中诗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得高中诗歌教学的效率不断提升。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只有经过自主学习后学生对诗歌的探讨才更加有价值,学生在自主学习诗歌中不断获取成就感,对学习的兴趣也会越来越大。

(二)设计教学流程,引导学生的认知兴趣

高中诗歌教学要求教师对诗歌教学的流程进行合理的设计,诗歌教学从来不是简单的翻译与理解,诗歌中词汇、句子的应用具有绝对的研究价值与文学素养,教师引导学生对诗歌的创设特色进行研究,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审美情趣,使得学生对诗歌的认知兴趣不断提升。例如,在对“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古诗词进行分析时,教师要培养学生在诗歌赏析中能够迅速找到诗歌句子的“词眼”,对句子的审美与理解更加深刻,其中的“绿”字既是形容词也是动词,形容在春风的吹动下岸边的植物逐渐变绿,为人们描述了一种意境。该类经典诗歌的词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寻找与该类诗词用词同样活跃的诗句让学生自主进行赏析与学习,达到锻炼学生诗歌赏析能力的目的。通过诗歌教学流程的设计,帮助学生认识到认知诗歌中词汇应用、背景理解等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认知兴趣,在日常学习中善于研究知识的关键性,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升。

(三)创新诗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理解兴趣

高中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接受不同的教学方式,并观察学生在不同教学方式下的学习效果,培养其对诗歌的理解兴趣。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确,诗歌的理解因素一是审美,二是情感。即学生在学习诗歌时,必须具有较强的审美眼光,能够对诗歌的内容进行全面的赏析,另外,还需对诗歌所表述的情感进行全面的理解。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可采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诗歌知识、与学生进行诗歌内容讨论、学生讲课等形式,让学生亲自参与的诗歌教学中来,学生在体验自主学习诗歌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与鼓励,使得学生的成就感与荣誉感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也将不断提升[2]。

(四)读写并举,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教师有必要利用诗歌教学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读写并举,通过改写、仿写、扩写、理解感悟等内容的自主创设,培养学生的创新欲望,学生在具备较强的创新欲望时,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将越来越强烈。且学生在自主写作的情况下,对诗歌的理解更加深刻,创新能力的培养下学生的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不断提升,对知识的学习欲望也不断提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高中诗歌教学存在功利化性较强、学生对诗歌的兴趣较低、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通过明确诗歌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流程,引导学生的认知兴趣、创新诗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理解兴趣、读写并举,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等教学策略的开展,使得学生乐于学习诗歌,并通过诗歌学习对学习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婧.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9(15):64.

[2]郭慧慧.谈提升高中诗歌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9(04):126.

猜你喜欢
诗歌教学高中学生高中
在阅读的乐趣中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能力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索
初中英语诗歌教学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