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浪涛
摘 要:本次詳细阐述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形成背景以及概念,解释了利率互换的概念与实例,对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现经济形势进行分析以及国际化贸易做出思考,最后从个人角度理财考虑作出了延伸。
关键词:比较优势;利率互换;经济形势
一、研究背景
现如今,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化促进我国金融工程快速发展,今年央行完成了贷款市场报价(LPR),利率市场化加速;美国连续三次降息,我国仍未降息,抵御金融风险能力进一步加强;公开市场操作更加灵活;期货期权上新剧增,在此背景下,我谈一谈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和金融衍生工具利率互换的关系。
二、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19世纪初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他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是两个国家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而不是生产这些产品的绝对生产本。只要两国之间存在生产成本上的差异,即使其中一方处于完全的劣势地位,国际贸易仍会发生,而且贸易会使双方获得收益。可以用一组数字例子来说明:英国和葡萄牙都可以生产酒和呢绒两种产品,英国生产单位酒和呢绒的劳动投入都是100个单位,而葡萄牙生产单位酒的劳动投入为60个单位,生产单位呢绒的劳动投入为90个单位。两国比较,英国在生产酒和呢绒上都处于劣势地位,而葡萄牙则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优势地位。虽然英国在酒和呢绒的生产技术上都处于劣势,但在呢绒生产上的差距小一些,即在呢绒上具有相对优势,英国可以生产2单位呢绒,而由葡萄牙生产2单位的酒,并进行1单位的酒和呢绒的贸易。这样与分别由两国各生产1单位的酒和呢绒相比,可以节省30单位的投入。这个例子说明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原理,即如果每个国家都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则两国都可以从国际贸易中受益。
三、利率互换
假设A、B公司都想借入5年期的1000万美元借款,A公司想借人与6个月期相关的浮动利率借款,B公司想借入固定利率借款。但两家公司信用等级不同,故市场向它们提供的利率也不同,见下表
此时A公司在固定利率市场上存在比较优势,因为A公司在固定利率市场上比B公司的融资成本低1.2%,而在浮动利率市场比B公司的融资成本低0.7%,因此A公司在固定利率市场上比在浮动利率市场上相对B公司融资成本优势更大,这里存在0.5%(1.2%-0.7%)的套利利润,A、B两家公司各得利0.25%。A公司和B公司可以通过如下互换分享无风险利润,降低双方的融资成本:A公司作为利率互换的卖方,支付浮动利率,获得固定利率,同时在市场上借入固定利率的借款,B公司作为利率互换的买方,支付固定利率,获得浮动利率,同时在市场上借入浮动利率的借款,如图2所示。
在这种情况下,A公司最终的融资成本应为Libor+0. 05 %,达到了浮动利率借款的目的,B公司最终融资成本应为6. 95%,达到了固定利率借款的目的,相比直接在市场上融资,A公司、B公司均节约了0.25%的成本。
四、延伸思考
利率互换其实是在比较优势情况下,两者为获得利益最大化,而进行了一种金融衍生品交易,或者可以把国际贸易中的两个国家比作利率互换的两个国家,这样就更好理解了。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化,金融工程不断发展,金融衍生品不断增加,大到国家与国家之间,小到个体与个体之间,金融无处不在,我们应多学一些金融,来应对全球化的经济体系,这样才能在金融风暴(风险)来之前,提前对其作出研判,确保资产损失做到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