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影响食品味道和营养

2019-07-14 02:24:34霍寿喜
长寿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丙烯醛类食品油温

文/霍寿喜

在寒冬季节,吃饭时烧个火锅,既能驱寒,又会使人胃口大开;而在暑热天气下,几盘冷菜,几杯凉啤酒,则是人们理想的美味佳肴。由此可见,温度和食品味道是有密切关系的。这里说的“味道”,包括味觉和嗅觉;这里说的“温度”,包括进食时的环境温度和食品自身的温度。

专家们曾对食品的味道与入口时的温度进行过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是同一种食品,由于入口时的温度不同,其口感大不一样。比如,甜的东西在37 摄氏度左右感觉最甜,高于或低于这个温度,甜度就会变淡;酸的东西在10~40 摄氏度,其味道基本不变;咸和苦的东西,则是温度越高,味道越淡。

营养学家根据食(饮)品入口时的温度与味觉、营养的关系,将食品分为喜凉类和喜热类。喜凉类食品温度一般在10 摄氏度左右食用,口感较佳。当然,具体饮食时也有点儿差别。比如,凉开水在12~15 摄氏度时冷感最好,既解渴,又爽口;汽水在5摄氏度时,消暑和保健效果最佳;西瓜则在8 摄氏度才会感到又凉又甜。喜热类食品不仅味道与温度有关系,而且食品的温度也影响着营养成分。热牛奶在65 摄氏度时,既卫生又鲜美;温度过低,不容易消毒;温度过高,增加蛋白质凝度,不易消化吸收。沏茶的开水,其最佳温度以70~80 摄氏度为宜,用这种温度泡出来的茶水色、香、味俱佳,茶叶的营养尽数析出。蜂蜜一般用60 摄氏度以下的温开水冲饮比较理想,过热的开水不仅改变了蜂蜜的甜美味道,使之变酸,而且还使酶类物质变性,降低了营养成分。油炸大虾,出锅时在90 摄氏度左右,等到降为70 摄氏度时,既不太烫,味道又最鲜美。

生活中,人们接触最多的食品还是菜肴。家庭主妇在炒菜时,除了考虑菜肴的营养,也要考虑油烟对健康的危害,所以控制油温就显得非常重要。当油烧到350 摄氏度时,会产生丙烯醛,这种物质对鼻、眼、咽喉黏膜有较强的刺激性,可引起鼻炎、咽喉炎、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甚至肺癌。所以炒菜时的油温尽可能不超过200 摄氏度(以油锅冒烟为极限),这样,不仅能减轻丙烯醛的危害,也能使油中保持一定量的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下锅菜中的维生素也会得到有效保存。

猜你喜欢
丙烯醛类食品油温
偶氮类食品着色剂诱惑红与蛋溶菌酶的相互作用研究
杨梅素-丙烯醛加合物抗氧化及捕获丙烯醛活性
食品科学(2020年23期)2020-12-31 01:31:34
浅谈丸类食品的发展现状
西部皮革(2018年20期)2018-02-15 12:20:37
一根筷子辨别油温
液压系统油温过高现象原因分析及改进
在人类癌细胞中丙烯醛优先损害核仁并引发核糖体应激和细胞凋亡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塑料类食品接触材料中9种紫外吸收剂的特定总迁移量
丙烯醛的工业生产工艺及其下游产品的开发
如何判断油温?
食品与健康(2015年1期)2015-09-10 07:22:44
甘油脱水合成丙烯醛ZSM-5催化剂的孔结构和酸性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