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金峰 (江苏省邳州市柳琴剧团 221300)
邳州跑竹马是流行于邳州当地的民间舞蹈形式,流传广泛,是邳州特有的地域文化符号之一。2008年,“邳州跑竹马”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和保护“邳州跑竹马”,对于提高邳州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增强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社会凝聚力,具有现实而又深远的意义。
“邳州跑竹马”俗称“竹马舞”、“竹马会”,始于明代,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传统竹马会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初八结束。旧时“跑竹马”演出前要先举办“参驾”(上香)仪式,“参驾”后才能进场表演。历史上“邳州跑竹马”发展的鼎盛时期,各种阵式达30多种,目前尚能演出的仅12种。上世纪五十年代邳州流行数十个“竹马会”,分布于全市各镇。每个“竹马会”的演出风格、表现内容都有所不同。目前,邳州市只有赵墩镇滩上村有“竹马会”,现有演员60多人。官湖镇、宿羊山镇有熟悉跑竹马的艺人,有恢复“竹马会”的条件。
自2003年文化部、财政部、中国文联,共同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以来,我市文化主管部门就把民间舞蹈“邳州跑竹马”列入重点挖掘对象,组织人员搜集、整理邳州跑竹马的舞蹈程式、文字记录、图片和服装道具等资料,建立档案库,并重新制作服装、道具和召集老艺人进行复排、表演。2007年,“邳州跑竹马”列入江苏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邳州跑竹马”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邳州市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门不断加大保护工作力度,10年时间里,共举办培训班16期,培训新演员200多人,组织演出600多场次。2010年参加江苏省第九届“五星工程奖”广场舞蹈大赛获铜奖,2011年参加“江苏省音乐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演”获优秀传承奖。2014年参加江苏省第十一届“五星工程奖”演出,获“五星工程奖”银奖。2017年4月,由“邳州跑竹马”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屈绍金编著的《邳州跑竹马》一书正式出版发行。目前,该项目现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
当前,邳州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愈加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愈加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邳州跑竹马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历史机遇:
1.市政府指定市文化馆为邳州跑竹马的项目保护单位,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为项目保护提供了组织保障。
2.市政府高度重视跑竹马保护工作,对该舞蹈服装道具制作、艺人传习培训、展演展示等传承、传播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3.涌现出一大批热爱跑竹马的艺人,对项目的传承、传播提供了人才保障。
4.经过普查,收集、整理跑竹马项目和老艺人的图片、文字、影像资料等都比较齐全,为保存、传承与展示提供了资料保证。
机遇和挑战总是并存的。当前邳州跑竹马的传承和保护工作面临的严重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跑竹马盛行于旧时每年正月的元宵节期间,是传统民俗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表演内容,是当地民众朴实情感的真实释放。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外来现代快餐式文化正逐步挤兑着固有的本土文化,“跑竹马”原生存环境已发生很大改变,活动空间越来越窄,表演传承的内在动力和机制正不断弱化。
2.表演团队数量急剧减少,分布面明显收缩。目前,邳州市只有赵墩镇滩上村有“竹马会”,尚能坚持排练和演出。官湖镇、宿羊山镇有熟悉竹马会的艺人,有恢复的条件,但还不能坚持排练和演出。
3.随着时间推移,一些老艺人过世,致使部分“跑竹马”传统技艺失传,很多相关资料缺失。比如阵法原来有30多种,现在仅能演出12种,原来还有一种叫“悠闲”的辅助演出形式,现已失传,音乐部分原有100多句唱词现在几乎不用,需要继续挖掘、整理。
4.“跑竹马”面临人才队伍老化,老艺人丧失传承能力,后继乏人的局面。现在中年人大多在外谋生,逢年过节才回家,年轻的一代大多在校学习,不上学的以在外务工居多,很少有人愿意学,所以后继人才培养难度大。
5.“跑竹马”属集体性质的舞蹈项目,人物角色多,不仅组织排练难度大,而且服装、道具和演出补助等投入也较大。
以上这些问题只有得到妥善解决,邳州跑竹马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建立健全邳州跑竹马的保护和传承体系,为维护地区文化多样性,进一步提升邳州历史文化的影响力,增强邳州文化软实力,发挥应有作用。要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注重“邳州跑竹马”项目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实施原真、整体、活态保护,使该项目得到社会的普遍确认、尊重和弘扬,实现保护成果社会共享。
通过有效的保护和传承,进一步培育“邳州跑竹马”赖以生存、发展、繁荣的土壤。要建立完善的“邳州跑竹马”项目和传承人保护体系;实现“邳州跑竹马”保护与传承工作科学化;项目和传承人文字、图片、视听资料齐全化;表演和展示工作常态化;项目分布和表演群体扩大化;传承人数量、年龄结构合理化。使邳州跑竹马”传统阵法在挖掘的基础上得到全面恢复,做到项目传承有序、传播广泛。
目前,在邳州跑竹马的传承和保护上,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要加强邳州跑竹马资料库建设。继续充实和完善“跑竹马”的文字、图片和视听资料,进一步丰富收藏资源,并分别建立实物和数字化资料库,实施长期、妥善保存和利用。
2.要建立规范的传承培训制度,加强传习所建设,扩大演出和传承队伍。通过激励措施,不断增加“跑竹马”团队,扩大表演队伍。在基础比较好的滩上、官湖、宿羊山、运河、邳城、铁富等镇、村,建立“跑竹马传习所”,以方便散落在民间的老艺人授业带徒,使竹马会的分布范围和表演者的年龄结构层次更加合理。逐步恢复竹马会排练和演出,鼓励“跑竹马”进校园、进课堂,既组织学生观赏,也向学生传授表演技艺。文化主管部门也要利用每年的农闲时间,分别在各镇传习所定期举办“跑竹马”培训班,通过传承人的讲解、指导和现有表演团队的示范教学,使新学员逐渐掌握邳州跑竹马的舞蹈技艺。
3.要积极组织邳州跑竹马团队参加国内外文化遗产展演、展示和交流活动,鼓励该项目表演走出去。把该舞蹈的表演纳入 “送戏下乡”或惠民演出活动,实现表演、传承常态化。要逐步恢复“跑竹马”的部分失传阵势,使人们能够看到原始、原貌的“跑竹马”。
4.要加强宣传和传播。积极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报道“邳州跑竹马”演出动态和保护工作成果;组织编写新版《邳州跑竹马》一书,拍摄制作《邳州跑竹马》光盘,并出版发行;依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平台,实现该项目保护成果的社会共享。建设邳州跑竹马展示馆,通过文字图片展示、演出道具服装陈列、表演场景制作、演出视频资料播放及参观者现场体验表演等形式,全面展示该舞蹈的艺术特色。
5.要强化邳州跑竹马的传承和保护保障措施,要严格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邳州跑竹马”实施保护;要把保护规划中的重点任务列入相关部门和各镇的年度工作计划,并进行考核。市政府要把“邳州跑竹马”的保护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同时设立该项目的专项保护基金,募集社会资金参与和支持对该项目的保护。要建立代表性传承的的命名、表彰制度,做好后续传承人的储备。逐步提高对传承人和骨干表演团队的资金补助,激励传承人和骨干表演团队做好项目传承和传播工作。
邳州跑竹马历经几百年的风雨沧桑流传至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它发扬光大,一代一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