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供给结构对消费效用的影响分析

2016-07-19 18:05徐芝达高云迟也迪
企业导报 2016年13期
关键词:比较优势供给侧效用

徐芝达++高云++迟也迪

摘 要:本文用效用理论分析了供给侧改革对提高社会整体效用水平的影响。同时,伴随供给侧改革可能会出现的经济问题也值得深思,如:结构性失业与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等。

关键词:供给侧;效用;失业;比较优势。

一、理解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的改革是根据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从现实出发做出的一个重大部署。是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通过改革的办法来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的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改善供给质量,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1]。供给侧的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在资源充分配置条件下能实现中长期潜在的经济增长。其要点即在于优化要素端,改善供给侧。“供给侧”经济学派(supply-side economics)的开端,可认为是起源于

19世纪初提出的“萨伊定律”,其核心思想史“供给创造需求”。经济理论和政策与所在时代背景息息相关。我国的供给侧改革是适应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问题提出的宏观经济政策。

二、优化供给结构对提高社会消费效用的分析

(一)调整生产结构优化效用水平。如图所示,为在目前技术水平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U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效用水平相同,且效用水平:U〞>U>U。由的生产可能性曲线限制了X、Y的最大产出。供需失衡时,Y生产过剩,则X必定供给不足,实现的效用水平为;同理,如果X生产过剩,则Y供给不足,实现的效用水平为。供给侧改革就是削减过剩产量,优化供给结构。如果Y生产过剩,则削减Y的产量,增加X的生产;如果X供给过剩,则削减X的产量,增加Y的生产,最终使X和Y的产量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向点移动,使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他们的生产转换率④,实现混合生产的有效率,达到既无产量过剩,也没有供给不足的最优状态。这样在生产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实现消费效用的提升,使消费效用从U提高到U。

优化供给结构提高社会消费效用示意图

(二)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效用水平。假定通过供给结构调整,已实现上述1中的效用优化达到U的效用水平。由于X的生产技术水提高,生产可能性曲线变为,则新的最大化的消费效用到达;同理,Y的生产技术水提高,生产可能性曲线会变为,则新的最大化的消费效用到达,整个社会的消费者效用提高。

三、结论及问题思考

供给侧的结构性调整就是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其经济意义就在于增加边际效用大的产品供给,减少边际消费效用小的产品消费,促进整个社会消费效用的提高。从长远来看,供给侧改革将从根本上推动我国经济整体向好发展。但在供给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也会带来一些潜在的问题,比如:产业调整带来的结构性失业、产业布局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等。

(一)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削减过剩产能的过程必然会带来产能过剩行业的职工失业;而另一方面,发展供给不足的行业又需要这些行业的专业人员。这会引起失业人员和劳动力需求的不匹配,导致结构性失业。

(二)产品的比较竞争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这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这就是世界贸易使得世界产出增长的原因,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如果每个国家都生产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行贸易,对贸易两国都有利。如果我国的产能过剩产品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供给不足的产品是我国没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那么产能过剩是否是由于出口不足导致的。对于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首先应加强出口,通过贸易去库存。对于没有比较优势还产能过剩的产业,产品本身就缺乏市场竞争力,去其产能是必然选择。另外,对于我国没有比较优势但需求旺盛的产品,首先应该充分利用贸易优势,通过进口满足国内需求。其次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鼓励龙头企业整合产业链等,以市场为导向,提升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沈明.2016年起供给侧改革重要任务是“三去一降一补”[R].证券日报,2016年2月4日第A01版

猜你喜欢
比较优势供给侧效用
小学美术课堂板书的四种效用
纳米硫酸钡及其对聚合物的改性效用
创新创业为“供给侧”蓄能
几种常见叶面肥在大蒜田效用试验
玉米田不同控释肥料效用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