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阿丽,邓福康,陈 倩
宿州学院皖北城乡一体化研究中心,安徽宿州,234000
陕西省作为全国较早发展的老工业基地,工业发展是其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1],而“一带一路”作为从国家战略落实到陕西“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决策部署,是陕西省顺势而为,抢抓机遇的战略支撑。因此,陕西省工业高效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共享“一带一路”政策红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一带一路”为背景,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层次分析法(DEA/AHP)模型,选取12个指标体系对陕西省工业部门综合效率进行测算,以确定工业部门优势产业,为陕西省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在“一带一路”中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提供理论支撑。
数据包络分析(DEA)法是以“相对效率”为基础,对被评价对象进行相对比较的非技术效率分析方法,即将每个被评价对象作为一个决策单元(DMU)[2],通过对投入和产出的综合分析,确定各DMU是否DEA有效。
下面以CCR模型为例,说明DEA工作原理。
设有n个DMU,其投入、产出向量分别为:
Xi=(X1j,X2j,X3j,…,Xmj)T>0,j=1,2,…,n
(1)
Yi=(Y1j,Y2j,Y3j,…,Ysj)T>0,j=1,2,…,n
(2)
则第j个决策单元的效率评价指数为:
(3)
为确定各DMU是否最优,需对产出权重值U和投入权重值V进行变动,以得到hj最大值:
Ur≥0,r=1,2,…,s
Vi≥0,i=1,2,…,m
(4)
本文假设模型输入指标值全为1,以得到被评价对象中所有潜在最优组合,再使用层次分析法(AHP)评价两个单元的相对效率。如评价单元1和2的相对效率:
vi≥0(i=1,2,…,m)ur≥0(r=1,2,…,s)
(5)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使用公式(2)-(6)创建判断矩阵。
(6)
再运用AHP,解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此特征向量即为被评价对象的综合效率排序:
(1)将判断矩阵每一列正规化,得出特征向量:
(7)
(8)
(2)计算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
(9)
Aqi代表向量Aq的第i个元素。
本文构建了如下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见表1。
表1 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索洛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是要素投入量与技术进步的函数,即:
Y=A(t)f(K,L)=A(t)K∝Lβ
(10)
其中,A(t)是第t期的技术进步。
对上式两边取对数,对t分别取微分,得到:
(11)
y=r+αk+βl
(12)
对上式两端同时除以y得到:
(13)
本文采用2001—2015年全国和陕西省工业统计数据(原始数据来源于2002—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和《陕西省统计年鉴》),数据说明如下:
劳动:选择分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平均从业人数。
产出:本文选择工业总产值作为产出(按2001 年不变价)。
运用DEA/AHP模型计算各指标下产业的效率得分,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2001—2015年陕西省工业部门各个评价指标下产业效率值
在得到一级指标下各产业得分后,使用Matlab将各产业的一级指标得分作为输出指标,1为输入指标,得到各产业的综合效率[10],结果如表3。
表3 2001—2015年陕西省工业部门DEA综合效率
(续表)
表3中数据反映陕西省工业行业相对有效的产业是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文教和娱乐用品制造业、计算机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对陕西省的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相对无效的产业是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和木材加工制造业。
(1)本文将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文教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计算机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这10类产业作为陕西省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优势产业,其综合效率高,规模效益良好。应予以重点关注,并且给予大力支持和培育。
(2)木材加工制造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这4类产业成长速度慢,综合效率低、缺少持续发挥效用的动力。因此,在陕西省的未来工业发展中应该逐步放弃该类工业产业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