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第二中学
引言:体育虽是初中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但应试教育观念的存在,却让部分体育教师觉得没有必要过于认真的组织课堂活动,学生学好语文、数学等学科的知识就可以了,不用浪费时间在体育锻炼上。这种错误的认知导致了初中生身体素质差,真正意义上实现健康发展极其困难。如何改善弊端现状呢?兴趣教学法的有效运用应该引起体育教师的高度重视,实践过程中优化设计活动方案,然后提高教学质量,还将揭开当代素质教育的崭新篇章。
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需要教师认真的、负责的、计划性开展多种类型的课堂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沿着正确方向突破自我,远比一味灌输的效果好得多[1]。平时,体育教师不妨以“兴趣教学法”为主导,让学生自己选择活动的内容或者感兴趣的项目,主动参与过程中获取到不一样的情感体验,进而丰富运动经验,不断优化训练效果等。另外注意,要想学生顺利的完成规定任务,就必须完善好体育器材和活动场地。比如,在“塑胶跑道”上学生主要练习跑步,“足球场”上学生完成球类训练,“羽毛球室”自己准备工具也行,使用学校提供的器材也行,合理分组后去体会这一阶段体育运动的实际乐趣。再如,学校举办的“运动会”上鼓励运动细胞活跃的学生代表班级参加,为班级争得荣誉,也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方向。学生学会熟能生巧,运动兴趣不断增加,教师再去指导他们完成更有难度的训练任务,课堂上师生关系比较和谐,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兴趣教学中学生的运动自觉性已经养成,他们看清了项目练习,感到了无比快乐,对于后续教学中其他类型训练活动的开展亦充满期待。
如果要把兴趣教学法运用到初中体育的课堂教学中,就必须重构传统的教学模式,调整原本的引导方向,通过体育游戏的不断丰富,更好的启发学生们思维的创新力及想象力[2]。初中生喜欢游戏,爱玩游戏是他们的一种天性,体育教师不可以主导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实现所谓的全面发展,而应带入游戏元素,结合主要教学内容,以学生最喜爱的兴趣指导方式展开特色的体育知识宣教。比如,学生身体素质好,就选择难度偏大的体育游戏,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实心球练习中玩“滚球游戏”,通过双手、单手、正侧面抛球活动,更好的体现出因材施教的价值。兴趣培养、游戏练习中学生掌握了动作要领,体育教学工作一定可以走向更大的成功。
以前,大部分体育教师光喊口号,要求学生重复练习,课上始终缺乏“有效互动”,既限制着学生思维活跃,也影响着教学水平升高。学生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久而久之,就失去了体育练习的热情,他们应付老师与合作,小组之间偷懒、注意力不集中、探究兴趣不足等情况屡见不鲜。新形势下,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要求非常明确,整合了课程资源,简化了教学步骤,体育教师最应该指导学生做好的就是运动习惯的养成。比如,构建“游戏化”教学模式,在讲解篮球相关知识时率先询问学生:(1)你对换手运球技术又和了解?(2)如何发展我们的耐力?(3)积极参与过程中怎样关心他人?(4)更喜欢模仿练习还是小组互动呢?等…而后说明动作要领,设置不同难度游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了篮球竞赛,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游戏效果非常理想。要知道,只有恰当的引导才可以调动学生运动的激情,兴趣教学法有效运用,绝对是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3]。另一方面,“寓教于乐”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积极倡导的,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越好,参与游戏练习的时候表现的足够主动,教师则扮演好“监督者”的角色,时不时启发他们,总结环节给予评价,如此一来,体育教育就实现了以生为本,做到了因材施教,最终取得寓教于乐的结局成为必然。我们不能说“兴趣教学法”的运用对于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而言一定有效,但是,既然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创新教学模式又是非常必要的,那么,一边尝试兴趣教学一边探索新的路径也是极为可行的,只要目标始终明确,就有希望创造奇迹。
结束语:总而言之,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去除学生们抵触的情绪,能够打消他们的认知顾虑,也方便教师全面的落实育人计划,让素质教育理念更好的融合下去。其实,即便是兴趣教学过程中,学生也不可能直接产生浓厚的运动兴趣,这就需要教师们付出更多的努力,或者说投入更多的精力,帮助学生一边参与有趣练习,一边形成核心素养;重新认知体育知识,继而增强运动信心等。主要的教学问题已被解决,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有效运用就有意义,在此基础上,继续挖掘学生潜能,鼓励他们挑战自我,初中生即将拥有一个精彩人生,也可以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做出很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