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茜
摘 要:思维导图是全新的教学方式,通过图片、图像、文字的结合,联系了零散知识点,构成了一个思维工具。思维导图的应用,对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效果的优化来说是非常有利的,教师应该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运用思维导图工具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指导,让学生的认知体系逐渐完善,学科成绩有所进步。最终达到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目的,有助于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持续加快。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思维导图;应用研究
英语是三大主科之一,英语能力的提高,可以让学生顺利走上一条全面发展的创新之路。写作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具体实践环节运用思维导图,通过教学形式的更换、教学内容的补充、有效策略的实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突破自我、挑战未知,进而成为有理想、有追求又优秀的人,这是教师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给学生更多的体验机会,未来,他们就能创造出美好的明天。
一、导入环节应用,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不能对知识进行直接灌输,一般情况下,诱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知识的海洋中,教学效果会更好。合理设置导入环节,运用思维导图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再引用一些趣味元素或者新颖材料,帮助学生提高作文能力,掌握作文技巧,如此,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才能变得异常顺利[1]。比如,学习“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一课时,针对中心思想内容的介绍,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媒体技术,针对相关问题的设计,教师要说:“Boys and girls,do you have any plans for the future?”“Whats your favorite job?”“How to set up a correct career outlook?”...在学生面对导入问题而积极思考时,教师可以板书关键词,然后画出一幅思维导图。经过词汇的积累,学生思维异常得活跃,接下来,让他们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引发他们深层次的思考,课堂因此焕发活力,教学成效事半功倍。
二、建立写作框架,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生常对写作感到迷茫,教师利用思维导图教导他们建立写作框架,联系现实生活,远比直接布置任务,让学生盲目学习的效果好得多[2]。比如,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思维导图,介绍它的构建方式、大致內容、简单思路,同时询问学生:“Is there anything you dont understand?”“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different ideas?”,让他们产生表达的兴趣,具备写作的动力。然后,以“School life”为题,建立写作框架:(1)描绘学校生活的样子。(2)概括平时发生的有趣的事情。(3)说一说自己对学校生活的畅想。(4)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根据这个框架完成写作任务,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教师可以实施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进而满足他们个性化的成长需求。
三、不同文体教学,评价优化效果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包含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运用思维导图工具进行教学模式重构,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作文的信心[3]。比如,有关记叙文的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围绕着某一事件展开文本的自然创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条理清晰地完成记叙。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将某一事件摆在中心的位置上,从而引出when,how,where,why等,组合这些分支,讲好故事内容。有理有据的文章就是优秀的作文,展现出了很高的写作水平,还愁没有更大的进步空间吗?另外,教师可用“Great. You did a good job.”“You have mastered the skills. Practice again.”“Believe in yourself, you can succeed.”等语言增强学生的创作信心,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极有利于初中生学科成绩的进步,认知水平的提升。
总而言之,我们教师要用思维导图,更好地推进英语写作教学工作。为初中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可以满足他们个性化的成长需求。在实践过程中,构建思维导图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完成相关词汇的积累、要点知识的总结,再把丰富内容直接展示出来,就能激活学生想象力,调动学生创作的积极性。然后,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工具拓展分支,使教学贴合主题,不断提升互动频率,学生优质完成学习任务,顺利走向新的成功就会变得更加指日可待了。
参考文献:
[1]马丽荣.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3(2):218-219.
[2]祝敏.新课程背景下思维导图引入高中写作教学的实践[J].课堂内外,2018,9(11):164-165.
[3]邹菁.运用思维导图,转变英语学习方式[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7,14(10):33-34.
编辑 王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