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本味 诵出芳华

2019-07-15 03:35黄晓峰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通讯员故乡小说

黄晓峰

诵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朴素的教学方法,在小说教学中也不例外。小说课堂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审美的过程,作为课堂中的主导,教师必定要把握好审美的视角,必然要引领学生对小说文本进行朗读、吟诵,其过程既是语文的,又是美学的,也是哲学的。

一、“读”出本味,优化小说课堂教学

现在,有些教师一味地追求课堂的“新”,追求“开放性”阅读,忽视了对文本的朗读,更别提诵读了。然而要上出小说的本味,就不能脱离文本,就要在课堂教学中留给学生宽裕的读书时间,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说:“我的好课观,可用16个字概括——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高潮迭起,写写练练。”他就强调了“读”在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诵读的内涵可宽泛一些,应该包含朗读、吟诵等不同的形式。

现在的小说课堂教学,教者常常只重视对人物、情节、环境等的分析,而忽视了朗读、诵读的训练。上课不读书,学生缺少了与文本的对话,其结果只能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学生面对那些精彩华章,若是无动于衷,那便是教师的失败,尤其是名家名篇,更要含英咀华,应让学生放声朗读,吟诵品味。

诵读经典可以丰富人的文化素养,可以使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使人趋真向善,可以使人气质高雅。在小说课堂的诵读中,学生心眼口耳并用,语调抑扬顿挫,讲究舒缓轻重、表情传意,这就是一种个性化、主观化的阅读体验行为。读出浓浓深情,也就达到了小说教学的高境界。

小说的创作离不开细节描写,小说的教学也离不开对细节的分析。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小说文本中找寻细节进行朗读,再从细节描写中体会小说创作的艺术技巧。

如茹志鹃的小说《百合花》中的细节描写,在全篇中只有几处:通讯员步枪筒里插的树枝和野菊花、给“我”开饭的馒头、通讯员衣服上撕破的大洞。尤其是通讯员被门钩撕破的衣服,前后出现了三次。课堂上教师应引领学生在文本中“来来回回地巡走”,即通过诵读加以体会,小通讯员的形象便在细读慢品中逐渐丰满起来;学生既读懂了小通讯员的崇高品质和美好心灵,也理解了作家的写的意图:前后呼应的两笔,是为了有声有色地写出了人物的淳朴情怀。

为了让小说课堂教学中的诵读落到实处,我们可以进行多种“读”的训练,使课堂中“读”的环节得到优化。具体来说,可朗读,可默读,可吟读;可分小组读,可分角色读,可分男女生读;可师生同读,可学生接力,还可举行诵读比赛。诵读前,教师还应当进行诵读方法和诵读技巧的指导,告诉学生注意诵读的语气、节奏、音调和情感等。

一篇篇用优美文字连缀起来的小说,应在朗读吟诵之中品出韵味。学生们诵读经典,沉浸其中,是与名家做伴,书香的浸润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学生通过诵读感知、吸取小说中的营养,既获得知识、开发智力,又能培养阅读能力,为自己今后的阅读与写作积累下丰富的经验。

二、“诵”出芳华,构建小说知识结构

南宋朱熹说:“学者观书,读得正文,记得注解,成诵精熟。”“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清代曾国藩谈到自己的诵读体会时说:“李、杜、韩、苏之诗,韩、曾、欧、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夏丏尊、叶圣陶在《文心》中说:“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义也自然了解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评价建议”中要求“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并推荐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包括中國古代、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136篇(段),“主要供学生读读背背,增加积累”。

可见无论是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还是最新的课程标准,都强调学生诵读名家名篇的重要性,因为诵读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性积累,有了诵读的铺垫,学生在其他阶段中就能纵横捭阖、左右勾连。

诵读引导学生在小说教学的课堂中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可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重新认识小说,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理性思考,发现和阐释小说学习、小说阅读的基本规律,指导自己今后的小说阅读和解题。

经过长时间的诵读积累,学生对小说这种文体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知识,在教师的有效引领下,可以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这样,小说知识在学生头脑中重新得到了构建。这既重视了感性积累,又重视了理性升华;既重视了实践运用,又重视了知识体系的建立;既培养了学生从诵读的教学过程中发现现象、捕捉规律的敏锐性,又培养了学生探究规律的意识,增强了他们的文化修养。学生有了这种积累和升华,再阅读、分析小说文本时,定是成竹在胸。

举例来说,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中典型环境的描写就很值得我们去诵读品味。“我”初回故乡时的一句景色描写“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只用“苍黄”“横着”“萧索”“荒村”寥寥数词,就写尽了故乡在辛亥革命后的衰败,渲染了肃杀、悲凉的气氛,写出了“我”与心中思念的故乡相去甚远而心生的苍凉之感。而“月夜西瓜地”一段的景色描写,更是在充满诗意的氛围中写出了少年闰土的英勇、可爱和故乡的美丽。学生反复吟咏,百读成诵,不难发现鲁迅先生这样写的意图:在对比之中,写出了在苦涩严峻的现实生活前幻想破灭的苦闷心理,为下文寻求心中的希望之路蓄势。

总而言之,诵读是小说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准确把握小说的主旨、思想以及文章所蕴含的意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风格。经过诵读,学生通过形象感受和情感体验的整合,有了知识体系的构建,小说文本也不再是简单的文字,而是被还原为生动的景象。课文的字句不是“背”出来的,而是“想”起来的,这样的吟诵,早已不是记忆的负担,而是一种美的享受。

猜你喜欢
通讯员故乡小说
红领巾小记者 “幸福”通讯员
故乡的牵挂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虽是深秋,“热”度不减!
走在故乡
通讯员专栏
月之故乡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