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佳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世茂小学,江苏 苏州 215300)
小学体育课堂应该返璞归真。从小学生的视角出发小学生应该积极加入体育锻炼中,强化体质、发展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应设定简明的教学目标,选用最简的教学内容,构造最简的教学程序,采用最简的教学方法,编辑最简的教学语言,进行最简的教学评价,使用最简的教学器材。由此,删繁就简,从“简”中实现体育课堂最初的自然状态。
“教学目标”是大多数学生在上完一节课后的收获。学生通过一节课的技能教学,不断取得成功而获得自信。在小学阶段,一节体育课的时间是固定有限的,我们应该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有获得感,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简单明确,要尽可能做到科学、可测。例如,教学水平二、四年级上的跨越式跳高的第一课时,设定的教学内容是《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初步学习助跑与起跳的动作技术;(2)发展学生的弹跳能力以及上下肢协调配合的能力,提高身体素质;(3)展现学生勇敢果断的精神面貌。由此可见,这些教学目标一个侧重的是课的重点,一个侧重的是课的难点,这样的目标让一节体育课变得目的明确,避免了目标大而统,做到了安排恰当、具体、操作性强。在小学体育课中,设定简单易达成的目标能够让体育教师更好地把握课堂,让学生能够明确知道这节课你需要学会什么,达到怎样的学习效果,实实在在地获得收获的喜悦,获得满满的自信。
作为小学体育教师,要学会从繁多的运动项目、游戏中选择对少年儿童生长发育有帮助的教学内容。既不能让学生超负荷运动,也不能让学生低负荷运动,要深入少年儿童体能与技能的最佳发展区。简化教学内容,并不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而是需要教师深入教材,抓住教学问题的关键,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提炼出教材的精华,从而简化课堂教学内容,以简驭繁,让学生从中获得较大的学习效益。例如,水平二四年级上《跨越式跳高》,将该教学内容分为6 个课时,第一课时是以游戏的形式学习助跑与起跳的动作技术;第二课时是学习不同的助跑与起跳的方法;第三课时是学习跨越式跳高过杆的动作;第四课时是学习跨越式跳高的起跳方法;第五课时是学习跨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结合的动作方法,第六课时是跨越式跳高考核,如此安排教学内容,既简单,又循序渐进,又把握住了每节课每个阶段的重点。如果把一个教学内容在体育课堂中安排得过满,那么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就会失去学习这项运动技能的兴趣;而简约的教学内容更能让学生容易接受,并且能更好更快地掌握该项运动技能。
在设计教学环节中,教师为了获得满意的体育教学效果,往往会考虑很多,想要更多的亮点。如果每个环节的变化较大,就会导致因为时间的问题而对一些教学内容一带而过,这样就会使得教学效果不明显。体育课堂教学不是箩筐,而是让孩子体验运动的快乐的地方,在愉悦的氛围中增强体能、掌握技能和知识。因此我们就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简化教学过程,实施的过程要适度、简单,要根据学情、教学目标以及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实施教学,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每一个教学环节。例如,水平三五年级的《蹲踞式起跑》,设计者设计了四个环节:一是热身慢跑、徒手操、专项活动;二是蹲踞式起跑的学习;三是小游戏——蚂蚁搬家,主要练习上肢力量,上下肢锻炼有效地结合起来;四是放松总结。这样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这节课我到底要学什么,我在做什么,我该怎么做。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应该简便,要直击重点,真正做到简约而不简单。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基础与个性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以便完成教学目标。对于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对于容易或者稍微有点难度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来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但是我们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从而达到预期的课堂效果,这才是最佳的教学途径。对于教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应该根据课的内容来定,不要盲目滥用,也不要迎合时尚、囫囵吞枣的搬进课堂,而是要仔细的研究、消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样才能真正地为学生考虑。
简洁语言就是对教学语言进行精心设计、反复提炼,尤其对于讲解教学主教材的语言更要具有概括性,同时要让学生容易明白其中的意思。讲解要讲究精简有效,语言简要并不是仅仅去的删减语言的字数,而是要精炼语言,抓住讲解的目的,分化内容的重难点。精简语言的基础需要对运动技能进行深入剖析,弄清这项运动的本质,在此基础上进行精炼,语言自然而然地就简洁明了。如学习前滚翻,可按完成动作顺序编成教学口诀:“下蹲手前撑,蹬后要团身,滚动成圆形,翻转抱膝蹲。”这样讲解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接受,还能有更多的时间来练习,学习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提前编辑好教学语言,对于随机性的语言要注意记录,尽可能做到用词简单、一语中的。
简洁明了的教学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激情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教学评价应当透明,要一语道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以及困惑。例如,学生在学习难度较大的动作技术时,会经常出现学习的瓶颈,这时如果教师给予积极的教学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对于学生的学会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在学生完成体育活动项目后,有时教师的一个表扬、一个微笑、一个大拇指点赞等等都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激情。简要的教学评价既能生成体育教学的别样精彩,又能抓住教学课堂中学生稍纵即逝的学习表现。
体育器材是体育教学中必需的上课条件,器材运用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在体育课中,在器材的选择上要能简不繁。器材的合理使用能为体育课堂增添光彩,一节体育课所使用的器材应该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在体育课中,教师可能在一整节课中仅用一种器材贯穿全课,发挥器材的多种功能,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在一些课堂中,教师会在一开始使用辅助器材,到了基本部分又使用本节课需要的器材,最后在结束部分又用了放松器材,这样频繁地更换器材,学生会体验到了新鲜感,但学生的好奇心与频繁的更换器材往往会导致上课秩序混乱,课堂时间难以把控,所以在使用器材要做到能简不繁,宜少不宜多,课堂中要巧用器材,尽量做到一“材”多用、一“材”多变、一“材”多效,把握住最佳的课堂效果。
“返璞归真”不是对小学体育课堂进行“瘦身”,而是“以简驭繁”。 “至简体育”留给孩子的应该是自主、自觉能动的体育活动与锻炼,由此让体育课堂、体育教学获得“省时高效”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