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文心雕龙》的审美之“味”

2019-07-12 12:29胡柱娟河南大学475000
大众文艺 2019年7期
关键词:情味文心雕龙欣赏者

胡柱娟 (河南大学 475000)

一、艺术创作之“情味”

“味”这一范畴最初指纯粹的感官享受,在《文心雕龙》中有二十处提到“味”,但只有两处是表达生理感官上的味觉。《论说》中云:“伊尹以论味隆殷。”1其解释了擅长言论的伊尹用做饭调味的道理来解释执政,使殷代从此兴盛起来。虽然是感官之“味”,但也表达了在文学创作中要善用好的说辞,巧妙的文采来加强语言的说服力。《夸饰》中云:“荼味之苦,宁以周原而成饴。”2意思是苦菜的苦味,不会因为长在周氏家族肥沃的平原上就变成了甘甜的饴糖。这是感官之“味”,也是艺术创作灵感来源的一部分。在《文心雕龙》中,刘勰以“情”为基调,描述最多的是“情味”。情感表达也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

纵观全书,书中提到的“情”字有三十余篇,一共一百四十多处。刘勰强调“情”与“味”是相互联系的。他在《物色》中说道:“情以物迁,辞以情发。”3“情往似赠,兴来如答。”4其中表达了只有这种人与自然、心与物的和谐交融,才会使艺术具有“味飘飘而轻举,情晔晔而更新”5的意味,才会达到“物色尽而情有余”6的审美境界。在艺术创作前,艺术家总会因情而生创作灵感,例如古代的题壁诗,诗人将周围环境与自己的心境融合成就了众多千古名句。“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7就是唐初诗人王绩的题壁名句。这种“情味”还体现在绘画、书法、雕塑等艺术创作中,因为有了情感的融入便会充满独特的“情味”。若一幅作品只注重形式的表现,技法虽然很精湛,但是却不能引起重视。

刘勰又提出言辞之外道不尽的意味。《隐秀》中说道:“夫心术之动远矣,文情之变深矣……是以文之英甤,有秀有隐。”8其中的“隐”便是表现的言外之意,这种“隐”是情感的萌动,意境的生成,使“情味”若隐若现,飘忽不定。再加上艺术家的巧夺天工之“秀”,而“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矣”。9使欣赏者感到余味无穷。由此可以看出,在艺术创作中,情感是“深文隐蔚,馀味曲包”10的重要源泉。只有注入情感,深厚的作品才会含蓄多彩,包含的言外馀味才显得婉转曲折。

二、艺术审美之“韵味”

在《文心雕龙》中,刘勰认为,好的艺术作品在思想意蕴中是有“味”的。从欣赏者的角度来品味《文心雕龙》,刘勰强调“道”,即自然之美。刘勰运用比兴、夸张、用典、情景交融、对仗、意会等艺术技巧,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艺术韵味十足。

刘勰在《宗经》中说道:“至根柢槃深,枝叶峻茂……是以往者虽旧,馀味日新。”11意思是经书和树一样根深蒂固,树枝长树叶就会长得茂盛,在文章中言简意赅但意蕴深厚,做事平凡但影响深远。所以虽然这些著作历时久远,但意义却日日新颖。刘勰评论经书是如此,就像现代人评论《文心雕龙》一样。虽然年代久远,但馀味充盈。这就是刘勰所说的“韵味”,一种思想意蕴的支撑使得经典永远屹立于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之林。刘勰也评论班固编写的《汉书》,其继承了前代史家的事业,特别是从司马迁的《史记》中收益颇多,从而使“其十志该富,赞序弘丽,儒雅彬彬,信有遗味”12。其中的“遗味”是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回味和记忆延伸。可见,刘勰对《汉书》的评价极高。《声律》中云:“是以声画姸蚩,寄在吟咏,吟咏滋味,流于字句,气力穷于和韵。”13刘勰认为,“滋味”本质上也是一种音乐美,就像诗歌的韵味从一字一句中流露出来,抑扬顿挫,富有情调。这也是韵味在声律中的体现。这中“滋味”会给欣赏者带来韵味无穷的感觉。《丽辞》中说道:“体植必两,辞动有配。左提右綪,精味兼载。”刘勰使用对偶的手法,使文辞前后照应、彼此映衬而意味深长。同时刘勰认为,事物的生长自然成双成对,文辞的运用也往往对偶。在艺术创作中若能上下左右兼顾,精义与韵味就能同时表现出来。例如画家在画山水画时,不仅要兼顾到山水在画布上所占的比例大小,还要兼顾到留白,使整幅画显得有韵味有意境,有情感有故事。

《总术》中云:“数逢其极,机入其巧,则义味腾跃而生,辞气丛杂而至。视之则锦绘,听之则丝簧,味之则甘腴,佩之则芬芳,断章之功,于斯盛矣。”14刘勰认为,如果技巧掌握得非常好,时机又掌握得很巧妙,那文章的义理韵味便会涌现出来,文辞气势便会蜂拥而至。使人赏心悦目,听得悦耳,品得甘甜。因此,艺术创作首先要注重根本,彻底弄清其原理,掌握技巧,抓住要点。当然,“情味”会为作品增添姿色,而好的艺术作品会油然而生出一种独特的韵味。刘勰的《文心雕龙》无论是从创作手法中品味,还是从情感表达上分析,用刘勰自己的观点评论《文心雕龙》的审美之“味”,那就是“滋味流于字句”“深文隐蔚,馀味曲包”“往者虽旧,馀味日新”。

注释:

1.2.3.4.5.6.8.9.10.[南朝梁]刘勰著,杨照明校注:《增订文心雕龙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分别在第249、470、573、574、574、574、500、500页.

7.[清]彭定求等:《全唐诗1》卷三十七,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24页.

11.12.13.14.[南朝梁]刘勰著,杨照明校注:《增订文心雕龙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分别在第27、208、435、536页.

猜你喜欢
情味文心雕龙欣赏者
留出想象的空白
论《牡丹亭》的情味
——并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比较
艺术欣赏是对作品的再创造
浣溪沙·六安行吟
从日用瓷出发谈理念对欣赏者的意义
现实的东西
——文学作品中的情味展示
《文心雕龙》选读
《文心雕龙》: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巨著
教师听课时身份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