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怡
(莒南县妇幼保健院儿科,山东临沂 276600)
静脉输液属于临床儿科治疗较为常用的方式之一,留置针可以有效减少穿刺频率,预防输液创伤,降低并发症。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由于其位置较浅、充盈性良好、管壁较粗,是临床穿刺留置针最佳位置[1]。然而,对于患儿来讲,因其依从性较差,极容易发生穿刺失败情况。需辅以护理干预安抚患儿情绪,保障穿刺质量,该文以2018年1月—2019年2月为研究时段,现报道如下。
该次选择该院收治患儿88例为研究对象,参照计算机抽选结果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总计患儿44例,包括男童20例,女童24例,患儿最小年龄1岁,最大年龄 4岁,平均年龄(2.1±0.3)岁,观察组总计患儿44例,包括男童21例,女童23例,患儿最小年龄为1.5岁,最大年龄为5岁,平均年龄(2.2±0.4)岁,对两组患儿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分析。本实验经伦理委员会许可。
两组患儿均辅以优质护理干预,具体过程为:首先,在静脉穿刺留针前需要与患儿的家长进行沟通,使其了解留置针的作用和注意事项,并要求家长配合护理人员,监督患儿双脚的活动,尽量防止其双脚互相摩擦,减少主动站立时间,尤其是留置针侧脚部不可长时间受力。其次,护理人员需要在穿刺针留置阶段密切观察穿刺部位皮肤状态,重点记录局部渗血渗液、水肿、炎性反应等并发症,一旦发生问题需立即拔除留置针,并以按摩的方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弱并发症。最后在穿刺针留置阶段还需定时更换无菌敷贴,并检查敷料是否保持干燥,在更换敷贴时需谨慎操作,避免污染穿刺点或误拔留置针的问题,降低对患儿的二次伤害。
对照组患儿于下肢内踝大隐静脉最低点进行穿刺,具体过程为:调整患儿体位至坐姿或竖立姿,保持大隐静脉充盈状态,对患儿足部皮肤进行消毒,将留置针针套去除,右手拿针,选择患儿内踝大隐静脉最低点处以向上20°角进针,见回血后将针头压低,固定针尾,缓慢向内推送软管,完成置管后固定针尾,同时以大敷贴固定留置针。
观察组患儿于下肢内踝大隐静脉最高点进行穿刺,具体过程为:选择患儿内踝大隐静脉最高点处以向上45°以上进针,置管方法与对照组一致,完成置管后定时为患儿更换敷贴。
记录并计算两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首次见回血率及二次以上见回血率。
以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儿穿刺结果,以χ2值为标准检验穿刺成功率、回血率等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首次见回血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次以上见回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患儿留置时间为(2.9±0.2)d,对照组患儿留置时间为(3.0±0.1)d,数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P>0.05),另外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输液,无并发症,发生率均为0.00%。
表1 一次穿刺成功率、首次见回血率、二次以上见回血率比较[n(%)]
但随着内踝大隐静脉穿刺技术应用的深化,医疗工作者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中穿刺技巧或部位的不同对其成功率有着较大的影响。人体脚步内踝周围的大隐静脉在分布上呈现弧形特点,且与皮肤并不是呈水平生长,而是具有很大的夹角,这也就限定了穿刺部位的选择范围[3-4]。如选择大隐静脉最高点作为穿刺点时,必须保证穿刺针的推入角度与皮肤保持在45°以上,这样操作的目的就是降低脚步内踝自身弧度对穿刺的影响,使穿刺针更好地贴合大隐静脉的分布走向,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如选择大隐静脉的最低点穿刺,虽然操作后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首次回血率均与前者没有太大差距,可在随后治疗的超过2次见回血率要明显低于前者。这是由于大隐静脉最低点穿刺不能适应内踝的弧度,使得针头无法贴合静脉走向,出现刺破或穿透血管壁的情况[5]。
综上所述,于患儿下肢内踝大隐静脉实施穿刺留置针成功率较高,应注意穿刺技巧的运用,同时做好护理干预,促使患儿更快恢复健康。