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崇轩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到五六十年代出生的文化人,大约都有过一次“脱胎换骨”的“换笔”经历。再老一代的人往往没有勇气扔掉手中的水笔、毛笔了,更年轻的70后很自然地接受了电脑、手机这些现代工具。从“笔”到“电脑”的转换,是中国知识界生产力、生产工具的一次“革命”,它的意义再怎么估计也不会过分。这一场工具革命,清晰地展现了中国科技和文化的进步历程,深刻地表现了文化人、知识分子自身力量和价值的充分释放,同时也折射出社会和科技发展中隐含的一些深层问题。
我出生于1950年代,也是“换笔”行列中的一员。
大学毕业后,我“弃教从文”,从高等院校调到作家协会。1990年代初,开始主持省作协的老字号刊物山西文学月刊社工作,我希望刊物本身、办公条件、编辑思想等有所新变。这时,作协大院里的作家,开始“换笔”,用电脑写作,特别是韩石山、钟道新等,大约在1980年代中后期,就购买了四通打字机,用机器写作了。作家、编辑们登门参观,看着他们在键盘上噼里啪啦地打字,在打印机上哗啦哗啦地印刷,十分神往。其实那时的四通打字机,还是机械打字机与新兴PC机之间的中介产品。个头很大,屏幕很小,打印一体。到了1993年,浪潮集团生产出了中国第一台小型微机。有一位写诗的朋友任高寒,在浪潮山西公司工作,他热情地鼓动我“换笔”。那时正是市场经济的初兴時期,编辑部的经济也搞得比较活,有点闲钱。我和副主编祝大同、张小苏商量,给每位编辑配备一台微机,他们双手赞成。一台台崭新、神奇的浪潮微机,搬进各自的住宅,安置在写字台或新买的微机桌上。显示器是电子管的、比小电视机厚许多,键盘是机械的、敲起来像放鞭炮,主机也很虎气、要放在桌子下面。如果再加上一台针式打字机,就堆满了一桌子。家里立时像一个小车间。
省作协大院里的作家、编辑们,对我们的办公改革既惊讶,又羡慕;我们编辑部的同仁们对新机器既兴奋,又发怵,一头扎入了研究和操练之中。我们还与浪潮集团山西公司在刊物的封三、封四上做了文字和图片广告:“你愿意扔掉手中的笔吗?”《山西文学月刊社·浪潮集团山西公司联合举办“山西作家换笔会”》 文字广告中列举了全国著名作家马识途、韶华、邓友梅、徐迟、史铁生等的“换笔”经历,描述了我们省作协大院从作协主席到作家、编辑的买电脑盛况。公司还承诺了许多售后维修、培训等服务项目。这一年,浪潮刚刚生产出第一台小型个人微机,我们编辑部就捷足先登,又引来了整个大院的“换笔”热潮。这在山西乃至全国,应该是“独领风骚”的。
我是一个文科生,但对物理、电器这些东西天生感兴趣。浪潮微机——后来都改叫电脑了,真是一个好东西。轻轻敲击键盘,文字就排兵布阵地出现在屏幕上;一篇文章写完,可以随心所欲地编辑排版,然后用打印机哗啦啦打出来。省去了过去写作中一笔一画的辛苦,修改誊抄的吃力,还有字迹难看的尴尬。报纸刊物的编辑,无疑是喜欢看电脑打印稿,而厌烦亲笔手写稿的。但使用电脑也有许多让人不满意的地方。譬如电脑屏幕是黑白的,且字体粗糙,有点吃力和费眼;譬如打印机是针式的,开动起来发出刺耳的拉锯声音,楼上楼下都听得到。更让人苦恼的是,随机配备的是五笔输入法和全拼音输入法,前者要拆分字体、记住字根,后者要输入字母、费力选字,这对我们这些不善于拆字、不精通拼音的中年人来说,真有“蜀道之难”。几位编辑每天在那儿下功夫,终于学会了五笔输入法。而我两种方法都学不会,又在朋友的帮助下安装了自然码输入法,它两笔就可以打出一个字,键位也不多,还有模糊发言,正适合我用。我慢慢学会了自然码,至今依然使用着这种输入法。
家有电脑,但还是常常要用笔;电脑有了故障,更要依靠用惯的笔。每当这时,就会想起过去几十年我与笔的故事,用笔写字的种种感受和体验。
我从小喜欢写字、喜欢写文章,因此就喜欢各种各样的笔。上小学时,最初使用的是铅笔,写错了可擦掉,且价格低廉;还有石笔、石板,今天的孩子们不用了,用石笔在石板上写字,随写随擦,没有什么成本。三年级后,开始使用钢笔、圆珠笔、毛笔,前两种用于写作业、做作文,后一种用于练书法。我1960年代上小学,学校规定早学的半个小时写毛笔字,在农村称为“写仿”。即用买来的或请老师提写的“仿引”,一般是6行6列共36个字,上面蒙一张稍大点的麻纸,用毛笔一笔一画地“照猫画虎”。每天一张,由老师用红毛笔批改。这样一直坚持到6年级,虽然不是那么严格、正规,但也写得有模有样了,书法因而成为终生的爱好。中学时段正逢“文革”,初中、高中都是在稀里糊涂中度过的,圆珠笔因漏油严重,很少使用了,主要用自来水笔,而档次由钢笔变成了铱金笔。父亲对我的学习很上心、很支持,常常给我买笔,我自己也买。特别喜欢那种金属笔帽、赛璐珞笔杆,笔尖小小的包在里面的包尖笔,一支笔可用两三年,直到笔尖磨偏了,再买新笔。毛笔也用,一是写大字报,一是办墙报,但不循规矩,好看就行,其实是把字和手写歪了。上大学是在1970年代中后期,父亲送我一支永生金笔,是他工作的单位奖给他的,金属笔帽、红色笔杆、小小的金笔尖,记得价格是五元,这在当时也算“天价”。我很喜欢,扔掉了所有的笔,独钟一支,用它记笔记、写作业、做作文。并开始了小说创作、评论写作。永生金笔陪伴我读完大学、投身工作,一直到笔尖磨秃、笔杆开裂,才退役。
现在想来,那时的写作是那样简单、愉快。坐在干净、利落的写字台前,面前摆一沓洁白的、淡绿色格子的稿纸,泡一杯清亮清亮的绿茶。凝神静气,手持轻巧的笔杆,精灵似的笔尖在纸上轻轻滑动。此时,手中的笔、笔底的纸,似乎已不存在;或者,心灵与笔纸已融为一体,笔随心走,进入无我之境。脑子里呈现的,是描写的形象和评论的对象,手和笔的任务,就是把脑子里的世界创造性地呈现到稿纸上。等到写完几段和一章,停下来,一边喝茶,一边翻阅稿纸。只见字迹有时工整、有时潦草,但都携带着自己的感情、心理、性格。有时写得认真,字迹工整、秀气,卷面干净、和谐,颇像是一件艺术品。1978年,我写了第一篇文学评论:《重评〈三年早知道〉》,就是用永生金笔写成的,高仲章老师用红铅笔作了精心修改,后来发表在刚刚复刊的《山西大学学报》上,至今已经整整40年。
我常常翻阅作家手稿,真迹自然难得,只是印刷品。譬如鲁迅的、茅盾的、钱钟书的,等等。不是为了阅读作品,而是为着欣赏书法。从这些手稿中,你能感受到这些作家的性格、情感、思想乃至人格,感受到他们作为文学家与书法家的完美结合。他们用毛笔,一笔一笔地倾注着自己的个体生命,创造着自己的文学世界。他们用毛笔写作的过程,汉字的文化和艺术在哺育、塑造着他们,他们又用自己全部的生命丰富、提升着汉字。毛笔和汉字,绝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是作家与文学之间的另一种载体、桥梁。正如林语堂在《吾国吾民》中所说:“书法提供给了中国人民以基本的美学……如果不懂得中国书法及其艺术灵感,就无法谈论中国的艺术……通过书法,中国的学者训练了自己对各种美质的欣赏力……这样,书法艺术给美学欣赏提供了一整套术语,我们可以把这些术语所代表的观念看作是中华民族美学观念的基础……在书法上,也许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这话说得真好!中国的汉字、毛笔,有的说已有2000多年,有的说足有5000年。直到清朝,绵延不绝。到了民国,各种各样外来的笔风行市场,只有那些功底深厚的人,坚持使用毛笔。毛笔换成铅笔、自来水笔,用于写作,自然“等而下之”,但依然保留了固有的一些特点和感觉。建国之后,自来水笔成为日常书写的主要工具,毛笔变为书法艺术的专用工具。汉字还是原来的汉字,但工具却今昔迥异了。而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换笔”运动不仅由机器代替了笔,而且汉字往往须由拼音来转换。我们离笔和汉字越来越远了。
但是,每个人都禁不住新鲜事物、科技新品的诱惑。我的电脑由浪潮PC机不断升级为组装的286、386电脑;显示器换成了彩色的、液晶的;打印机由针式的变成了喷墨的、激光的。自然码输入法也逐渐升级,功能很多、操作简单,满足了我的使用。观赏着色彩亮丽的液晶显示屏,操作着功能强大而又便捷的WPS文件系统,把如印刷品一样的文稿打印出来,确实有一种如痴如醉的感觉。现代化就是这样让人便利、快乐!但苦恼也常常会有。由于不熟悉操作系统,更看不懂英文说明书,难免操作失误,就会出现进不了系统、打不开程序的现象,这时就须请懂电脑的朋友来修理,一鼓捣就是半天时间。更可气的是,常常有病毒侵入、发作,辛苦输入的文字失踪了,系统崩溃了,这时就须抱着沉重的主机,打车到电脑城,请商家来维修和重装系统。还有,我们这一代人乃至前后几代人,由于跟汉字、跟笔的“血肉”般关系,总觉得电子屏幕上的汉字是虚幻的、暂时的,而只有纸张上的汉字才是真实的、永久的。这种感觉阻碍着电脑写作,使屏幕上的文字,要不滞涩紧促、要不自由泛滥。现在文学和学术作品中语言的种种问题,是不是跟电脑这种工具有关呢?时间耗掉很多,白银流走不少,小小电脑把人弄得团团转。说到写作,有了电脑,并没有增加了数量,也没有提高了质量。电脑写作,确有许多不便,因打字速度慢、选字费时间,打字与思维错位,反而影响了写作。另外,评论写作,要翻阅大量資料、书籍,堆在电脑桌上,很不便于操作键盘、鼠标。因此,当尝试一段后,我选择了手写+电脑的方法。我问过院里的一些作家,有几位也是采用的“兼容”方法。
个人电脑的进步让人难以预料。大约2005年前后,台式电脑逐渐退潮,笔记本电脑强势登场。过去担心笔记本电脑屏幕质量差,键盘不好用,内存容量小,后来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同样的功能,稍高的价格,自然可以接受。于是我把淘汰的和使用的台式电脑统统处理掉,换用了一台日本富士通笔记本电脑。几年后富士通落后了,又购买一台国产的联想笔记本电脑。15英寸的新电脑放在桌子上小小的、扁扁的、静静的。打开来,既可写作,又能上网,还能查资料、玩微信、收发邮件,几乎无所不能。且从使用笔记本电脑开始,电脑系统软件逐渐升级、稳定,电脑病毒发作减少,且自己可以动手清除,变成了一件得心应手、如虎添翼的工作利器。
我依然坚持用笔写初稿、电脑录改印的方法。从一些资料上读到,贾平凹写长篇小说,还是手工作业,写一部作品要用掉一小筐子中性笔;王安忆是先用笔写草稿,然后用电脑录入誊清。他们的做法更坚定了我的主意。我使用了很多年英雄金笔,但自来水笔需要不断吸墨水,且笔尖一磨偏就不好用;于是改用可以换芯的中性笔,高质量的中性笔出水均匀、笔尖顺滑,比过去的自来水笔好用得多,已成多数人的最爱。我用这样的笔写初稿,再用电脑录入修改,既享受了用笔写作的愉快,又利用了电脑的快捷,可谓一举两得。现在给报刊寄稿子,直接发电子文档,又省去了一道烦琐程序。前些年,我撰写了一部60余万字的专著《中国当代短篇小说演变史》,就是用手工+机器的方法完成的。过程顺利、效果甚好。
40年弹指一挥间,“换笔”成为记忆犹新的一件事。多么想像“五四”一代作家,手执毛笔写出一篇篇散发着墨香的作品,但已没有可能。用手写+电脑的方法,已很完美。偶尔走进离开多年的《山西文学》编辑部,看到年轻的编辑们,在电脑前潇洒自如地或编稿、校对,或上网、写作,不禁感慨:“这个时代是他们的!”
责任编辑 师力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