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品质的阅读离真理更近

2019-07-12 02:05程琼莲
北京文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张爱玲书籍读书

程琼莲

清代张潮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颇以为然。深得读书之味,张潮可谓书痴。外国书痴亦多,代表性的有萨特,“我是在书堆中开始我的生活的,就像毫无疑问地也要在书堆中结束我的生命一样。”简直为书而生,为书而死了。

我看的第一部小说应该是《呼家将》。其时三年级,自父亲枕下搜出这本书我兴奋不已。握在手里很沉重,惊人的厚度表明它来自我陌生而又渴望的成人世界。怀着一种隐秘的快乐我开始了阅读,原来这本令人敬畏的大部头小说并非想象中的高不可攀,不知天高地厚的我感叹:成人书亦不过尔耳。

后来的阅读显得顺理成章。我的课余生活就是在找书、偷大人书看、和哥哥争一本书痛哭流涕,这样的糗事伴随我整个童年。某天在大哥枕下发现一本《红楼梦》,朱红色封面,绘有飞檐翘角的古建筑,庄严典雅。彼时读四年级,此书半文半白的叙事语言为我的阅读设置了小障碍,但依然不能阻止一个书虫啃书的速度。遇到看不懂的就跳过去,追着宝黛二人名字看。这样囫囵吞枣的阅读居然也能让我一知半解。苍凉美丽的故事为我掀开一个神秘世界的面纱,有欢喜,有泪水,有生生死死的爱恨交织!经典的力量无与伦比,烛照混沌初开的蒙昧岁月。以后多次深入阅读《红楼梦》,若有所得,若有所失。红楼是一曲宝黛恋之哀歌,也是一次生之孤独的大书写。青埂峰下的顽石,不在红尘走一遭,如何能明白镜花水月的虚幻与渺茫。一次又一次的经典阅读如饮陈酿,同时饮下的还有时间、青春、人生的滋味。回忆我如饥似渴的少年阅读时光,会想起一位女同学。鹅蛋脸,大眼睛,颀长身材。她初一和我同班,父母是下放知青,在区政府工作。转学过来 时,我感到一种咄咄逼人的压力,内心生出卑微之感——其实她是位温和的女生,但她身上所独有的不同于农民子女的气质还是令我自惭形秽。奇怪的是她很快和我好起来,真不可置信。那位女同学每天骑车带我,不嫌弃我的呆笨与木讷。她吸引我的还有她父母为她订的《少年文艺》。每期《少年文艺》看完,她都会应我的要求借给我看。书中那些我同龄人的故事现在一概记不得了,时间把它们漂成一缕淡淡的墨痕,但当初阅读的快乐记忆犹新。毫无疑问我在里面吸取过营养。张爱玲说:“童年的一天一天,温暖而迟慢,正像老棉鞋里面,粉红绒里子上晒着的阳光。”我的童年就是在书籍温暖的阳光里迟慢走过的。多年后回想,还能感觉那种温度。如今,网上购书、书店淘书,还有图书馆,再不会为没书读发愁。我去本地图书馆逛得最多,进门一排排书架,密密麻麻都是书。越过那些成功励志心灵鸡汤,去文学典籍架子上找,国外国内经典都有。发黄的纸张上记着年代久远的故事。捧在手上看,将自己深深沉浸到古井一般的过往中,一抬头,21世纪的阳光明晃晃照着对面人家玻璃窗,恍兮惚兮。社会浮躁,我自有静心良方,那就是手捧一本发黄的书卷,在沉静的文字中慢下来。书籍为我打开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这个世界比现实世界精彩得多。它能克服我与生俱来的自卑,也能克服现实世界中那些“咬啮性的小烦恼”(张爱玲语)。以前我看书全凭肤浅的爱憎。中专三年读席慕蓉最多,她的文字华美,像织锦,却也只能配青春。中年宜讀张爱玲。其文字乍一看是雕花小木楼的精美,是丝绸旗袍上牡丹盛开的富贵底气,也是弯弯曲曲弄堂里的烟火人间,但这一切都有一种苍凉的底子,这种苍凉似西风夕照,晚霞满窗,看似极为矛盾的两个极端,她却结合得这般天衣无缝。苍凉成绝响,也就有了金属质地。当夕阳暗黄色光影爬满卧室青色布帘,一轮皎月慢慢升上夜空,一盏灯,一个人,读书。周遭于是安静下来,安静到可以毫不理会身边嘈杂的世界。写作以后阅读更勤。这时已经有了冷静的眼光,它不会全盘接受,而是会边阅读边思考,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积累,在别人的智慧里重新打量人生,会在某一瞬间幡然领悟。阅读使同等长度的生命体验增加了密度与厚度,人生因此而丰饶。书籍给了我力量与自信,给了我审视生活、独立思考的能力与勇气。身处毫无个性可言的职场,每天顶着一张笑脸与人周旋共事,凉薄却在无人之处一点一点洇湿心境。还好有阅读可以让我安静,在文字里与过往遇上,我还是那个坐在黄昏下的木门槛上读书的小女孩。互联网颠覆了古旧的审美,速食阅读、浅阅读、庸俗阅读、碎片化阅读,自以为是的现代人错把垃圾快餐当营养品,抑或是狂妄到以为自己可以不需要书籍?读书的人越来越少。然而人类进化几千年,并不是为了要膜拜在物质这头巨兽的足下。在虚拟的网络刷存在感,或者只关注股票的涨跌,这不是我们应有的生活。真正的文明不是无知无畏。人是会思想的芦苇,帕斯卡尔如是说。任何一个年代的思想、精神,都需要书籍、经典来喂养,有品质的阅读会让我们离真理更近。

同时,活得有底气、有贵气、有书卷气,这样的人生才有无限指向的可能。

无论你选取何种阅读方式,都应分清哪些是有价值的阅读,哪些只是徒劳无益的走马观花。只要确定你进行的是有价值的阅读,读什么和怎么读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猜你喜欢
张爱玲书籍读书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妙趣横生的伦敦书籍长椅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书籍与少年
我们一起读书吧
CAUTIONARY TALES
细说张爱玲年代的流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