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斌
摘 要:近年来,中考体育中绝大部分的学生都选择了跳绳项目。每年有很多学生由于各种技术原因导致学生在跳绳过程中出现“卡绳”,降低1分钟快速跳绳的稳定性和速率,影响学生体育中考的跳绳成绩。为此,开展了针对学生跳绳错误动作的纠正动作策略研究,发现学生在2017年体育中考中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实践证明:纠正1分钟快速跳绳错误动作教学法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跳绳成绩。
关键词:跳绳;快速;错误动作;纠正
在小学阶段,学生开始接受跳绳学习,对跳绳技能有初步掌握,但由于小学跳绳学习是慢速跳绳或者是花式跳绳的学习,其技术结构与快速跳绳不同,因此在初中的1分钟快速跳绳教学中,学生容易出现几种错误动作,这些错误动作会直接影响跳绳的成绩。针对学生在跳绳练习中容易出现的几种错误动作,比如,手上的摇绳动作问题、身体的重心问题、脚上的动作问题以及上下肢的协调配合问题。我们决定从固定学生手拿绳柄的高度和角度、学习手腕“外翻内旋”的摇绳方式、改变学生摇绳的整个身体重心和固定学生的腿部动作等方面,来提高1分钟快速跳绳的学习效果和中考体育跳绳成绩。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实验对象
珠海市第九中学2015级两个班共98名初中一年级学生。(按自然班进行分组,实验班49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22人;对照班45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23人。)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本研究过程中,根据需要参阅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对此进行分类整理及必要的统计与分析,为本研究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理论依据。
(2)实践研究法:实验中,课题组成员根据学生1分钟快速跳绳中出现的四种典型的错误动作,设定不同的教学主题和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不同主题的课堂教学和各个重难点的突破作为案例进行解剖分析。实验后,对各班进行跳绳成绩的后测。
(3)体育测量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测量,了解在新的教学资源下的学习效果。
(4)数理统计法:对研究的资料进行数据分类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论和建议
1.研究结论
(1)学生接受了小学六年的跳绳训练,但是学生的跳绳技术基础差,学生在接触到快速跳绳时会出现很多种错误动作,总结如下:手上的摇绳动作问题、身体的重心问题、脚上的动作问题以及上下肢的协调配合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快速跳绳成绩。在具体的教学中,分门别类将这几类跳绳中出现的问题设计成不同的教学单元,分主题进行单元教学,教学目的性强,针对性强,效果好,能提高学生跳绳的技能。特别是手腕的外翻内旋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兴趣高。
(2)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在接受了1分钟快递跳绳的训练后,跳绳成绩都有所提高,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1分钟快速跳绳成绩都有很大程度提高,对照班的进步幅度没有实验班的大。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跳绳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得知:纠正跳绳错误的教学是两个班级学生成绩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3)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在接受了1分钟快递跳绳的纠正训练后,10秒、40秒快速跳绳成绩,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跳绳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在1分钟跳绳的卡绳次数上也有明显减少的趋势。10秒快速跳绳成绩反映的是跳绳的速度,40秒快速跳繩成绩反映的速度耐力,1分钟跳绳卡绳的次数反映的是跳绳的稳定性。由此得知:纠正跳绳错误的教学可以显著提高学生跳绳的速度能力和速度耐力能力,从而提高学生1分钟的跳绳成绩。
2.研究建议
(1)影响跳绳成绩的主要因素包括速度、速度耐力和稳定性。提高跳绳的成绩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加强训练。重视学生在跳绳学习中各项技术基础动作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短时速度和速度耐力的能力。1分钟快速跳绳学习的初期要特别强调基础技术动作的学习,这个技术动作的学习纠正需要花4周甚至更长的时间。
(2)手腕的外翻内旋动作是跳绳技术中的关键环节,学生不容易掌握,动作很容易变形,这个动作的学习要贯穿整个跳绳训练中。手腕动作的纠正,开始学习时动作需要做完整,可以采取摇断绳和刻意把动作做大的辅助练习。当动作熟练以后,这个动作要变小,逐渐形成“点”状的原地画圈的动作。
(3)学生的脚步动作练习,会形成全脚掌着地,或半个脚掌着地,甚至出现脚后跟着地的情况,这些情况都不利于跳绳成绩的发挥。实验中发现每周进行数次专业的脚下动作纠正专业训练可以迅速改正学生的动作。
(4)纠正学生的动作之后,需要巩固学生的技术技能,提高学生的速度和速度耐力能力,可以采用不同时间的短时间大强度的训练来提高成绩,比如:10秒快速跳绳训练,目标不低于45次;20秒快速跳绳训练,目标不低于85次;40秒快速跳绳训练,目标不低于150次;一分钟快速跳绳训练,目标不低于220次。
参考文献:
[1]廖平.一年级新生跳绳易犯错误动作及纠正对策[J].新课程,2015.
[2]谭金德.如何提高中学生一分钟跳绳速度[J].都市家教月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