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创作中运用民俗文化元素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9-07-12 08:30韩博储南京师范大学210097
大众文艺 2019年22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俗创作

韩博储 (南京师范大学 210097)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生活与生产中逐渐产生并发展下来的风尚事物、社会习惯、生活文化。譬如存在民族聚集地的意识形态、社会结构以及物质文化等。从理论层面上来讲,民俗文化为我国文化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丰富我国民族文化的内涵,实现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完美融合。然而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文化在当代社会中,需要通过媒体传播的形式得以延续,以此使民俗文化发挥应有的时代价值与社会价值。

一、民俗文化对电影创作的影响

现阶段,影视创作通过本土化的主题、轻松愉悦的音乐以及精致的画面表现,迎合普通大众的探索与好奇心理,并以此缓解普通大众因快节奏生活所带来的压力,推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相较于传统的影视作品,民俗文化为当代电影创作带来了充足的新鲜感,开拓了电影创作题材,使电影创作者将民俗文化中的婚礼、宗教、葬礼及生活习俗等制度,纳入影片选题与创作的过程中。此外,创作者也可将与民俗文化相关的节庆意识、艺术作品、考古发现、历史典故、习俗、建筑、寓言、传说及神话,甚至将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对民俗文化的研究成果与哲学思想融入到电影当中。譬如在英国电影《失落文明》当中,电影创作者根据考古学家的发现,将远古民族与文化展现在观众面前,反映出文明变迁的艰辛历程。通常来讲,民俗文化内容决定了电影作品的整体表现。蕴含民俗文化的电影作品通常有语言质朴、冲突集中、环境突出、画面晴朗的特点,集中地表现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间的矛盾、冲突。而拥有悠久历史的民俗文化,深沉广博、淳厚质朴,绵远悠长,需要电影创作者利用远景、长镜头、慢节奏来表现,才能充分凸显民俗文化特有的思想特质。虽然民俗文化形成于相对落后的牧业文明与农业文明当中,但拥有着一种舒缓的、和谐的、自给自主的社会状态;与城市的浮躁与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民俗文化是相对原始的静默,是使观众跳出都市生活,加深民族思考的关键渠道;民俗文化中的乡村群体的关系较为真诚、简单,具有着原始的朴实美,需要电影创作者利用长镜头,慢镜头来呈现。总体来讲,民俗文化能够为电影创作开辟新的方向,能够使电影创作富有新的内涵,使影视创作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二、电影创作应用民俗文化的问题

(一)立意角度的负面化

民俗文化是特定地区的社会习惯、生活理念的总和,是民族发展与前进的阶梯。然而在电影创作过程中,影视创作者通常将民俗文化中的封建残余作为主要立意点,通过角色与旧风俗的斗争,丰富角色的性格特征,推动情节发展。然而电影创作者通过展示民俗文化中的文化蒙昧、弊端、畸形、病变,对唤醒自然、健康、清醒的生命觉悟与人性境界有着显著的作用。然而观众难以从观影过程中实现对民俗文化的高度认可,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认为民俗文化是落后的、腐朽的、不堪的文化体系。这显然违背了电影创作者应用民俗文化元素的初衷,不利于民俗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不利于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文明的统一与融合。而在影视创作层面,创作者难以甄别民俗文化与封建残余的特征,往往混淆两者的概念,致使民俗文化陷入封建文化的范畴中,进而形成思维定式,影响着民俗电影创作的走向。

(二)文化表现的平面化

当前的影视创作者在应用民俗文化元素时,常常将代表民俗文化的自然景观、建筑装饰以及礼仪活动作为民俗文化的外在形式,难以从思想层面与文化层面审视现有的民俗文化,致使电影创作中的民俗文化呈现平面化、肤浅化、形式化等问题,极大地影响着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在实际的电影创作过程中,创作者通常以纪实风格、灵活地、自然地、随意地捕捉民俗文化中的视觉美与形式美,却缺乏对角色与文化的表达,形成严重的割裂感,致使观众难以将角色与民俗文化相结合,极大地削减了电影的文化内涵。究其原因,在于电影创作者没有将民俗文化中的文化意识进行充分的表现,无法使观众了解到形式丰富的礼仪活动背后的文化根源。

(三)电影受众的局限化

以民俗文化为特色的电影作品通常面临着电影受众的问题。通常来讲,民俗电影往往采用浓厚的地方语言、民俗活动以及丰富的民族神话,使电影整体的真实观与地域感得到提升,然而该类电影仅仅满足于本土观众的观影需求,而对外地观众来讲,影片过于晦涩,过于本土化,难以在语言及行为上,理解该地区的民俗文化。简而言之,电影受众局限化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观众对影片的认同度差异化,影片缺乏承载观众认识“民俗文化”的介质,使观众的情感难以得到寄托,进而造成民俗电影出现票房成绩有限,资金收益不足等问题。

三、电影创作应用民俗文化的策略

(一)明确民俗文化中的文化内涵

电影创作者应加深对民俗文化的理解,利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参与到特定地区的民俗活动当中,以该民族的视角,审视民俗文化的形成渊源、文化内涵以及人文特征,进而充分理解民俗文化在民族发展中的意义与作用,进而利用马克思唯物辩证的方法区别民俗文化与封建遗留。在电影创作立意层面,影视创作者应将民俗文化作为角色性格形成、故事推进以及思想抒发的依据,并将封建遗留或人性中的丑恶作为故事冲突的主要载体,以此在推进故事情节的同时,完整而详尽地呈现民俗文化中静默、质朴、内隐的审美特征。使观众对民俗文化产生遐想,进而自主探寻民俗文化的发展规律,推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譬如电影《可可西里》、《冈仁波齐》等,便是典型的代表。

(二)挖掘民俗文化中的人文特质

影视作品要想充分表现民俗文化,不仅需要对当地的自然风光、节庆礼节、建筑风格进行描述,更要从思想层面上,使民俗文化融入到电影叙事中。以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为例,女主角由于不愿像其它女孩那般度过平凡的一生,不想屈服于“女人生来就要洗衣刷碗”的命运,决定跟随父亲,学习摔跤技巧。虽然影片将情节建立在角色理想与传统思想的冲突上,但对我国如何利用民俗文化推动故事情节,却拥有着较大的启迪。在影视创作过程中,电影创作者要挖掘潜隐在民俗文化中的文化意识,思想意识,借助该民族根深蒂固的文化意识,影响并改变角色的行为,进而使角色与民俗文化充分地融合起来,以此推动电影情节的快速发展。此外,电影创作者要善于运用能够表现文化思想的镜头,利用“空境”、“长镜头”将角色的情感、民俗文化意识进行呈现,表达出特定情景下,角色丰富的思想情感。

(三)构建民俗文化中的叙事介质

叙事介质主要指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在接触其它文化时,进行情感寄托所需要的事物或角色。简而言之,电影创作者要在影片中设置观众所熟悉的事物或人,以此拓展民俗电影的观影市场。首先在对白上,电影创作者要用通俗易懂的民俗语言,在凸显地域特色的同时,提高其它地区观众的理解程度。其次,改变叙事风格。传统的民俗电影主要采用文艺电影的叙事风格,普通观众在文艺电影的观影层面上,认同度较低,以致民俗电影的票房成绩不尽人意。因此,电影创作者需要改变电影叙事类型,将民俗文化元素融入到商业电影、类型电影的创造中,以此扩大电影的受众面。最后,设置角色身份。电影创作者也可将主要角色设置为观众所熟悉的现代角色,通过电影前期的铺垫与渲染,使观众的情感“移情”到主要角色身上,进而跟随角色的步伐,探寻民俗文化丰富的文化内涵。

四、结语

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民族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基石,因此利用电影媒介宣传并传承民俗文化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诉求。然而在民俗文化应用于电影创作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电影创作者对民俗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没有上升到特定的高度,致使民俗电影形式单一、内容晦涩。因此,在运用民俗文化元素时,电影创作者需要充分体验民俗文化,探索民俗文化的内在美与形式美,进而利用文化心理与文化思维,提升电影作品的真实性与思想性。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民俗创作
清远非遗民俗日历
基于民俗文化视角下的潮汕旅游资源开发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民俗中的“牛”
漫画民俗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