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戏剧成为一种传播的工具或者手段
——浙江传媒学院“四课联动五位一体”公共戏剧教学体系的探索

2019-07-12 08:30浙江传媒学院310018
大众文艺 2019年22期
关键词:通识戏剧学科

卢 懿 (浙江传媒学院 310018)

如果说通识教育是传统戏剧教育改革的背景,那么数字化、虚拟化则是戏剧艺术必须面对的生存环境。数字技术使得传统艺术之间的鸿沟逐渐弥合甚至消失,传统戏剧艺术的内涵与外延正在发生迁移,影视与舞台所使用的艺术载体不仅相互融合,也同时面临在网络等新媒体之上共同发展的机遇和前景。

谁也不曾怀疑荒诞派戏剧家尤涅斯库的名言:戏剧是人的本质需要。正如谢克纳的“社会表演学”的解释:表演不仅出现在虚拟的假定的戏剧情境中,而且也真实地发生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在人人都是记者、导演的自媒体时代,不经意间的“表演”有可能被无限量放大,产生舆论场的“洪荒之力”。因此,对以培养各类专业传播人才为己任的传媒院校而言,戏剧教育除了为了职业需要而进行的职业训练和为了美育而进行的通识教育以外,还可能存在第三种模式的可能性——公共戏剧教育:即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价值回归,内化为基本行为素养,外化为专业核心能力。对传媒专业学生而言,今天的戏剧教育不仅仅是人格的完善和审美的陶冶,而是将其作为一门工具广泛应用于传播实践中的能力,通过控制肢体语言,适应环境、传达思想感情、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一、戏剧教育在传媒院校中的地位“升格”

从学科角度看,戏剧在不同类型的高校所处的“戏剧情境”各不相同。在专业戏剧(戏曲)学院,毫无疑问是主流学科;在综合型大学,比如师范类高校,属于辅助性学科或者支撑性学科,而在以新闻与影视艺术为主体的传媒类院校中,戏剧应当归为基础性学科。2012年国务院学位办调整学科目录,将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同时把原来戏剧戏曲与电影艺术、广播电视艺术整合为一个一级学科。这既反映也强化了这些艺术种类之间的关联性和融合性,同时也验证,数字化技术正在弥合所有视听艺术之间固有的鸿沟,而VR技术的成熟使得三度空间的舞台与二维呈现银幕之间差异性逐渐消失。

传媒并不是严格的学科概念,但是在当下已经成为一门显学。国内冠之以“传媒”的本科院校已有9家,这些学校在办学上各有特色、各显神通,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是以戏剧戏曲影视学和新闻传播学为主干学科,优势特色专业也均在这两个学科专业大类之下。根据国务院学位办的学科排名,中国传媒大学这两个学科的排位在国内大学中名列前茅;浙江传媒学院的戏剧戏曲影视学在武汉大学邱峻平排行榜中也进入全国前5%,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国内所有的传媒院校都开办戏剧类专业,包括戏剧影视文学、表演、戏剧影视美术、导演等专业;而其他传媒艺术类专业与戏剧高度相关,比如动画、音乐表演、文化产业管理等;新闻传播类专业同样离不开戏剧教育,在出镜记者、新闻发言人的培养中,社会表演学已经成为一门必修课程。

如果从课程角度看,在传媒院校中,戏剧类课程有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学科基础课,还包括面向理工科的公共基础课程。概括一句话:量大面广、多头多层。据统计,浙江传媒学院戏剧类课程门数总量约占全校课程总门数10%左右,其中不乏像《影视剧本创作》这样的省级精品课程,受益学生超过70%;课程体系整体上沿用专业院校的课程框架,学科基础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只是在专业课的基础上做减法或者除法,真正意义上的传媒戏剧教育课程体系尚未成形。总之,课程庞杂不成体系、多头管理互不交通、理念陈旧理论与实践脱节等这些问题是传媒院校目前的通病。

二、通识教育大潮下传统戏剧教育模式的尴尬

对传统戏剧人才培养模式的诟病早已有之,认为“当下戏剧教育,更注重教育的实用价值,快速成型的教育方法和明星教育理念,捆绑了教育模式”,造成“理论结构单一、专业视野狭窄、学生实践表象化、专业培养技能化、艺术表演浅层化等诸多问题”。最能支持这种观点的一个数据是“美国的戏剧专业毕业生中只有大约3%会在戏剧影视界谋生”,但是,如果因为这个原因舍弃专业教育选择通识教育,那是不负责任的功利主义。通识教育并不不注重功利性、实用性和快速性,不是让你快速的成长,也不是为了在职业道路中有多少灵便性,而是要你回归人之为人的根本去。

如果我们仅仅把通识教育理解为区别于专业教育的另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不恰当的,重要的在于它代表着高等教育的一种趋势。一般认为,所谓“通识教育”是由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而生,强调的是人全面自由的发展,目的在于培养“全人”或者“完人”。正如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提出:理想的教育应包含人类的全部文化,理想的人应是全人,应具备全部人类的文化,即培养真(学问)、善(道德)、美(艺术)、圣(宗教)、健(身体)、富(生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通识教育的兴起是工具理性向人文价值的一次回归,这也是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模式。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表示,“现代社会,工具理性大行其道,价值理性日渐式微,人们缺乏对价值、意义的关注。高校如果过分强调专业训练、职业训练,而忽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那么这所大学就会成为职业培训机构。”目前,就戏剧专业人才培养而言,通识教育模式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完备的课程体系,大多采用复合式培养模式,即部分戏剧专业课程+其他专业课程。其实质是主副修制或者双学位制,这种简单的物理组合很难体系课程体系应有的自洽性。

当中国的高等教育由大众阶段向普及阶段过渡时,即使是传统精英教育的最后堡垒,比如专业的艺术院校,也必须面临通识教育的变革。上海戏剧学院原副院长孙惠柱教授的意见是“在我们原有的职业训练模式之内,还是可以借鉴通识教育的理念,把表演、导演、文学、舞美的界限适当地打通。”这种一专多能或者多能一专的培养模式拓宽专业的岗位面向,对提升学生专业适应性无疑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无论是开设第二学位、还是主副修制,都是以增加学时学分为条件的。目前国内高校的副修专业一般在25个学分左右,而第二学位则要增加40个学分左右,而且这些学分一般均为必修课程。

事实上,通识教育对传统戏剧教育最大的挑战并不在于专业口径的宽窄,专业延伸线的长短,而在于课内用于专业学习和训练的时间被大大的压缩了,原来的课程体系难以为继。学时学分的压缩,大量选修课的开设,使得学生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性,而代价是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的离散化、碎片化。浅尝辄止、点到为止,正成为高校传统戏剧教育的通病。

三、基于公共艺术理念的戏剧教育

传统的职业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职业化、专业性,具有极强的目的性,体现了工具理性;而通识教育则强调为受教育者提供多元的、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比如通过戏剧等其他艺术教育实现对人的美育提升和人格塑造,是实现完人教育的最有效载体,体现了人文价值。然而,对传媒专业学生而言,这两种模式似乎都存在偏颇之处。理想的、作为通识教育的戏剧教育应该实现工具理性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与深度融合,“理术结合、知行合一”这正是公共艺术的理念。

基于这种理念,必须打破三种固有的壁垒:一是学科专业壁垒,不再以传统的艺术门类分割教学资源,在公共艺术旗帜下重新整合,包括师资、课程和其他教学资源;二是课程学习与校园戏剧的壁垒,将课程建设与校园戏剧社团建设有效对接,实现相互促进、彼此联动;三是专业和非专业的壁垒,以项目为平台,实现各专业、各年级学生交叉组合、各得其所。

四、“四课联动、五位一体”教学体系的探索实践

浙江传媒学院公共艺术教育部成立4年以来,通过不断探索,逐渐摸索出一套具有传媒特色的公共戏剧教育模式,即“四课联动、五位一体”。通过理顺课程—工作坊---社团---舞台---竞赛的相互关系,实现五位一体的四课堂联动新模式。所谓“四课堂”,即为:立足于课堂教学的“第一课堂”;结合学生社团、教师工作室等开展艺术实践的“第二课堂”;利用社会资源和平台,将公共教育延伸到校外的“第三课堂”;利用优质网络资源开展线上学习的“第四课堂”。

1.全力打造“第一课堂”,建设有传媒特色的公共戏剧课程

学校在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将《戏剧鉴赏》列入“通识教育限选课”,还开设《戏剧与新舞台实践》、《京剧ABC》、《舞台人物造型》等系列选修课程12门,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改革课程教学方法,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注重践行“理术结合,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开展体验式的艺术实践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五位一体循环驱动,有效实现第一、二、三课堂联动,培养各类戏剧人才

公共艺术教育部立足课程,通过各类教师工作坊引领学生艺术社团,搭建校内外艺术展演舞台和高水平竞赛平台,打通第一、二、三课堂,真正实现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这种以课程为基点,以工作坊为牵引点、以社团为增长点、以校内外舞台为着力点、以专业竞赛为亮点循环驱动模式四课堂联动提供了现实的路径保障。

3.线上、线下相结合,发挥第四课堂在公共戏剧教育中的作用

学校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利用新媒体开展“第四课堂”的公共戏剧教育教学。引进《戏剧艺术鉴赏》 慕课课程,配备一名专业老师进行“助教”,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混合式”的课程教学;打造有传媒特色的“读百部书,看百部电影”的优质网络教学资源,满足学生利用平台进行公共艺术课程学习的要求。

就一项系统性的改革而言,我们的尝试还只是初步的。总之,传统的戏剧教育在通识教育的大背景下既需要改革又必须坚守,既要破又要立,既要允许试对也应该宽容试错。

猜你喜欢
通识戏剧学科
学科新书架
【学科新书导览】
有趣的戏剧课
高校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现存问题及应对策略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与路径构建研究
戏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