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2019-07-15 02:30:00吴姗珊王毅方张婉茹余海鹏何绍荣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米沙坦氨氯地平收缩压

吴姗珊 王毅方 张婉茹 余海鹏 何绍荣

广东省东莞市横沥医院心电图室,广东东莞 523460

高血压是以收缩压、舒张压增高,并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以头痛、头晕、疲劳、心悸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随着高血压病情的进展,还会引起其它并发症,如中风、偏瘫、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不仅加重了病情,还增加了患者痛苦,对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2]。在高血压临床治疗时,多用氨氯地平、替米沙坦治疗。临床实践发现[3],氨氯地平、替米沙坦联合治疗高血压,不仅可以控制好血压水平,还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且用药安全性较高。本次研究对62 例本院在2017 年4月~ 2018 年5 月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实施研究,分析高血压应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 取2017 年4 月~2018 年5 月 我 院 收 治的62 例高血压病患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1 例和试验组31 例,对照组男20 例,女11 例,年龄36.8 ~80.4 岁,平均(58.9±10.3)岁,病程0.8 ~10.6 年,平均(5.4±2.9)年;试验组男21 例,女10 例,年龄37.2 ~81.6 岁,平均(59.3±11.0)岁,病程0.9 ~11.2 年,平均(6.0±3.1)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我院院委员会已批准本次研究。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n=31)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n=31)

组别 AOD(mm) LAD(mm) LVPWT(mm) EF(%) HR(次/min)试验组 22.47±1.37 25.57±1.87 9.47±1.37 65.56±1.26 67.37±2.87对照组 17.01±1.39 18.47±1.89 11.49±1.28 52.38±1.19 56.38±3.18 t 21.850 20.857 8.415 59.395 20.038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诊断标准:参照高血压防治指南中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评价,血压检测,收缩压超过140mm Hg,舒张压超过90mm Hg 即可确诊[4]。纳入标准:与诊断标准一致者;心输出量早期改变者;血容量异常增高者;体内交感神经活性增加者;血管张力增加者。排除标准:氨氯地平、替米沙坦药物禁忌证者;脑梗塞、糖尿病变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3个月内服用过钙离子拮抗剂者。

1.2 方法

患者到院后,以其临床体征、症状为依据,进行相应检查,即采用DMS-ABP 型动态血压监测仪,对治疗开始及治疗8 周后的血压情况各进行1 次监测,并对心率、血压水平进行记录,基于此,对照组用氨氯地平(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24)治疗,试验组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Boehringer Ingelheim International GmbH,进 口药物注册证号H20150137,H20150138,国药准字J20150084)治疗。

氨氯地平:口服,每天5mg,每天服用一次,晨起饭后服用。替米沙坦:口服,每天80mg,每天服用一次,晨起后服用。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 周。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血压水平、不良反应。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头痛、乏力、眩晕、心悸等症状全部消失,舒张压下降程度超过20mm Hg,收缩压恢复正常为显效;治疗后,乏力、心悸等症状消失,眩晕、头痛减轻,舒张压、收缩压基本恢复正常即为有效;治疗后,各种临床症状均无变化,舒张压、收缩压无变化即为无效[5]。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即为临床疗效。

心功能指标:AOD(主动脉内径)、LAD(左房内径)、LVPWT(左心室后壁厚度)、EF(射血分数)、HR(心率)。血压水平:收缩压、舒张压、24h 平均血压。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21 例显效、9 例有效、1 例无效,临床疗效为96.8%(30/31);试验组14 例显效、10 例有效、7 例无效,临床疗效为77.4%(24/3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7,P=0.023)。

2.2 两组患者心功能比较

试验组对比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

试验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mm Hg)

表2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mm Hg)

组别 收缩压 舒张压 24h平均血压试验组 120.57±2.05 76.88±1.22 95.25±3.45对照组 138.18±2.15 89.32±1.55 105.21±3.17 t 33.005 35.114 11.836 P 0.000 0.000 0.000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出现1 例鼻出血、1 例咳嗽、1 例头痛,不良反应发生概率9.7%(3/31);对照组出现1 例咳嗽、1 例头痛,不良反应发生概率6.5%(2/3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8,P=0.641)。

3 讨论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属于比较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早期或许无症状又或者症状不明显,常见的是头晕、头痛、疲劳、颈项板紧、心悸等。仅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在休息后恢复正常。随着病程加长,血压持续升高,逐渐会出现各种症状。氨氯地平为长效钙拮抗剂,药效维持长,稳定血药浓度,对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比较适宜[6-8]。

高血压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其也是引发心脑血管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统计表明,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率中,有50%以上均与高血压有关[9-11]。临床实践发现[7],在高血压治疗中,控制好血压水平是最关键的一项环节,故在治疗中,可以通过药物联合治疗,达到这一治疗目的。

治疗高血压时,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效果高于单独药物治疗。在高血压病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血压水平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同时由多种神经-体液调节[8]。其中夜间血压水平下降不明显,还会增加血管紧张素含量。而氨氯地平对高血压、伴心血管疾病患者,其可以恢复患者血压水平[12-13]。本次研究表明:试验组临床疗效率96.8%高于对照组77.4%,试验组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血压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故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可以起到较好的降血压的作用,同时还能促使血压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此外,替米沙坦中的成分可以选择性的抑制钙离子的释放,改变血浆钙离子浓度的同时增加患者冠状动痉挛症状的递送,预防与解除冠状动脉痉挛症状,有效抑制心肌的收缩,减少心肌代谢耗氧量,有效改善患者左心肥厚症状[14-15]。

综上所述,高血压应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米沙坦氨氯地平收缩压
清醒时不同时间血压水平预测夜间高血压的价值
分清氨氯地平和左氨氯地平
家庭医药(2023年12期)2023-12-18 02:16:19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氢氯噻嗪联合替米沙坦用于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非杓性高血压宜选用左旋氨氯地平
氨氯地平:“左旋”是否更好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替米沙坦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BMP-7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