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 黄国才
阅读要讲究阅读策略,有策略的阅读才能成就高水平的读者。以往,我们的阅读教学是不太重视教学生掌握并运用阅读策略的。我们用“方法”一词,如阅读要“学会多种阅读方法”或“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十多年前,“阅读策略”才成为小语界关注、讨论、运用的“热词”。台湾省小语会已故理事长赵镜中先生曾多次参加全国阅读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赵先生感觉大陆的小学语文课都不太讲究阅读策略,因此,提出“应鼓励学生带着意义去阅读,逐渐地发展出一套阅读的策略,即针对不同的目的、文章,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赵先生介绍了几种常用的阅读策略,如预测、联结、提问、图像化、推论等。陆璟先生认为:“对有效学习策略的知晓程度与阅读精熟度水平有很强的联系,读得多但是不知道哪些阅读策略更有效的学生,成绩不如那些读得少却知道哪些策略有效的学生。”
由于教师不太重视阅读策略的指导,学生的阅读策略意识淡薄,因此,教科书要将阅读策略编入其中,以训练之。这便是教科书的逻辑。
统编教材三到六年级,依次编排了预测、提问、提高阅读速度和有目的地阅读等四个阅读策略单元,让学生了解阅读策略,并训练学生运用策略阅读,以提高阅读效率。之所以这样编排,其逻辑是:
学生不知道如何(为何)预测,故要用一个单元教学生学习预测;学生不知道如何(为何)提问,故要用一个单元教学生学习提问;学生不知道如何(为何)提高阅读速度,故要用一个单元教学生提高阅读速度; 学生不知道如何 (为何)有目的地阅读,故要用一个单元教学生有目的地阅读。学生不知道如何(为何)做某事,故要编排相应内容(项目)教学生做此事,这是教科书的逻辑。
有了教科书,教师就用它做“例子”教学生学习,这便是教学的逻辑。
教师教学就要用这些“例子”,引导学生在“例子”中习得策略,同时运用策略阅读,尤其是在新情境中主动自觉或自动自能阅读,养成阅读能力。
学了就要用,要在新情境中持续地用,在用中巩固、完善,在用中形成能力、养成习惯、凝成素养。教学,是一个从未知到已知再到未知的循环往复、循序渐进的过程。故“学无止境”(也是“教无止境”,因为“教”不断地化为“学”,“学”不断地需要“教”)。
教科书是静态的,它已经按照假定的操作步骤、思考过程编排妥当,教师一般要按照教科书的编排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操作、一程一程行进。比如学生预测策略:学生拿到教科书,读读就知道完整的故事了,就知道怎么预测了——理想的设计是,教科书不呈现完整的故事内容,而让学生边阅读边预测边呈现后续内容,看看学生预测得怎么样,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当然,教科书不可能这样编写。
那么,怎么用教科书呢?
在第三届全国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海南的朱莉红老师执教“提问策略”单元《蝙蝠和雷达》(统编教材四年级),比较好地展现了教学生学习提问的思维过程。
阅读教学,要清楚所教课文在单元(乃至整册)中的位置,注意前后联系、左右勾连,方能有侧重、有针对性地指导与训练,教学才能高效。
《蝙蝠和雷达》是四年级提问策略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此阅读策略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该语文要素有两个要点:一是阅读时要“提出自己的问题”;二是“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问题是思考的工具,有问题才有思考,有高质量的问题才会有有深度的思考。
第一篇课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课前导语提示:“读课文,积极思考,看看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因为是第一次在教科书中正式要求学生读课文提出问题,所以是尝试性的“看看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课后练习,第一题:“读完课文,把你的问题写下来。”第二题:“小组交流,仿照下面的问题清单整理大家提出的问题,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与课前导语提示相比,“课后”思考练习的要求明显提高——不仅要提问题,还要给问题分类——旨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提问(回应单元“语文要素”)。“从不同角度”提问,一是要让学生自己发现(“说说你有什么发现”)“问题的角度”,二是通过教科书来提醒,即在“小组问题清单”的旁边以“卡通人吐泡泡”的形式提醒:“我发现有的问题是针对课文的一部分内容提的,有的问题是针对全文提的。”——提供了两种提问的角度。
第二篇课文《蝙蝠和雷达》,课前导语提示:“一位同学读了这篇课文,在旁边和文后提出了一些问题。你的问题是什么呢?把它们写下来,和同学交流。”这个提示,一方面担心学生提不出问题,故让“一位同学”提出的问题作为“引子”,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提问题,并“和同学交流”。“交流”什么?一是交流写下来的问题,二是交流提问题的角度。课后练习,第一题:“分小组整理问题清单,想一想可以从哪些角度提问。”第二题:“下面是一个小组的问题清单和对问题的讨论,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旁边三个“卡通人吐泡泡”(即小组“对问题的讨论”),一个说:“我发现有的问题是针对课文的一部分内容提的,有的问题是针对全文提的。”一个说:“第二个问题是从课文的写法上来提问的。”一个说:“第三个问题是从课文中得到启示,联系生活经验提出的。”第三题:“读下面的片段,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同学交流。”显然,这三道练习都是在前一课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循序渐进,如,提问的角度增加了两个——从“写法上”“联系生活经验”,还要在新情境中运用(即第三题)。
第三篇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课前导语提示与上一篇课文无异。课后练习,再进一步,如第一题,直接要求“给问题分类”(潜在要求是从不同角度分,前两篇课文已经提供了四种角度)。第二题:“下面是一个小组在整理问题时的讨论,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从你们小组的问题清单中,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卡通人物吐泡泡”(讨论),一个说:“我发现阅读中产生的问题很多,有些问题不影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一个说:“有的问题可以帮助我理解课文的内容。”一个说:“有的问题可以引发我深入地思考。”这对问题的“讨论”非常重要——引导孩子审视问题、分辨问题的价值,以期提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受到的“启发”,即问题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越能“帮助理解课文”“引发深入思考”越好。
第四篇课文《蝴蝶的家》(略读课文),课前导语提示:“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再把问题分类,选出你认为最值得思考的三个问题,并试着解决。”这一提示,在巩固前三课学习成果的基础上又有所提高——“选出最值得思考的三个问题,并试着解决”。显然,前三课重点在“提出问题—给问题分类—比较问题的价值” 渐次递进,但并没有或并不在乎“能不能解决”。而此课,明确不仅要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还要试着解决问题。这一编排,体现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不同价值取向,即精读课文重点在教/学方法,略读课文重点在巩固/运用方法。还要注意到,《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重点在总结方法:
阅读的时候我要动脑筋思考,积极提出问题。
可以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
我要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我们要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
朱老师执教《蝙蝠和雷达》,课前,要求学生预习时提出问题并写下来。
课上,朱老师先花了3 分钟左右,引导学生概括此课的主要内容。(采用“填空式”:《蝙蝠和雷达》 这篇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______,揭开了______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______,解决了 ______ 飞行问题。这种引导学生概括的方式值得商榷,本文不讨论)之后,重点教学生怎么从“写法”和“联系生活”两个角度提出问题。教学流程如下:
1.将教科书中的问题(借卡通人提出)分成三类,置于表格中。(见表1)
表1 问题(教科书中的)分类表
2.借助表格整理自己的问题清单,将自己在预习中提出的问题分类。
展示学生的分类情况,发现学生的问题都是从“内容”的角度提出来的,没有从“写法”和“联系生活”的角度提出问题。如某生的分类表(见表2)。
表2 学生问题分类表
老师纠正:问题3 不是从“写法”角度提的,而是从“内容”角度提的。
3.教学生怎样从“写法”角度提问。
(1)默读课文。交流“你觉得课文写得特别精彩的内容”。老师引导:“这样读着品着,就发现课文写得很妙。可以在这些地方问上个‘为什么这样写’‘是怎么写的’,如‘为什么课文一开始要写夜航的飞机呢’就是从‘写法’上提问题了。”
(2)迁移练习,试着从“写法”上提问题。学生提的问题有:为什么作者要用“没头苍蝇”来形容蝙蝠呢?对于课文,为什么不写后两次实验呢?写在一间屋子里拉了许多绳子为什么用“横七竖八”而不用“密密麻麻”呢?
老师小结:先品味课文写得精彩的内容,然后用“为什么”发问。从“写法”上提问的难题就解决了。
(3)教学生怎样“联系生活”提问题。如学生提的问题: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除了课本上的,生活中还有什么是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的?雷达可以用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
4.初试身手——“提问达人挑战赛”。完成课后练习:“读下面的片段,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同学交流。”引导学生从“内容”“写法”“联系生活”三个角度提出问题。学生提的问题有:生活中还有哪些“变态茎”?(联系生活)为什么“茎”有这么多名字呢?(内容)为什么用“肥肥胖胖”形容“块茎”?(写法)这给我们什么启示?生活中还有什么“茎”?(联系生活)
老师小结并板书:提问的角度——内容、写法、联系生活。
一是对教科书及怎样用教科书教学生学习的理解到位。四年级的学生还不善于提问——不提问、不能从不同角度提问——因此教科书要“教”学生“照着”教科书的样子(“例子”)依葫芦画瓢,提出问题。《蝙蝠和雷达》是本单元第二篇课文,提问的要求可稍稍提高一些——重点是“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二是对教学目标定位准确。如,朱老师制订了三条教学目标:(1)学生借助教材问题范例,了解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2)学生尝试在阅读中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3)培养学生在阅读中从不同角度提问的习惯。这三条目标,从知识(“了解”)到能力(“尝试……提出”)再到习惯(“培养……习惯”),重视教材的示范(“借助……范例”)作用,注重前后联系又有所侧重(“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三是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及实际操作上,紧扣教学目标,密切关注学生实际,一步一步实现目标,符合认知规律,符合教学规律:给教材中的问题分类—给自己的问题分类—发现学生从“写法”和“联系生活”角度提问薄弱—教学生怎样从“写法”和“联系生活”角度提问—迁移运用。
教师怎么突破教科书的局限?
如前文所述,教科书的四个阅读策略单元,都是既定的、固定的内容,教学时,如何活用它,使之成为引导学生了解阅读策略、运用阅读策略的范例,需要潜心琢磨、躬身实践。有一条基本的路径,是既要读懂教科书的意图,“照着”教科书的思路训练,也要关注学生的真实阅读经验,为学生提供新的、陌生的阅读材料,检验阅读策略运用的实际效果。尤其要督促学生主动运用,使之循环往复不断提高而成习惯(素养),千万不要像“小猴子下山”捡一个扔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