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媒体的强势崛起,倒逼着传统媒体加快融合的步伐。也对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有传统媒体从业人员的必备素养,还要加载新的技能。
关键词 融媒体;新闻从业人员;素养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8-0136-02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旧有格局。新媒体的强势崛起,也倒逼传统媒体加快革新的步伐。融媒体时代,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适应市场和社会的发展变化。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才能符合融媒体的需求呢?本文尝试对此进行一些简要分析。
1 融媒体时代的人才结构性变化
媒体融合,说到底,实现全方位的融合还是需要专业人员去落实,所以,地市级融媒体新闻从业人员的理念、技术、业务能力的融合非常关键。传统媒体本身就有一大批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水平高的专业技术人才,但是,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刷下,传统媒体人才结构的不合理日益凸显,一些骨干人才的出走更放大了这一缺陷。新兴互联网企业对新技术人才的流向和配置具有先天的、无可比拟的优势,在这方面,地市级传统媒体无疑更显弱势。因为体制上的用人不灵活,地市级传统媒体对新技术人才的招揽又不尽如人意,这就对地市级融媒体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地市级传统媒体来说,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专业技术素养和身心素养。进入融媒体时代以后,从自我完善方面来说,新闻从业人员还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更新能力;从产品生产方面来说,新闻从业人员还要具有机智百变的创新能力;从市场运营方面来说,新闻从业人员还要具有无比强大的策划能力和推广能力。
2 地市级传统媒体新闻从业人员必备素养
2.1 政治素养
针对新闻工作,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政治家办报”的著名观点。进入互联网时代,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提出,要政治家办报、办台、办新闻网站。这就要求党的新闻工作者政治头脑时刻保持清醒,政治思想必须正确,政治立场必须坚定,政治鉴别力必须敏锐,这就需要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工作,指明政治方向。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喉舌,肩负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引导舆论、服务群众的政治使命。融媒体新闻从业人员更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党性原则,认同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和一致性,具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定不移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决不能发表同党中央不一致的声音,决不能为错误思想言论提供传播渠道,模范遵守党纪、政纪和国法[1]。
2.2 文化素养
文化素養包括知识储备、写作能力、学习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知识储备是文化素养的底蕴,对新闻从业人员来说,采访对象涉及各个行业,遇到的事情多种多样,所以要成为杂家,更需要从各个方面汲取知识的滋养。如何增加知识储备,大家肯定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多看书,多学习。进入互联网时代,学习途径更多,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脑、手机等,但是这种碎片化的学习,不仅耽误时间,成效还不明显。会学习的人,会把自己的知识建成一个体系,彼此链接起来。在某段时间内,针对某一类知识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过程中,还需要强化记忆,烂熟于心,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做学习笔记,多做记录,时间久了,写作能力和水平自然而然就会提高。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注重训练自己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多参加辩论,能有效提高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大数据时代,还要学会善于利用数据分析来指导自己的新闻工作。
2.3 专业技术素养
在互联网时代,作为融媒体新闻工作者,必须在熟悉传统新闻采编业务的基础上,掌握新的技术传播手段。对地市级媒体来说,更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过去说,要求记者做到五勤:嘴勤、耳勤、腿勤、脑勤、手勤,现在要求更多,不仅会写稿,还要会拍照,会编辑,会排版,会摄像,会使用相关的编辑处理软件,来制作精良优美的新媒体作品。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把新闻的真实性放在第一位,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务必穷根究底,对每一个细节都尽量精准把握,不能一味追求发稿速度,而忽视了新闻的真实性[2]。新闻需要抢,面对海量的新闻线索,我们还需要有敏锐的新闻嗅觉和新闻洞察力,准确地找出新闻热点,去伪存真,精准判断新闻价值。在谣言传播更迅速更广泛的时候,更需要我们新闻从业人员去寻求真相,击溃谣言,还网络一个晴朗天空。
2.4 身心素养
记者这个行业一直是高危行业。近几年,中青年记者的过劳死现象时有发生,工作节奏快,饮食不规律,生活压力大,经常熬夜,都是威胁新闻工作者身体健康的罪魁祸首。大多数从业者身体都处于亚健康状态,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方式也需要新闻从业人员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平时一定要加强锻炼,努力使饮食规律。心理健康对新闻从业人员来说也不容忽视,首先,三观要正,心中浩气长存,方能成就华章;其次,要有过硬的抗压能力,面对困难要有不屈不挠的勇气和战斗精神,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最后,情绪要收放自如,在写稿时需要激发自己的情感,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写完后要适当调整回自己的心情,以便于迅速进行下一个任务,不能长期保持激昂的心态。
3 融媒体新闻从业人员新修技能
3.1 更新能力
时代在飞速发展,知识技术的更新日新月异,作为站在时代前端的新闻工作者,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引领潮流。这个更新能力包括知识的更新、技术的更新、思想意识的更新。新闻工作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要像电脑软件一样,时刻保持最新状态,经常充充电,加加油。如果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技术和思维能力,没有新的“加速器”,就会被飞速行驶的时代列车狠狠地甩在后面。
3.2 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永远必不可少。当前,人们获得新闻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没有新意的报道很容易湮没在海量的数据流里。同一个新闻事件,如果不能挖掘出新意,不能有夺人眼目的标题,不能有新闻事实现场的照片或者视频,就很难在竞争中获胜。所以在内容创新方面,一定要学会拟定鲜活的标题,挖掘深度的内容,抓取现场感强烈的图片或者视频,编辑成图文并茂、与众不同的新闻稿件。为纪念建军90周年,人民日报借助人脸识别、融合成像等技术,制作一款《“军装照”H5》产品,可以让网友自己在线生成虚拟“军装照”。这支H5一上线就火爆全网,明星和网友纷纷参与。8月1日建军节当天的浏览次数(PV)达到3.94亿,截至2017年8月7日,H5的浏览次数(PV)超过10亿。2018年,人民日报在两会期间推出的《中国一分钟》首集全网观看量破1.67亿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作的时政微视频,播放量过亿的有三个。
3.3 策划能力和推广能力
对一些可预知的新闻的来说,策划能力必不可少。在2018年河南省两会前夕,省政府新闻办策划了对十大民生实事完成情况的系列新闻发布会,经过缜密的策划和精当的时间安排,关于河南省十大民生实事报道的稿件点击量突破了一个亿。作为地市级媒体编辑记者,在策划报道选题时,一定要选取群众关心比较多、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准影响力比较大、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实,精心提炼,深度挖掘,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报道,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新闻生产出来以后,也需要像商品一样进行推广,和产品营销一样,也需要去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如果只会生产精美的新闻产品,“养在深闺无人识”,不懂得营销和推广,那么就失去了新闻传播的意义。
对新闻工作者来说,传统媒体新闻从业人员必备素养和融媒体时代新修技能掌握的越全面,越深入,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记者编辑。在这个各方面事业蓬勃发展的时代,只有时时刻刻不断刷新自己的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才能挺立潮头,在新闻工作中具有强大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捷.坚持政治家办报 确保党刊始終姓党[EB/OL].(2017-02-16).https://chuansongme.com/n/1576157752422.
[2]刘颜涛,浅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J].新闻研究导刊,2018(8):235-239.
作者简介:张青坡,许昌广播电视台,许昌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副主任、许昌电视网副总编辑,致力于媒体融合的研究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